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尼采和微信朋友圈

(2017-12-05 12:38:14) 下一個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年出生於德國東部一個安靜的村莊,祖先幾代人都是牧師。 他學業優秀,特別在當時非常有聲望的古希臘學科表現出色,二十多歲就成為在巴塞爾大學的教授。後來他厭倦了學術界,辭去工作,搬到了瑞士和意大利專心研究哲學和著書。

 

尼采認為,哲學的核心任務是教會我們如何“成為我們自己”,如何發現並忠於我們的最高潛能。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尼采

 

如果尼采有微信,他要如何讓朋友圈幫助他成為他自己呢?他會如何將朋友圈裏的曬幸福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呢?

 

尼采會嫉妒朋友圈裏曬的愛情,因為他向往愛情。他一生被許多女子拒絕過,最後孤獨到死。

 

尼采認為嫉妒沒什麽錯,它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給我們機會去和每一個人相比,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野心的同時也感到自己的不足。

 

尼采會承認自己嫉妒朋友圈裏的幸福愛情。他認為嫉妒使我們迷惑但也告訴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令我們羨慕的一切都是我們真正潛力的一部分,拒絕承認嫉妒對我們自己沒有好處,而且會讓我們發出酸溜溜的味道,sulfurous odours。

 

尼采認為我們應該學會研究我們的嫉妒,記錄下嫉妒的片刻,通過篩選以辨認我們可能的未來和更好的自己的模樣。

 

尼采並不相信我們總是能得到我們想要的。他隻是堅持要意識到自己的真正潛力,勇敢地去爭取,莊嚴而坦誠麵對失敗。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一些,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隻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裏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能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

 

朋友曬的幸福是我們的真心渴望,就想辦法去實現自己的心願,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別忘了告訴自己曾經努力過,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其實假如人生最珍貴的是幸福,成為自己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也不要嫉妒曬幸福的人,這世界隻有智力不夠的人才會天天快樂,沒有痛苦煩惱,歲月靜好。飄過。

 

我們嫉妒的隻是幸福自身。我們嫉妒的是我們可能的自己。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標,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彎曲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圓圈。

尼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周回陶鈞 回複 悄悄話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一些,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我才知道這句話是尼采說的。前一段時間朋友圈有一個人就貼了這麽一句,我當時還一陣欽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