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傳”第五十四課:建立教會(14:20b-28)

(2017-03-10 20:47:54)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使徒行傳 14:20b-28:

20b第二天,(保羅)同巴拿巴往特庇去, 21 對那城裏的人傳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門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22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恒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曆許多艱難。

23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托所信的主。

24 二人經過彼西底,來到旁非利亞。25 在別加講了道,就下亞大利去。26 從那裏坐船,往安提阿去。當初他們被眾人所托蒙神之恩,要辦現在所作之工,就是在這地方。27 到了那裏,聚集了會眾,就述說神借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28 二人就在那裏同門徒住了多日。

感謝神的話語。今天,我們將隨保羅從第一次傳道之旅的終點站特庇開始踏上歸途,經過以前造訪過的所有城市——那裏有傷害,也有碩果——一直返回出發地:敘利亞的安提阿。這段經文共提到了7個城市的名字: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別加、亞大利、安提阿。這七個城市很像黑暗世界的北鬥七星,是世上的光。上帝在西亞點燃了七堆篝火或七盞燈台,即將星火燎原。或可這樣類比:“七燈台就是七個教會”(啟示錄1:20)。我們也可以將這段經文放在上述交叉結構中。前後呼應的部分重點在於向七座城市傳福音,包括重複傳道(20b-22;24-28)。請注意這些核心字:傳了福音、所信的道;講了道,信道的門;教會……主。中間部分重點在於,在福音化的地方建立教會,而且是主建立教會。

所以,在這段回程中,我們一方麵看見“福音的真理”:基督徒需要一再被堅固,福音必須不斷重複;傳福音的工作包括向基督徒傳福音。另一方麵,我們看見“教會的真理”——使徒們一個特別重要的使命是在已經開始“福音化”的地方,“選立長老”,建立和鞏固教會。教會乃是天父為基督選立的新娘,是第二亞當的身體。建立教會才是傳福音的目的。新約中福音和教會的關係,正如舊約中律法和帳幕的關係。西奈山先降律法,第七天降帳幕。帳幕就是預表神的教會。中國人讀舊約聖經主要有兩大攔阻:慘案與帳幕。慘案預表十字架和新郎,帳幕預表教會和新娘。我們最反對的外在形式和組織結構,在整卷舊約聖經中卻繁瑣入微、貫穿始終——因為帳幕預表基督和基督的教會,“那人獨居不好”。不僅如此,基督要賜給我們愛的律法和愛的十誡,目的也是要把我們建造成祂的教會。

今天,中國聖事正處於從“福音”到“教會”這樣的轉折時期。中國教會的反教會傳統,正在我們這裏被終結。我盼望大家都能看見:教會在萬國和霾國中的建造和成長,是真正而偉大的神跡;而我們每一個人,正是這神跡的同工和見證。我們被預定了在教會裏重生,並藉著教會帶領世人與神和好,直到羔羊的婚筵。新的一年即將開始,願主藉著這篇信息進一步感動我們每一個人,“各(或作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書2:21);因為主說:你是彼得,我要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馬太福音16:18)。使徒行傳是教會的奠基工程,今天更是奠基的時刻。“正月初一日,你要立起帳幕”(出埃及記40:2),阿門。

一、福音(20b-22

20b第二天,(保羅)同巴拿巴往特庇去, 21 對那城裏的人傳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門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22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恒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曆許多艱難。

1、特庇(20b-21a)

保羅在路司得被打得半死,仍然重返路司得,不顧性命地繼續祂的使命。不僅如此,“20b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這可以說是馬不停蹄,風雨兼程。保羅幾乎沒有療傷的時間,“第二天”帶著傷痕上路了。動詞?ξ?ρχομαι也可以翻成“繼續前進”(馬太福音2:6)。傳道人或教會繼續前進可能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是身心。我們也可以驚歎保羅確實擁有一個健壯的身體,以及鋼鐵般的意誌。傳道人為主的確應該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聖經這樣教導。一方麵,應該追求身體的潔淨(帖撒羅尼迦前書4:4;哥林多前書6:19)。另一方麵,應該操練身體的健康(提摩太前書4:8;約翰三書1:2)。此時保羅的身體也有疾病(加拉太書4:13-14),這就需要信心。第二是同工。值得感恩的是,無論遭遇怎樣的患難,巴拿巴堅持與保羅同行。患難中的同工彌足珍貴。如果沒有巴拿巴,後來是西拉、提摩太等人,保羅的傳道之旅是不可想象的。第三、堅持。你不能因為外在的逼迫和世俗角度的失敗就改弦更張。我們已經知道,Δ?ρβη的意思是用皮子遮蓋。保羅在特庇應該沒有遭遇明顯的攔阻和逼迫,他“對那城裏的人傳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門徒”。路司得的遭遇絲毫沒有改變保羅傳道的使命,甚至沒有改變保羅傳道的風格。沒有什麽需要調整的。保羅一如既往。巴拿巴也沒有趁機提出建議,要求保羅改變傳道風格。今天教會特別惡俗的見證是:遭遇挫敗,必有內訌。一方麵起來革命和改革;甚至驅逐牧者;另一方麵棄絕教會,穿堂蛺蝶,點水蜻蜓。我們看見,保羅在安提阿怎樣,在以哥念也怎樣;保羅在路司得怎樣,在特庇也怎樣。有逼迫我這樣傳,沒有逼迫我還是這樣傳。

這裏有兩個並列的動詞分詞需要強調。一是傳福音(ε?αγγελ?ζω);二是使人作門徒(μαθητε?ω)。這是主所吩咐的(馬太福音28:19)。傳道的工作大致包括三個階段。第一是傳福音,這是信仰的初級階段。第二是作門徒,這是信仰的中間階段。已經聽信福音的人要成為基督的門徒,繼續學習真理。第三,建教會——門徒階段是過渡階段,他們最終要被建造成主的聖殿。

2、回程(21b-22)

保羅和巴拿巴從特庇返回,完全不顧那些地方裝滿了敵意和危險。他們這樣作的目的是“22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恒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曆許多艱難”。首先,經過第一階段的福音事工,這些城市已經出現了很多門徒;而這些門徒需要繼續接受真理的教導。這場繼續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麵:重複所講的道,用道勸勉,勸勉信徒持續聽道和行道。

第一、重複。?πιστηρ?ζοντες τ?ς ψυχ?ς τ?ν μαθητ?ν,Confirming the souls of the disciples;堅固門徒的靈魂。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任何一個剛剛歸信的人,都會被世俗的瘋(風)搖來蕩去;他們自己也還會有很多困惑,常常返回出發點,半信半疑;有時候仿佛信了,有時候又覺得來去無痕。因此,教會必須一直跟蹤這些新信徒,繼續找到他們,繼續教導他們。這種福音事工絕對不是一兩次什麽“大會”能解決的。?πιστηρ?ζω原意是“更多地建造”。信心如同蓋房子,是一磚一瓦逐漸建立起來的。在這裏沒有什麽一勞永逸的神跡奇事,聖靈也未曾應許誰的信心可以一步登天;我那一天突然重生了。不是的,重生是一個過程。我們的上帝不是投機取巧的上帝,基督徒更不是投機取巧的騙子。另外,堅固的對象是生命或靈魂(ψυχ?),而不是世界裏的物質焦慮和政治怨恨。重複是愛。

第二、勸勉。“勸他們恒守所信的道”。教導的方式是“παρακαλ?ω”,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勸勉,這既有教訓的意思,也指包含著愛心的責備。要對新信徒說不,to call to one's side;把他們從自以為是中帶出來歸向福音。這個責備出於愛心,更出於真理。拿什麽來堅固門徒的信心呢?用道勸勉。不是物質幫助和情感投放——盡管我們不反對這一點——但最重要的,乃是神的道。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信心的增強隻能靠持續地傳道和持續地聽道。凡離開外在的道在別處尋找信心的,都偏離了基本真理。你們在別處所找到的信心,也不可能是聖經所說的信心。你的信心的對象隻能是你自己或某種偶像,或者,就是撒謊。對新信徒來說,“道”是陌生的,他們更願意向內在的心尋找神,卻抵觸外在的道。這是勸勉的一個基本功課。

第三、恒守。即持續相信。?μμ?νειν τ? π?στει,to continue in the faith。聖經講的信心絕非一信而就;而是講持續的相信。因此信仰乃是日常生活,不是一時感動。這也說明基督徒為什麽需要教會生活。你不能隻做一天或一段時間的基督徒,你若信,就要堅持到底——在你沒有感動的時候,你仍然作基督徒。但人靠自己是不能堅持的,所以要靠教會並在教會中持續地相信。

最容易奪去我們的信心的是什麽?最容易讓我們放棄是什麽?是艱難,而且是許多艱難。所以這裏“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曆許多艱難”。θλ?ψις的意思是壓迫、重擔和災禍(馬太福音13:21,24:9,24:21,24:29)。上帝的國有一個特別的方位——在苦難的另一邊。動搖我們信心的主要是外在的苦難:環境的黑暗、教會的失敗、信徒的殉道,還有生活的重擔……這一切都可能搖動我們對上帝的信心,拆毀我們剛剛開始的教會生活。因此,一方麵,基督徒一定要靠真理認識苦難,要用十字架神學粉碎成功神學。另一方麵,從中我們應該學到一個基本的常識:這一切,恰恰是我們要信的理由,而不是相反。親愛的弟兄姐妹,你在抱怨世界越來越黑暗,苦難向蝗蟲一樣撲向人類和你的家園嗎?是的,聖經預言如此,誠實以對。你嚇破膽了嗎?是的,我們正目擊苦難、罪惡和情欲大兵壓境,追殺人類和教會,看他們抱頭鼠竄。但今天,我奉主的名呼籲你們,起來,到蒙特利爾華人基督教會來,我們絕地反擊。

二、教會(23

23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托所信的主。

1、使徒

傳播福音和堅固信徒,最終為了建立基督的教會。現在我們到了這段經文的核心地帶:使徒在世界各地正式建立教會。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麵學習教會建立的神聖程序:植堂的主體是使徒;按牧的客體是長老;按牧的禾場是每一間教會;管理牧者的方式是交托。首先,我們看“植堂”的主體。χειροτον?ω ,they had ordained 。“二人”或“他們”是按立長老的主體。χειροτον?ω翻成“選立”可能受到了加爾文主義長老製等世俗小學的影響,這個動詞就是“伸手按立”的意思(哥林多後書8:19);與“民選”沒有任何關係。巴拿巴和保羅本身是安提阿教會正式呼召、按立和差遣的使徒或傳道人。聖靈借著教會賦予了他們植堂的合法性。這是建立教會的基本前提。耶穌降生在伯利恒,並且明確說福音要從耶路撒冷到猶太全地、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就已經確定了教會從這個中心陸續由耶路撒冷教會逐漸向外建立的基本路線圖。教會就這樣從耶路撒冷到了安提阿,又從安提阿到了小亞細亞半島 ;然後從那裏轉向歐洲和全世界。聖靈從未越過教會程序、自己違背自己地讓各地的人自己起來建立教會。另一方麵,已經按立和差遣出去的牧者,有權利在禾場上植堂——保羅和巴拿巴在小亞細亞這些城市按立長老的工作,根本不需要“教區”和“神學院”以及安提阿“母會”的同意。另外,使徒是按牧的唯一主體,任何政權沒有權力按立牧師。

2、長老

使徒按立的聖職是“長老”。首先,這個長老一定是基督徒,是教會中的“他們”(α?το?ς);這個“他們”就是上文說的被用道重複教導的信徒。換言之,“他們”必須是有教會生活的人,這是基本的底線。我們應當憐憫那些從來沒有正常教會生活、而每到教會就指手畫腳的病人;但我們自己千萬不要做這種人。而教會按立的聖職人員,絕對不要從這類病人中挑選。提摩太前書3:6也因此要求說:“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裏”。其實長老這個名字本身也說明:你應該是“老資格”的信徒。不是年齡很長,至少有相當長的教會經驗。新信徒一定都有“改革教會”的熱情,但他們不明白,他們看不慣和要改革的事項,往往恰恰就是基督教信仰的獨特方麵或傳統禮儀。與此相關的,不要讓那些穿堂蛺蝶的人當長老——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為一己之私拋棄教會。當然,若真正悔改,另當別論。有神學家或資深牧師說:按立竄堂者作牧者或核心同工一定是教會的災難,這也是所有牧師共有的經驗之談。其次,我們已經討論過“長老”(πρεσβ?τερος)這個職分。加爾文主義者或“長老製”鼓吹者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塞進了太多的私貨,正如倪柝聲們怎樣在靈魂體上煞有介事一樣。一般來說,長老是以色列人的社區領袖;這裏可以代指教會領袖;而根據聖經相關用法和初代教會的實踐,這裏的長老主要就是指牧者。按立牧者是建立教會的重要事件,是教會正規化的裏程碑。值得強調的是,πρεσβ?τερος排斥了“女牧者”的任何可能性,也將“財主是當然長老”的罪分別出去。

3、教會

使徒是在各教會按立長老。κατ? ?κκλησ?αν,in every church;在每一間教會。翻成“在每一間”的介詞是κατ?,它的基本含義是down from, through out。這一點非常重要。諸位可能已經注意到,我們之所以返回使徒行傳,乃是要帶領基督徒從當下混亂不堪的教會亂象中出來,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當下教會組織的亂象主要表現為兩種潮流。第一是加爾文主義的長老製,將民主製度強加給教會,極大地損害了聖職的權威。而其中一些人願意從教會政治學中總結世俗政治的超驗基礎,用以改朝換代。這些做法總體上說與聖經無關,不過是猶大強吻耶穌。第二是靈恩運動中的平民主義傾向,他們的教會實踐是:平信徒根本不需要牧者。與此相關,從弟兄會到聚會所廣泛存在取消牧者的行動,造成了今天相當一部分教會竟然根本沒有長老或牧者。嚴格來說,這些教會根本就不是聖經說的教會。有人願意去召會或靈恩教會,據說理由之一是:我在那裏也有慷慨激昂的機會——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但一些半吊子神學家願意討巧他們。然而這裏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使徒在每一間教會按立長老,無一例外。聖經說,要把教會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這些反牧者和無牧者的教會,他們的根基隻能在別處。不過我們要知道,教會的建立是逐漸完成的,先福音化,然後才有聖職化。所以我們應該理解和支持那些還沒有按牧條件的聚會,直到“他們”可以按牧那一天。我們理解這個過渡狀態,但我們堅決反對過渡成常態而且理直氣壯的那種極端。

4、交托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使徒和他們按立的長老之間的關係是什麽。這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植堂者對新牧者、母會與分堂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完全可以從這節經文中找到相關的原則:“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托所信的主”。禁食禱告,是誠心祝福他們。對這些牧者的未來,隻能放在禱告之中。一方麵,“禁食”也在於限製使徒自己的權欲——我必須掌管這位新牧師和新堂會,這是我的地盤和黨派。另一方麵,“禱告”在於交托給我們所信 的主。過於不放心,若非出於自私和撒謊以及驕傲,就是出於不信。使徒要對主有信心——那又真又活的神一定會管理和帶領祂所按立的這些仆人。既然主是他們和我們共同“所信的主”,你還擔心什麽呢?與你同在的主難道不與他們同在嗎?差遣彼得的聖靈不也差遣保羅嗎?。按牧者和被按牧者之間隻有真理的指導性關係,不存在行政上的等級關係。感謝神,對保羅來說,這是一種自由。追求教會政治和教會權力的人,千方百計想控製新教會的人,他們已經離開了基督道理的開端,廢棄了使徒的根基。求主憐憫我們,完完全全地返回聖經,那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教會成長的保障。在教會實踐中,教會領袖常常是教會成長的攔阻。值得一提的是,聖經很少對教會其他同工組織有過多的要求,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強大的同工組織常常就是教會的拆毀力量;而神不把自己交給人,也不會把祂的新娘交給人。

5、醜聞

新一場罪人把罪人交給罪人的教會醜聞正在衝擊中國教會。真不愧是龍的傳人,又運動了,若不暴露台灣的閹佞,就要展示大陸的淫戾。突然想起創世記16:12,“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東邊是日出之地,是新一天、新時代開始的地方。這不是什麽新鮮事,無非讓我們重新欣賞埃及人的手,非利士人的手,或外邦人的手;然後信祂的人都會看見:“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萬人,都曉得他的作為”(約伯記37:7)。不過教會風波提醒我們重申“交托”這個教會原則。不願意交托給神寧願交托給人的控告之子,這些試探人的,主要有四類:教會“更高領袖”,自以為隻有自己是真師傅、真領袖因此必須控告揭露別的牧者的魔鬼之子,悻悻如狗嫉恨如蛇殘暴如狼偽善如法利賽人的無聊會眾,還有“永遠的受害者”。我也從來不相信交托給人的任何人的動機良善,但我能理解他們的苦毒。他們隻是苦毒,用饒恕、公義、真理和愛的名義向罪人傾倒苦毒致人死地,這是霾國的最新發明。

這裏有三節經文,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交托的真理。第一、千萬不把任何人交(托)給任何人,而隻能交托給神。馬太福音26:2,“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這是主耶穌對人極為深刻而誠實的定義——人都是釘別人十字架卻又假冒偽善的魔鬼之子。大衛也一再說:祂不願意被交給人,而寧願被交給神。第二、總是把人交給主,因為隻有主是那人的主。一方麵,羅馬書11:29 ,“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另一方麵,“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羅馬書14:4)。聖經如此明確的教導,讓牧師殺手退步,如同起初勸勉該隱住手,不要殺害亞伯。我絕非主張教皇無誤論或牧者無誤論,但我確實相信,我寧願順服乖僻的牧者,也不願意控告一位被醜聞的牧者。我要求你們脫離那大罪。第三、牧者自己應該把自己交托給主,而不給(敵)人留下一粒糧食。哥林多前書4:1-5,“1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2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3 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4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5所以時候未到,什麽都不要論斷,隻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裏得著稱讚”。

你們說的那兩位牧師還在成長中,恐懼會讓人躲藏,恐懼來自不信神而信人;來自有求於人而無求於神。最早的恐懼和躲藏是因為怕神;後來的恐懼和躲藏是因為怕人。親愛的弟兄,是的,神說“有刀,有刀,是磨快擦亮的”,“磨快為要行殺戮,擦亮為要像閃電”,“這刀已經交給人擦亮,為要應手使用。這刀已經磨快擦亮,好交在行殺戮的人手中”。但神又說:“我們豈可快樂嗎?……人子阿,你要呼喊哀號,因為這刀臨到我的百姓和以色列一切的首領。他們和我的百姓都交在刀下,所以你要拍腿歎息”(以西結書21:8-12)。求神憐憫我,一生永不作耶和華的刀,寧可拍腿歎息。所有演刀的,都死在刀下了,“巴比倫王的刀”,注定被永火焚燒。所以弟兄,你若實在閑得慌,乃還可以選擇:光明之子可以用禁食禱告(不是用禱告的方式吃人自義和變相揭露)麵對你真關切的神的仆人;黑暗之子就隻剩下揭露控告和假冒偽善了。一個不會交托的教會,隻配借著把弟兄交給“人”而一同淪為世界的醜聞,等候焚燒(彼得前書3:7)。

三、福音(24-28

24 二人經過彼西底,來到旁非利亞。25 在別加講了道,就下亞大利去。26 從那裏坐船,往安提阿去。當初他們被眾人所托蒙神之恩,要辦現在所作之工,就是在這地方。27 到了那裏,聚集了會眾,就述說神借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28 二人就在那裏同門徒住了多日。

1、虧欠(24-26a)

“按牧”之後,保羅和巴拿巴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傳道之旅的使命,於是返回。他們從彼西底的安提阿啟程,又經過旁非利亞的別加。動詞δι?ρχομαι和?ρχομαι從不同的角度顯示,他們一路在傳道,腳蹤遍及城鄉各處。最後聖靈讓我們定格在別加。我們知道那裏發生過教會跌倒的悲劇——在那裏,馬可退出了;而很有可能由於教會的內部分裂,傳道受到影響;所以路加沒有記載保羅在那裏的福音事工。我個人願意相信,實際上馬可的背叛嚴重傷害了教會,給傳道人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保羅也是一天一天長大的。但是讓我們感謝主,神又給了保羅彌補虧欠的機會,使他有機會返回別加,彌補他在這裏對福音的虧欠。這一點實在令人感恩。在我們的生命裏,我們有可能在某一段時間裏,在某一個地方表現很差,看上去很醜,很軟弱,甚至一敗塗地。但是,隻要我們不放棄信仰,上帝一定會賜給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在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但是這不是要我們在眾人麵前證明自己,而是讓我們在那裏繼續做基督的仆人,去傳福音。這裏的“講道”用的是另外一個詞組:λαλ?σαντες τ?ν λ?γον,to utter the Word;宣告這道。保羅沒有追求利用這個機會證明他自己是誰,我們說過,傳道人不是傳講自己的,他本是基督的奴仆,隻能也樂於傳講基督。另一方麵,向罪人證明自己是愚蠢的。此外,這裏沒有提到有多少人因聽道而信主。這一點同樣重要。傳道人關切的不應該是有多少人信了,而應當竭盡全力關心你講的是不是神的道。如果你講對了,你就可以交賬了。人們信與不信,是聖靈的工作。但你若傳錯了,即使很多人“信”了,你也要悔改。當然我們的神是大有憐憫的神,他不會追究我們的無心之失。但我們既然愛主,就當竭盡全力傳講純正的福音,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這節經文最後提到,他們從別加啟程,轉到亞大利,這是另外一個港口。從特庇到亞大利約16英裏。動詞καταβα?νω(to go down)也證明亞大利是一個港口城市。起初保羅一行登陸的時候,並沒有經過這裏。所以亞大利是一個全新的地方。

也可以將亞大利看成是保羅他們虧欠的地方——他們需要在這裏傳福音。這是保羅自己說的:“13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隻是到如今仍有阻隔。14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羅馬書1:13-14)。亞大利現在被稱為安塔利亞(Antali),?ττ?λεια源自其建造者別迦摩王阿塔羅斯的名字(Attalus II of Pergamum,前159-138),和“雅典”(Athens)也有著親緣關係。她當時是旁非利亞行省的主要港口,今天是土耳其最大的海濱渡假勝地;“花名”僅次於巴黎和倫敦。阿塔羅斯二世是一位藝術、科學和刺繡的愛好者與讚助人,他可能沒有想到他“親手締造”的這座城市,有一天會成為福音的中轉站。從旁非利亞的亞大利到敘利亞的安提阿,經海路行程大約是500公裏。保羅他們從亞大利返回安提阿。

2、歸來(26b-28)

千辛萬苦,九死一生,保羅第一次傳道之旅結束了,他們返回了出發地安提阿。他們返回安提阿至少需要完成三個方麵的工作。第一、總結。他們要細數神的恩典。“26b當初他們被眾人所托蒙神之恩,要辦現在所作之工,就是在這地方”。這裏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傳道之旅出於神的恩典,也靠著神的恩典。安提阿教會把保羅他們差遣出去了,可能會提供必要的旅費;但這一路萬水千山,千難萬險,他們真正能依靠的是什麽呢??θεν ?σαν παραδεδομ?νοι τ? χ?ριτι το? θεο?,whence they had been recommended to the grace of God,他們被眾人交托給了神的恩典,才能完成那些工作。這場傳道之旅可以說是很成功的,這時候教會和當事人都可能沾沾自喜。但是,聖靈在這裏強調的是,這場事工,從頭至尾出於神。所以任何一場福音事工,我們都要回來讚美神,把榮耀歸給神。同時,當我們要出發去為主工作的時候,你要記得,不能靠能力,也不能靠機會,隻能靠神的一路保守。感謝主,祂是值得信靠的。

第二、堅固。他們回來的目的之二是用他們的見證來堅固安提阿教會:“27 到了那裏,聚集了會眾,就述說神借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這裏特別談到了教會(?κκλησ?α)——安提阿教會需要繼續建造。他們需要把所經曆的見證出來,用來堅固安提阿的弟兄姐妹。保羅講的“見證”不是個人見證和見證個人,而是“?ναγγ?λλω”(報告)神的工作。在這段經文中,“神”字出現了三次,這也是強調,整個傳道之旅是神的工作,不是使徒的行傳。而返回安提阿,同樣是神的帶領。安提阿教會一定對這場外邦宣道事工有不同意見;或者,一些信徒總會因各種原因信心搖動。而保羅一行的見證,會極大地堅固安替阿教會。無論向外傳道何等重要,安提阿這個福音基地,正如耶路撒冷教會一樣,都是應該固守的。我們討論過這方麵的真理——不能因為前方而放棄後方。保羅返回安提阿和重返路司得一樣重要。重返路司得說明使徒不為危險所動,重返安提阿則告訴我們,使徒不為虛名所動。禾場不是市場,不斷放棄後方的傳道人多是名利之徒。九十九隻羊,還是一隻羊,就是這個問題。

第三、休息。他們返回安提阿需要休息一段時間,繼續出發。所以,“28 二人就在那裏同門徒住了多日”。διατρ?βω用作imperfect,持續住在那裏。χρ?νον ο?κ ?λ?γον,not short time,long time。他們在安提阿停留了很長時間。他們在那裏做什麽呢?個人靈修嗎?探親訪友嗎?遊山玩水嗎?不是,σ?ν το?ς μαθητα?ς,with the disciples;和門徒在一起。他們和門徒在一起做什麽呢?使徒行傳15:35可作參考:“但保羅和巴拿巴,仍住在安提阿,和許多別人一同教訓人,傳主的道”。無論如何,他們在那裏參加安提阿的教會生活,借著教會更新和建造自己;也建造那裏的門徒。這是真正的休息。聖經講的休息就是安息,與神安息。借著教會生活與神安息,這是第三條誡命的題中之義。基督徒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應該堅持主日生活。使徒們為眾信徒作了很好的榜樣。事實上,那些中斷教會生活的基督徒自己裏麵也沒有真正的平安;更沒有真正的休息。霾人對休息的理解就是懶惰和放縱,但這樣的休息不僅沒有讓靈魂得到安寧,反而更加疲憊。所以聖經中說的安息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缺一不可。一、放下手中一切的工作,讓“我很忙”成為謊言。二、來到神的麵前,進入真正的教會生活;在那裏,神借著聖道和聖禮真實地臨在。

應用:你是彼得

教會對中國人來說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對我們也是如此。中國五千年的曆史中,從來沒有過教會這種組織。以往的社群組織經驗基本上是無用的,甚至是敗壞或異化的力量。我們必須謙卑下來,承認我們對教會這個新生活方式的完全無知,並求聖靈不斷用聖經親自教導和指引我們。當你要就教會事務發表高見之前,重溫一下雅各書1:16-21是很有幫助的:“16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17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18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19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21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僅就福音書而言,耶穌關於建造教會的“真道”有兩段經文,可以視為教會神學的基要真理。一處在馬太福音16章,一處是馬太福音18章。而中間的馬太福音17章,主要有三件大事:登山顯榮;製服魔鬼;預言複活——這三大事件,涉及基督論的基本真理;而前後兩章,在於教導教會兩個方麵的基本真理:教會的靈界關係和教會的人際關係。

一、教會的靈界關係(馬太福音16:15-19)

馬太福音16:15-19可以引出三個方麵的教會信息。第一、是上帝和教會的關係——上帝預定和揀選教會,指示教會認信和宣講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15-17)。第二、基督使用蒙恩的罪人建造教會(18a)。第三、教會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要靠著聖靈勝過魔鬼。第四、教會的工作事關拯救和審判。

1、天父

15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16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17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教會是父神為基督選立的新娘。天父使教會成為教會;上帝借著教會對基督的歸信使教會成為教會。教會的核心信仰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你們說我是誰”。教會的回答是:“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聖道和聖禮使教會成為教會,而聖道和聖禮的中心信息就是宣告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最難的認信不是“上帝存在”、“上帝無所不在”、“上帝在我心中”;而是上帝借著基督啟示祂自己(道成肉身)。不僅如此,耶穌是神的兒子,否定了四處亂找上帝的異教,也否定了看人邪教。唯獨基督是教會唯一的根基。堅持這個根基,教會就屹立不倒;離開這個根基,教會就會成為社會,甚至黑社會。一方麵,隻看基督,那些通過控告別人演基督的惡俗就被釜底抽薪。另一方麵,每個人隻看基督,他的生命就會改變,並且因此能夠彼此建造,彼此祝福。你若天天關心“任不寐是誰”(這是一個假問題假學問),最後一定相咬相吞,彼此消滅。你若隻關心耶穌是誰,教會就會因此成為主的聖殿。為什麽矚目基督,因為祂是神,並且隻有祂是神。

2、基督

18a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基督建造教會,並與教會同在。基督是新郎。這節經文我們在別處講論過,談到了天主教的濫用(彼得就是第一任教皇以及所謂使徒統緒)和基督教的牽強(磐石指彼得的認信而非彼得本人)。我的結論很簡單,就是按字麵的意思領受。第一、基督自己是教會的建造者。第二、祂使用彼得建造教會。第三、彼得不過是人,性情和我們一樣;彼得是蒙恩的罪人,恩典和我們一樣。第四、磐石就是石頭——基督有能力用“爛石頭”建造祂的聖殿,而且一定成就。這樣的真理讓我們大有信心。教會不是特殊材料製成的,教會是普通材料製成的。普通到“連任不寐這樣的人也可以成為基督徒,甚至成為牧師”。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值得強調的,“建造”這個字,就是“建造”夏娃、壇、帳幕、聖殿的那個“建造”。

3、魔鬼

18b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權柄原文作門)

教會的真正仇敵是魔鬼。魔鬼入侵伊甸園,也會入侵教會。它要消滅教會,從萌芽狀態到耶穌再來。這意味著教會就是一場屬靈的戰爭,甚至因此成為一場殉道和複活。不僅如此,魔鬼比我們更狡猾,靠人性沒有誰能勝過它。勝過魔鬼隻有靠神的道。這裏特別強調了魔鬼征服教會的常規手段:它向教會敞開大門。這是什麽意思呢?π?λαι這裏用作複數,陰間有很多入口。在某種意義上,教會如同孤島,天下圍城。而且魔鬼常常並不主動進攻教會,而是將它的城門建造在教會的對麵,將它的攤位設立的你的腳前。這就是所謂的試探——它讓你自己進入它的監獄,正如起初它這樣成功地捆綁了亞當和夏娃。主在馬太福音7:13-14中用過這個字,可以參考:“13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14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4、罪人

19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教會的真正使命是與主同工,拯救罪人。教會有顯明的末世論使命。傳統教會以馬太福音16:19為基礎,提出了“鑰匙權”這個教義。在這方麵,爭議仍在繼續。總體上說,對“我”和“你”的強調不斷出現畸重畸輕的極端。或者強調隻有耶穌有赦罪和審判的權柄,而教會聊勝於無;或者強調教會壟斷了赦罪和審判的權柄,可以“替天行道”。我們隻能持守中間立場:在主的授權和保守之下,教會藉著傳道,通過信與不信,執行捆綁和釋放的職分。我在這裏強調兩個問題。第一、教會的使命是靈魂的救恩與審判,而不在世界。第二、鑰匙權的執行,旨在福音事工,不在政治(約翰福音3:18)。另外,我們需要注意啟示錄20:2,“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綁一千年”。聖經說,世人都臥在那惡者的權下,因此福音的工作麵對的真正仇敵不是罪人,而是空中掌權者(以弗所書2:2;6:12)。總之,教會的工具是鑰匙,不是刀兵。

二、教會的人際關係(馬太福音18:1-35)

馬太福音18章轉向教會中的人際關係。中國文明惡搞之處在於:誰都咒詛和恐懼人際關係,誰都是其中的始作俑者和內部同工(包括清高秀士,以清高方式卷入人際黑霾)。神實在比我們有大愛和大能,竟敢將罪人和罪人,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罪人召聚在一起,來建造祂的國度。那麽,祂一定有超凡的一手,去更新人際關係的地獄。這一章講論了教會生活對生命的六個基本要求;若非這樣重生,教會不可能勝過陰間的門。或者說,你若開始教會生活,需要求神造就我們六種屬靈品質。否則,我們就可能是拆毀教會的力量,成為撒旦的使者。

1、謙卑(1-5)

1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2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 3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4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5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人間地獄的根源在於魔鬼式的驕傲統治著每一個人。上帝要建立教會,就必須釜底抽薪,用謙卑取代驕傲。就這樣,基督進入馬槽,逃亡埃及,和宮殿裏的希律分道揚鑣。謙卑是基督彰顯的“人樣”(腓立比書2:6-8);教會是造人的急診室(馬太福音20:25-28)。謙卑主要是指在神麵前自卑,不要演上帝——好像全世界你信的最好。而且要像小孩子——人要在謙卑中重生。霾國更成功地滅絕了謙卑,因為這裏可以用假裝謙卑和論斷別人不謙卑的方式掩映這陰間的門(歌羅西書2:23)。這是“中國金牛犢崇拜”:我最牛X、牛X別人、恨不得X死別牛。為此,逆反和殺牧成為國家信仰。牛魔王及其小妖更用兩副春藥成功迷醉和捆綁了霾人:“我做人比你好”;“我終於認清了你的本質並要當眾揭露你且我還是為了正義和愛”。耶穌將謙卑放到這樣一個高度:不謙卑“斷不得進天國”。因為沒有謙卑,人就是地獄;你就在地獄。霾人即地獄。驕傲的表現方式千古一律:通過吃人、論斷人、揭露人、控告人、審判人、棄絕人,千裏迢迢,完成自我崇拜和利益最大化。但神要教會從否定和棄絕轉向接納和愛。而且要求教會接納最不堪的罪人。謙卑地接待軟弱的人,不僅可能接待天使,而更是接待基督。

2、責任(5-10)

6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7 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8 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你缺一隻手,或是一隻腳,進入永生,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裏。9 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來丟掉。你隻有一隻眼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的火裏。10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麵。

罪人的第二項惡行就是自由。我想怎樣就怎樣,誰也不能來管我。一副撒旦之子的無恥無知無畏和無聊。然而,上帝造人賜給了人管理的責任,特別是自我管理的責任——真正的人要常常對自己說不,所謂舍己(創世記2:15;2:17;馬太福音16:24)。神要基督徒自我管理,不僅因為神要你聖潔;也因為在人與人之間,罪會彼此汙染。拆毀巴別塔原因也在於此,使不負責任地互相敗壞的罪人彼此隔絕。但既然神要建立教會,就必須讓聚集一起的人,為別人的福祉而管理自己,免得互相跌倒;又讓他們互相服事,互相建造,不離不棄。教會中常見的一種不負責任就是同工的出走,這是對教會的傷害,也是對其他弟兄姐妹的試探。這種試探也會跌倒別人。而我們看得見,耶穌對跌倒別人的罪的審判,是極為嚴厲的。在神的國裏,不存在這種鬼魔的道理:任何人不可幹涉我的內政。不是的,每個人都對別人承擔責任,你必須為別人的利益、特別是別人的屬天利益管理你自己;否則,你會遭受更嚴重的懲罰。

3、真愛(11-14)

11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12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13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 14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

罪人的第三個罪性就是冷血並且偽善——別人如何,吹皺一池春水,幹我何事。但耶穌這裏在講祂進入世界,就是要尋找失喪的。祂來找我們,要我們從罪惡中回頭,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出於神的愛。教會必須活在“尋找之愛”的見證中。首先,教會不能懶惰,不能住在安樂中,你要起來,去拯救靈魂。其次,教會要真的為失喪的人心中憂傷,真的愛他們。不去尋找罪人的人,談論愛隻能是無稽之談。最後,教會尋找罪人的方式隻有一個,就是傳福音給他們,並把他們帶回教會。這裏有一個“天國數學”的話題。這個話題的深刻之處,也在於將基督的愛和世人的愛分別出來。基督的愛是針對每一個具體的生命的,但世人的愛針對的隻是根本不存在的“大多數”。這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大多數,每一個人都是單獨一個人。“九十九隻羊”常常是冷血的借口,但一隻羊才是你愛心的見證。你若連一隻羊,這一隻羊都不愛,你的愛心就是假的。真正的愛,就是放下九十九隻羊的大義名分,尋找這一隻羊的愛。教會的愛不是表演,必須是可以具體化和可操作的。外邦人叫嚷要解放全人類,因此在傷害很多人類;但基督吩咐教會:你去解放這一個人。

4、節製(15-17)

1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隻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16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17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教會”一詞在這裏再一次出現,這也是福音書第二次或和最後一次出現教會一詞。這裏針對的問題就是教會裏麵出現的紛爭、矛盾和風暴。首先,教會一定會出現人際矛盾。我們根本不要看友邦驚詫的偽善嘴臉。教會是蒙恩的罪人組成的,有矛盾很正常。其次,但是,教會中有矛盾也是罪的彰顯,我們不能故意犯罪,熟視無睹。反而應該起來靠著真理的聖靈麵對、解決、更新。最後、教會和社會都有內訌,但教會解決內訌的手段不同,要按真理來解決。耶穌清清楚楚教導了教會解決人際衝突的基本程序。

第一、私下和當麵。因此避免背後說人和告到外邦人那裏去。無論你怎樣偽飾自己為了公義和愛,違背私下和當麵的原則,你就是吃人的妖魔,你的控告都出於魔鬼和你自己,與聖靈無關。值得強調的是,“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這裏指的是弟兄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外邦人之間的衝突;或者曾經是外邦人之時存在的恩怨。基督徒不要把清算贅述到十字架前麵去,你那樣做,就等於宣告耶穌的十字架是無效的。

第二、內部和證據。一方麵,找兩三個人就行了,不要把全世界的人都招來。不是發酵,把全教會的人都扯進來,看群情如糞,罪性滔天。另一方麵,要用本人的口供作為證據,而不是道聽途說。如果你從未找本人質證,隻有邪惡的“見證人”的誣告和毀謗,你們一切的聯合控告都出於魔鬼。

第三、告訴的目的。如果當事人還是不聽,才可以告訴全教會。παρακο?ω,不聽,主要指仍然不停止得罪你的行動;而不是滿足你按己意要求的悔改、懺悔秀場。基督徒沒有權力這樣控告基督徒:但他沒有認罪悔改——大衛是否認罪悔改,隻有神有權判定。你能要求的,就是他必須停止侵害。這裏所謂告訴教會,不是要利用那人的名聲,利用教會使之出醜,更不是用聖經之名行報複之實。而是在對方繼續侵犯你的時候,你希望靠教會的力量製止他。撒旦起初就是說謊的,常有兩種謊言。一種是犯罪人否認罪惡;另一種複仇者稱仇為義。

第四、告訴的限度。聖經禁止“告訴外邦人”,且再訴之後就要放棄。這是兩個基本限度,也是基督徒的自由,因為有神呢。和人爭戰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能沒完沒了。一方麵,所有沒完沒了的投訴都是不信者,他不僅不尊重教會權柄,好像告訴教會也無用;更不相信神會審判。他實際上要自己起來當上帝,或者讓罪人(公眾或什麽領袖)當上帝。另一方麵,所有沒完沒了與人鬥爭的人,都是魔鬼的兒子。他在教會仍不能平糞,要揭發到埃及和巴比倫。寫了一篇還不解恨,第二天再寫一篇。還不解恨,第三天再寫一篇……鬥爭到底就是一種罪,它根本再沒有任何正義需要伸張,因為即使有,第一天就已經伸張完了,而且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後兩天所有的行動都是要吃人,都是瘋狂的小心眼。他越是把後來的行動描述成什麽屬靈的行動,它就越是魔鬼的兒子。他就越是在爭取那磨盤一樣大的獎牌——“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事實上我們已經看見了,這場沉海悲劇已經上演:那人在海裏,張牙舞爪,被罪捆綁,氣若遊絲,不得安息。不僅如此,我們必須將適度的原則提醒整個教會,就是當事人已經放下了,旁觀者繼續起哄。這些小妖常常為教會風波推波助瀾,其中不乏網絡流氓、外邦匪類和嫉妒之徒。教會風波永遠是陰間的門。

5、交托(18-20)

18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19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麽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20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我們之所以能夠盡快離開人際風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一方麵,神應許我們,祂最終掌權。必能審清你的“冤案”。我們一定要明白,沒有誰有能力完全用公義的方式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些事情最終隻能交給神。而在福音的事工裏麵,一切義和罪,都會得到真正的解決。另一方麵,神應許我們,祂在我們中間,祂知道發生了什麽,並且會解決這些問題。既然祂在我們中間,任何人都不要在人際衝突中扮演上帝,而要讓上帝作上帝。

所以在教會中,麵對人際矛盾,無為比有為更好。隻有丟掉輜重,才能全速前進。教會最大的不務正業是投入人際矛盾,而因此忘記福音宗旨。所有的教會人際風波都可能搖動教會的福音使命。在愈演愈烈的人事風波中,所有人都以為自己最高明,做人比別人好,最了解內部消息。於是慘不忍睹,還以為玉樹臨風。請允許我說兩句極端的話——神知道我這樣說是因為我愛你們,愛教會——所有人際風波都是一座妓院;所有奮勇前進的人隻是嫖客,絕無聖徒;所有家庭糾紛都是公共廁所,所有高調參與的隻有排泄自己的髒物,絕無聖言,更無良善。所以,必須遠離“看人神學”。所有風波中,最複雜的陷阱是家庭糾紛。不要論斷和為別人的家庭矛盾“公開代禱”,顯得你很有愛心或我比他們更屬靈。這一切小動作都可能在挑事,或者當眾指控這個家庭有問題。

惟願我們教會不玩這俗不可耐的吃人把戲和小市民惡俗,免得因為你的“有為”或多事給別人家庭留下永久的傷痕。特別是,你不應該在別人的傷口上演上帝。一方麵,基督徒更應該謝絕別的罪犯侵犯你的家庭和隱私;另一方麵,當謝絕進入別人的家庭糾紛。牧者的使命是教導基本真理,而不是處理民事紛爭。這是主的話語:“13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14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15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3-15)。

6、饒恕(21-35)

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22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23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仆人算賬。24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 25 因為他沒有什麽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26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說,主阿,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27那仆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28 那仆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31 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32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 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這段經文雖然長,但講了一條生活經驗,一條生活智慧。經驗是:罪人的傷害沒完沒了,你不要指望世界充滿愛。不是的,世界充滿石頭,而扔石頭的常常是那一個人,一撥人。智慧是:饒恕,而且沒完沒了地饒恕。你實在不能饒恕,就交給神,在祂那裏有最後審判;然後你去幹正經事,在遺忘中饒恕。沒有人能不斷地饒恕,人總是越想越生氣。因此,我們需要教會生活。教會生活不僅讓我們從不斷支取饒恕的真理,不斷鼓勵我們從傷害和仇恨中起來主動饒恕;更呼召我們起來去侍奉主,而在侍奉的正經事業中,在遺忘傷害中被動饒恕。當你走很遠的時候,饒恕已經成了事實。我不敢誇耀我饒恕的胸襟,神知道我的狹隘。但神也必知道我這樣說絕非謊言:我太忙了,沒有時間嫉恨;甚至沒有時間思想饒恕的事。但在我的忙碌中,我已經被饒恕,而且已經饒恕。這是約瑟的見證:“51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52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創世記41:51-52)。

最後讓我們做一個總結。可以將馬太福音17章的登山顯榮,對應摩西五經中西奈山的上帝降臨和顯現。耶和華在西奈山賜給以色列人摩西律法,中心是十誡;而律法的目的是建立帳幕。而基督賜給基督徒的是基督律法,核心就是上述“新約十誡”,目的是建立基督的教會。主說,律法總歸就是愛。馬太福音16章中的前四條,其主旨是愛神;馬太福音18章後六條的主旨是愛人。前者告訴我們教會是什麽,後者告訴我們怎樣建教會。這十項品質不僅是建立教會所要求的生命條件,也是神借著教會在我們身上所建造的新生命。藉著教會,我們恢複了神 形象,獲得了愛的能力,愛神和愛人的能力。

我們需要在兩個方麵認識我們的教會使命。第一、中國數千年無教會,因此我們必須謙卑受教。這是一種全新的“人類組織”。人的組織或者基於血緣(家庭),或者基於利益(政黨和企業),這是可以理解的。公共組織符合“經濟學理性”或“組織行為學”。但教會基於福音,是聖靈的工作。教會從理性的角度是不可理解的。這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組織,因為你棄絕祂沒有任何“損失”;所以教會非常容易“殉道”。但這是世界最強大的組織,因為任何血緣和利益也可能無法拆毀她;這份愛情驚天動地,堅如磐石。世界不再相信愛情了,但教會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第二、小亞細亞也數千年沒有教會,教會卻仍然在亂石上建立起來了。近東高原怎樣,遠東斜麵也將怎樣;西人可以,霾人也可以。我們就是這神跡的見證。所以我們必須對教會有信心,正如每個主日我們所公開宣告的: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的赦免,我信複活,我信永生。阿門。

任不寐,2014年12月2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