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

留下生活的印記...
正文

廚藝是這樣煉成的 (5)

(2014-07-12 07:12:03) 下一個
我用慢燉鍋熬的雜糧稀飯已成為我們家每天必有的飯式,連以前不愛喝稀飯的兒子也愛喝了。有一次忘了熬,就用過去的方法做:電爐熬了20分鍾小米稀飯。兒子一嚐,說了句:Taste like nothing.(一點味道都沒有)。所以啊,以後隻能用慢燉鍋熬稀飯了。這種方法被推廣到很多朋友家裏。因為其工序非常簡單:洗米、加水、插電。但是需要熬得時間長,我們一般是早飯後插電熬晚上的稀飯,或晚上睡前熬第二天早上的稀飯。注意事項是:水最多隻加到容器的八成,因為水多稀飯滾開時會溢出來。那溢出的米湯是最好喝的部分。少一點水,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不用人看管了。早上熬,晚上下班到家就會有香香濃濃的稀飯等著被喝呢;晚上熬時,夜裏醒來滿屋飄有幸福的米香。
 
 
這種稀飯的熬法也已經被我推廣到其他族裔了。斯蒂夫的體形其實很健壯適中,但他卻經常做各種減肥嚐試,有一次竟然是一星期不吃發麵的食品,這對一位一日三餐都會吃麵包的人來說挺難的。一天給他介紹了我的雜糧稀飯,他讓我帶點兒到辦公室,嚐過之後,說是怎麽這麽好吃?讓我說說配方,我說就是各種米、豆和水。他有點兒不相信。之後又給另一位印度裔女同事帶到辦公室。再之後呐,讓我陪她到超市去買那些小米、高粱米、蕎麥、薏米、珍珠米,以及我用的各種豆子:黑豆、芸豆、腰豆等等。
 
 
同事們對家常菜情有獨鍾,可能是經常在外麵買著吃的緣故吧。每次提到“Home Made(家裏做的)”很多人的眼睛都會發亮。有人請求一位韓裔同事,讓他媽媽給我們做頓飯。估計這位同事考慮工作量太大,沒答應。後來在公司的Potluck(大家各自帶一樣飯菜的聚會)上,他帶了些餃子和壽司。
 
幾年在公司做飯的經驗讓我有如下心得:
1.         菜式盡量簡單,讓人能一目了然看到所用食材;
2.         很多西人愛吃辛辣(spicy,比如,川味;
3.         中餐食材中加點西人常用的調味品或食材會更受歡迎。
 
有一次大夥又在討論吃的問題,有人說我的做飯水平應該僅次於斯蒂夫的媽媽。
 
 
哈哈,我心裏很清楚,這水平都是給他們做飯煉出來的。
(完)

下圖就是兩種慢燉鍋(Slow cooker)


慢燉鍋雜糧稀飯的配方(這種稀飯最適合老人和幼兒):
 
小米、高粱米、蕎麥、薏米、珍珠米、黑米、糙米、玉米,想口感更好,可加糯米、稀飯米(梗米);黑豆、黃豆、芸豆、各種腰豆,夏天可加綠豆、紅豆;還可以加小麥、燕麥、老外的Oakmeal; 愛吃花生的可以加花生,也可以加紅棗。
 
小米、糯米、梗米煮過後會化了,所以加點大碴玉米、珍珠米(pearl barley,長得有點象小麥,中西超市都有賣),煮後嚼起來挺有嚼感,嗬嗬。
 
有時黑豆、黑米加多了,稀飯老是暗色的,所以時不時調整配色也能增強食欲,增加美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h327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grizzly' 的評論 : 用“High"才能把豆子和糙米煮爛,“Low"不行。你要麽前兩個小時用High,後麵用Low,或Warm都無所畏。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 慢燉鍋雜糧稀飯
My crockpot looks like the white one. Do you switch to "Low" or "High" after adding everything in the pot?

Thank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