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係語

真正的理不是冰冷的,是有生命的,如同和風徐徐吹入心。。。
正文

中國式的隱忍和張揚

(2014-07-14 10:40:08) 下一個

寫這篇是受到一個網友的啟發,經她同意就拿來做文章。

這個網友說:“。。。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遇見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跟周圍的人說,父母或者朋友會說:這種事情不要計較,不要惹事,你忍忍就過去了。這種勸解方式讓內心憋屈的人更加憋屈,因為自己的情緒得不到認可和體諒,而且自己的情緒會被周圍的人認為是小題大做了。。。”

她說的現象相信很多人有相同的感受。在國外的生活中,很多人對自己和自己孩子不滿和擔憂的是那種忍氣吞聲的隱忍。

有意思的是中式的方式有時卻有走向相反的表現,不僅沒有隱忍反而是張揚和放肆的。

比較典型的前一陣,馬航事件,遇難者家屬表現出哭鬧,崩潰,甚至把記者打暈的情況,非常突出的表現了和隱忍完全相反的張揚。而媒體似乎也十分熱衷於報道這種張揚的悲痛來激起大眾的共鳴。

為什麽中式文化會導致隱忍和張揚這兩種兩極的反應呢?

我覺得這個和傳統的家長製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在家長製的文化體係下,個體的意誌被壓製,所有的決定有家長來做,責任名義上也有家長來承擔。長期以往,民眾的心態普遍幼兒化。也就是說大家為人處世時,下意識的把自己當孩子,沒有一種獨立的化解事情的能力和態度。

雖然隱忍會表現出一種為人稱道的,表達出東方式成熟的中庸,但是真正的,正麵的中庸是對事物理解後的無為,或認識到自己局限性後的自我開解,和放下,表現出一種“忍”來。而隱忍卻是一種簡單的壓抑,壓抑的理由往往是懼怕,或由家長的指示傳遞而來的懼怕。比如網友提到的“不要惹事。”因為惹事後麵帶來的可能是不可承受的懲罰。

這種隱忍,壓抑是對個體心靈的一種桎梏,使人作為個體感收不到被接納和關懷。個體的精神生命也被抹去了,消失了。從而作為個體靈魂疊加的群體的精神也很難真正的形成和出現,盡管這群體的肉體生命一樣可以是生機勃勃的。

另一方麵,正因為民眾心態的幼兒化,使大家對維護自己情緒是自己的責任的意識薄弱。遇事比較容易用孩子式的嚎哭,打鬧來處理。出於相同文化的媒體也非常認可這種表達悲痛的模式,覺得鬧得越凶越體現了悲痛的程度,在這樣互相的推波助燃的氣氛中,中式的張揚也發揮到了極致。

我不想說家長製一定是個不好的模式,家長製也不是必定是低效的。看看螞蟻的世界,蜜蜂的世界,多麽井然有序。每個螞蟻,蜜蜂都辛勤地為群體作貢獻,這個是它們存在的意義。沒看出每個個體有需要隱忍和張揚的必要。

但是人的世界,有著獨立的靈魂的人世界,個體與外部的世界的衝突難以避免。而家長製,這種依靠權力,等級製生存的體係,讓人的隱忍和張揚的心理張力最大化。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下,痛苦如影相隨。

如何讓真正的正麵的中庸代替壓抑,讓智慧化解痛苦和窒息,讓個體的靈魂自由的,平安的生存於不需要過分張揚的個體中?

或許愛是一劑解藥,在愛的理性中,人能自愛,愛他人,愛讓人獲得全新的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泥山' 的評論 : 他們是不會換位思考。但是他們很會占領道德高地。
越是施虐者,越會從道德上攻擊對方。就像魔鬼說的每句話都是聖經上一樣。一般人說的有理的,好的,他們都會套用。比如說你不讓他越界,他覺得不讓他越界是越了他的界,他們真是那麽體會的。
所以我試圖不從道德的角度來解釋控製型關係,而是從理性的角度方分析。當事人自己判斷,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合利。
小泥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禾口' 的評論 :

極度控製型的人,根本就做不到換位思考,更何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了。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泥山和tanse:我理解你們說的意思。
也請注意,愛人如己也會被控製型人格人誤用。比如不少極度控製型的父母真的認為他們愛孩子如己,甚至超過自己。而且人在看到“他人”這個詞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你們對"他人"的理解是正麵的是包含了,我認為的愛的。但對有些人,對他人的感受就是排斥。比如說”他人皆地獄”。
我在醞釀一個係列。”愛是生命“希望能對我的想法有個係統的交代。
tan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泥山' 的評論 : 是的,:)就像雙聲或者複調,那一瞬間,我也想到了,己所欲,強加於人,並且迅速判斷這是非愛。
小泥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nse' 的評論 :

非常讚成你說的 -- 心中有“上帝” 就是心中有他人 己所不能忍 勿施於人

有人打著”愛國“, ”愛上帝“ 的幌子,做的卻是侵犯他人權益的事情。其實,”愛人如愛己“ 才是真正的愛。

年紀越大,越覺得,人與人打交道的最高道德,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一個最常見的誤解,就是認為這個道德金律等同於”己所欲,強施於人“。總以為愛就是要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給對方,但並不知道這是不是對方需要想要的。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nse' 的評論 : 謝謝,我也喜歡討論。
就在回你的一瞬間,我發現我突然可以理解上帝的權柄了。:)
在我眼裏上帝就是是一個愛能源的中心。上帝就是愛,真理,以為愛是可操作的, 所以愛就是道路。這個和基督教的概念一致的。因為愛是絕對的真理。絕對必然帶著權柄。人是有限的,但人在愛的道路上無限靠近真理。上帝就是最大的權柄。人在表達自己的愛時,也會表現出一種權柄啦。但是這個和沒有愛的內容的權勢是不一樣的。沒有愛這個內在的理的權柄是純粹的惡。
tan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禾口' 的評論 :
你好 和你討論這些 我覺得很幸福:)
我自己不是基督徒 主要是從經典文學作品 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理解“上帝”的概念

也接觸過教徒朋友 去過教堂

我自己理解的“上帝”就是他人

心中有“上帝” 就是心中有他人 己所不能忍 勿施於人

愛 首先要愛自己 像上帝一樣愛 不是說權柄者對下之愛

而是充分之愛 充分仁慈 完善 柔情 自由 讓被愛者成為自我 完全解放之愛

所以 其實 我可能更接近歌德的泛神論思想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nse' 的評論 :你是如何理解基督教的愛呢?
我理解的愛是和強權對立的。也就是說我認為如果追求強權,渴望等級,也就是不平等就是不愛了。基督教讓我困惑的是強調上帝是個最高權柄,所以追尋的不是上帝這個愛的真理,而是仰望上帝權柄。其實也是渴望分一點權柄。
tan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禾口' 的評論 :
我比較理解基督徒的愛

但是,如果不是教徒,怎麽發展成熟這種“愛”的理念的呢?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nse' 的評論 : 謝謝評論。
愛是真理。就是我大部分文章想表達的中心思想。
tanse 回複 悄悄話 很有見地!

愛和理性是不矛盾的,很多中國人意識不到這的。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ya' 的評論 : 可能是我們對自主的定義不太同。
要我看充滿痛苦的自主就不是自主了。對所以有些人缺乏獨立性的人,自主是一件痛苦的事。
ahya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忍都是自主的,是選擇的結果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ya' 的評論 : 謝謝阿雅。
如果能看到被自己接受的利益而忍的,以我的標準都是理性行為了,是自主的忍,不算自我窒息的行為。當然什麽是真正的利益,這裏麵是比較複雜的。
ahya 回複 悄悄話 忍不是為了舍已,是利弊考慮,忍更容易獲得更大的利益。
“小不忍則亂大謀”是有道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