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丹的什錦雜拌

什錦雜拌糖是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零食,它品種繁多,不會使你厭倦.
個人資料
正文

永遠的郝思嘉 - 走近《飄》的作者

(2007-01-23 21:02:59) 下一個

去年春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去了亞特蘭大。導遊圖上有一個非常醒目的標記:瑪格麗特·密切爾紀念館 ( Margaret Mitchell House & Museum),  剛好就在離旅館不遠的地方。《飄》(Gone Wth the Wind)的作者紀念館?

說實話,《飄》這本書並不是我最欣賞的,比起《傲慢與偏見》,我更喜歡後者自始至終洋溢出的智慧與幽默。但是不可否認,讀過傅東華先生翻譯的《飄》,女主人公郝思嘉(Scarlett O ’ Hara)那種敢愛敢恨的性格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並沒有讀過英文的原著,當時想如果在作者紀念館買這本書來讀一定很有紀念意義。

位於桃樹街的紀念館靜靜地沐浴在亞特蘭大春日明媚的陽光裏;瑪格麗特的相片掛在大廳的牆上,有一張顯然是在她少女時代拍攝的,秀美的大眼睛裏有種異樣的光彩,仿佛有千言萬語要訴說。印象中人們說她是個個子矮小,其貌不揚的女子,但是那些照片上她,麵貌秀麗,神態生動。我自認為是個理智的人,雖然愛看小說,卻沒有對小說作家發生過什麽興趣,但那一刻我有一種衝動,一種想了解這雙眼睛的主人的衝動。




導遊是位胖胖的中年女士琳達,一位土生土長的亞特蘭大人,紀念館的義工。她先領我們去了電影《飄》的陳列室。首映式上,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費文麗(Vivien Leigh)的光芒,奧斯卡頒獎禮上的盛況,各大報紙鋪天蓋地報道的聲勢,毫不誇張地描繪出這部美國電影史上的奇跡,總票房第一名,囊括了1939年奧斯卡8項大獎的影片的輝煌。但這些並未增加我對瑪格麗特的敬意,因為我曾不止一次地聽人講,電影《飄》是一部傑作,是由二流小說改編成一流電影的成功範例。

隨著琳達,我們走進了瑪格麗特寫作《飄》時的住的那所公寓。一樓大廳裏陳列著她的父母親友的照片。琳達告訴我們,瑪格麗特1900年生於亞特蘭大一個富裕家庭,少年時就顯露了傑出的寫作才能,但是在那個年代,靠寫作謀生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女性,她的母親總是鼓勵她學些其他的技能。琳達解釋說,瑪格麗特的父親脾氣暴躁,因而她雖然個性鮮明,卻不是象郝思嘉那樣被寵壞的女子。



瑪格麗特的公寓是很小的一室一廳的套間,在一個角落裏擺著一架打字機。就是在這個地方,為了打發她丈夫上班時的空閑時間,她開始了《飄》的寫作。象《傲慢與偏見》的作者奧斯汀一樣,瑪格麗特對她所寫的東西非常害羞。每當有客人來訪,她總是急急忙忙把稿紙藏起來,因為那隻是她寫給自己看的。所以《飄》的手稿最初是藏在屋子各個角落裏的,沙發底下,鞋盒子裏... ...。

琳達強調說:Margaret is a very private person.

不過,瑪格麗特寫小說的事還是被朋友們知道了。他們開始輪番勸說她出版這部書,她卻始終如一地反對。直至後來一位朋友對她說:算了,即使這本書出版了也可能沒人看。

琳達微笑著說:Margaret didn't take this well.

小說出版後,是空前的熱銷,瑪格麗特也隨之成了公眾人物。

琳達還講了幾件瑪格麗特的趣事。她指著公寓門口的名牌說,開始時門牌上寫著瑪格麗特和她丈夫兩個人的姓名,因為她那時給The Atlanta Journal寫稿,時常有郵件。可是鄰居們抗議,說這樣不象是正式結了婚的,瑪格麗特隻好撤掉了她的名字;她的公寓門口的樓梯扶手上是個木雕的獅子頭,她每次從那裏過都要拍一拍,說是會有好運氣。當我把手撫在那個獅子頭上的時候,突然感到,我距離瑪格麗特很近很近。

《飄》裏有一位可敬的女性,媚蘭(Melanie)。這個名字來自瑪格麗特的一位表姐妹,因為愛上了同宗的堂兄弟,不被家族允許結婚,非常傷心便出家做了修女。瑪格麗特非常喜歡並同情這位表姐妹,便問是否可以把她的名字用在小說裏。Melanie說:All right. But please make me a nice person.

瑪格麗特結過兩次婚。第一個丈夫 Berrien Upshaw 是個前橄欖球運動員,身材高大,風流倜儻,用琳達的話,是那種men's man and women's man,但是兩個人終究離了婚。後來瑪格麗特嫁給了婚禮時的伴郎,與 Upshaw 同時追求她的 John R. Marsh . 琳達笑嘻嘻地說:Margaret is my kind of girl. She can manipulate men. 很多人認為這兩個男人是小說中白瑞德(Rhett Butler)和衛希禮(Ashley Wilkes)的原型。

《飄》出版後,那戛然而止的結尾 - 白瑞德棄郝思嘉而去,而思嘉充滿希望地對自己說:明天,我會想出辦法讓他回來。明天,將會是另一天。(Tomorrow,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給了讀者無限的遐想。瑪格麗特經常被問,思嘉和瑞德是否會複合?她很勉強地說:作為作者,無可奉告;但是作為讀者,希望他們複合。

琳達當然提到了瑪格麗特1949年那悲劇的猝死。一次晚會歸來,一輛醉酒駕駛的出租車向瑪格麗特和她丈夫 John Marsh 衝來,瑪格麗特逃往一個方向,她丈夫向另一個方向,瑪格麗特被撞到了。五天後她死在醫院裏,這位世紀的同齡人隻有49歲,留下無限痛苦和悔恨中的 John Marsh 。

琳達絮絮地說,目前《飄》的總印刷量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聖經。自作者1949年去世至今已有57年了,《飄》每年仍有25萬冊的銷售量。

印刷量僅次於聖經的出版物?我大吃一驚!什麽樣的魔力才能讓一部小說有這樣的成就?得益於同名電影的空前成功?是因為作者本人的才華?還是是因為這部小說的寫作,沒有任何功利心?我不得而知。

而這樣的一位作家卻謙遜地寫道:... 我不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因為我知道優秀的作家是什麽樣的。

什麽是不朽,什麽又是偉大呢?

在紀念館的禮品商店,我如願買到了Gone With the Wind。同時還買了Darden Asbury Pyron所著的《南方女兒》(Southern Daughter), 《瑪格麗特書信選》(Letters from Margaret Mitchell ),一條銀質項鏈,皮質印有紀念館標誌的書簽,一盤CD。一向節儉的我,簽下$150的賬單時並沒有猶豫。

郝思嘉,永遠的郝思嘉。

將本文送給我的好友aircraft - 感謝她長期以來對我不懈的鼓勵和支持。《飄》是她喜歡的書,也希望她喜歡這篇短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林子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誇獎,真高興!咱就算沒白寫。

紀念館你應該去,我上次感動得不行,當時就下決心寫一篇。還得感謝你整天催我寫哈。:)
aircraft 回複 悄悄話 子丹,這篇文章真是不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真心謝謝你送我這篇美文,說句實話,我還沒有去過瑪格麗特寫作《飄》時的住的那所公寓呢,這下子我可一定要去了。:)
記得開始讀飄時最欣賞Ashley,後來才真正欣賞Rhett Butler了。沒有想到作者的兩任丈夫竟然可能是書中兩位男主人公的原型。:)
aircraft 回複 悄悄話 子丹,這篇文章真是不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真心謝謝你送我這篇美文,說句實話,我還沒有去過瑪格麗特寫作《飄》時的住的那所公寓呢,這下子我可一定要去了。:)
記得開始讀飄時最欣賞Ashley,後來才真正欣賞Rhett Butler了。沒有想到作者的兩任丈夫竟然可能是書中兩位男主人公的原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