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宿命 (筆名緒蜚/萍漂/傑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說明外均為原創。如轉貼請先征得作者同意並注明出處)
正文

[亞城方物誌]紅花檵木

(2016-12-26 18:07:01) 下一個

[亞城方物誌]紅花檵木



 

 

陽光下,晨霧中,一抹殘紅,深紅的葉,還有粉紅的花。在亞城大大小小的庭院,你都可以看到她的倩影。

她是羞澀的,傷感的,葉片永遠是銅紅色。她就是這樣靜靜的,默守庭院之一隅,在你不經意的時刻,吐露芬芳,擎著火紅的熱情,迎接你。

這就是檵木。

 

 

 

更讓我驚訝的是,與我們相依相伴多年的紅色檵木,竟然來自中國。

檵木(學名:Loropetalum chinense),又名繼木、梽木、桎木、檵花、紙末花。古代通常用為薪柴,枝條柔韌也供捆柴、紮木排之用。花、葉、根、果、種子均可入藥,有止血活血、消炎止痛之效,常用葉嚼爛敷刀傷。花、葉治燒燙傷。早春花繁,也可供觀賞。檵花又名紙末花,雞寄(《植物名實圖考》),白清明花(《福建民間草藥》),或土牆花Ω(《湖南藥物誌》)。檵花可用於清熱止咳;收斂止血。主治肺熱咳嗽;咯血鼻衄;便血;痢疾;泄瀉;崩漏。

 

檵木有兩個變種,原變種花白或淡黃色,葉綠色;紅花檵木花粉至紅色,新生葉銅紅色,老葉橄欖綠或酒紅色,老葉的顏色與育種和生長狀況有關。

紅花檵木即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隸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之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檵木屬 Loropetalum。當地農場也有叫火焰木('Crimson Fire' Dwarf)的。

紅花檵木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紅褐色,密被星狀毛。葉革質互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而偏斜,不對稱,兩麵均有星狀毛,全緣,暗紅色。4~5月開花,花期長,約30~40天,10月初能再次開花。花3~8朵簇生在總梗上呈頂生頭狀花序,紫紅色。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適應性強,耐旱。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枝力強,耐修剪。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遊及以南地區、印度北部。USDA將其列入耐寒性第7-10類。

紅檵木又名紅花檵木、紅桎木、紅檵花、紅梽花,是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的變種,是從白檵木變異過來的一種景觀灌木,據說其人工繁育曆史僅有30餘年。

2001年,76歲高齡的林昌梅先生主編出版了據稱我國第一本紅花檵木專著——《紅花檵木栽培》。林先生是湖南瀏陽人,1925年生,抗日戰爭時期就讀於西南聯大園藝係,解放後在園林部門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發配到瀏陽永和磷礦監督改造。林昌梅先生在該礦當花工,種了將近30年的花,直至1987年退休。林先生的書稿出版要3萬元費用,他退休工資不多拿不出這筆錢。時任湖南省科協主席的袁隆平院士聞知,深為林昌梅先生的不幸遭遇感動。不僅省科協資助了出版費,袁院士還親自為該書作序,鼎力支持推薦此書,讓此書終於出版。

紅花檵木樹姿優美,葉及花紫紅色,花期長,一年多次開花,具有較高的庭院觀賞價值。不僅用於一般的園林、庭院綠化栽植,還用於籬垣、隔離帶、花境、植物造型、地被樁景等多種綠地景觀的營造。加之耐修剪,耐蟠紮,萌發力強等特點,在盆景當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中醫學認為檵木葉、花、果實可入藥,能解熱、止血,通經活絡;枝葉可提取栲膠,種子可榨

檵木之檵,據《說文解字》【卷六】【木部】“檵,枸杞也。從木,繼省聲。一曰監木也。古詣切。”清段玉裁:“古詣切。十五部。一曰堅木也。堅各本作監。誤。今正。此別一義。謂堅木偁檵。堅檵雙聲。如薊與筋也。”

《康熙字典》:“檵,木名。【正字通】卽《本草》擊迷檵,乃枸杞之別名,作檵者誤。○按《元覽》雲:大食國有嫛彌之樹,見人善笑,摘之則槁。”

檵在古代見於“枸檵”一詞,用以解釋“杞”,即枸杞,如《詩經》:“山有蕨薇,隰有杞桋。”《毛詩故訓傳》:“【傳】杞,枸檵也。桋,赤梀也。【箋】此言草木尚各得其所,人反不得其所,傷之也。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查遍古籍,幾乎沒有檵字單用的,除非用作人名, 如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 43有“憲王檵招撫”者。《浙江通誌第14部分 亦有“ 唐檵”,“【山陰人】 ”。

當代字典的解釋是:

1. 〔~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卵圓形。枝條和葉子可提製栲膠,種子可榨油,葉可入藥。亦稱“檵花”、“紙末花”。

2. 〔枸~〕古書上指“枸杞”。

 

可見,古代檵字沒有獨立的意義,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單用為檵樹,或者憑什麽命名這種植物為檵樹,因為之前此字隻與枸杞有關聯。

檵字一直不單用,晚至清朝才有檵花一詞出現。《植物名實圖考》雲:“檵花,江西、湖南山崗多有之。叢生綱莖,葉似榆而小,厚澀無齒。春開細白花,長寸餘,如剪素紙,一朵數十條,紛披下垂,凡有映山紅處即有之,紅白齊炫,如火如荼。”

一個古老的樹種,曆經滄海桑田,遍布南方地區,特別是崇山峻嶺,江南的山水間無處不在。清明時節,它生長得更加旺盛。一路上山的時候,你會看見好多的映山紅即杜鵑花和檵花一同開放,比比皆是,“紅白齊炫,如火如荼。” 可以說,檵花成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花,隨處可見。

應該說,檵樹之名應該是後起的。中國植物圖譜也沒有提及其名稱的來曆。

檵樹或繼樹,一個古老的樹種,可它們的名字,一個“檵”或“繼”,真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麽要起這樣的名字?可悲的是,現在誰都不知道何時、又為何起這個名字。我們的文化傳承,有時還真是一筆糊塗賬呢。是啊,誰會關心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檵樹呢?我們用她長長的枝幹捆過柴木,曾經用她卵圓形的樹葉治過傷,也曾經用鋤挖過她那堅硬的樹蔸。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重視過她。以為檵木長於山林,其貌不揚,其花平平,無以為才,祖祖輩輩視其花為花,視其幹為柴木,古今文士沒有為其留下華美辭章,任由她自生自滅。

可是,據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中的“連理枝”,其實就是檵木之枝,就是兩顆檵木樹一旦相依,就會在歲月相守中粘合相融,就會演繹出如《長恨歌》那樣的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這是對愛情乃至生命的崇高敬意。

“千年檵木錚錚骨,萬朵素花淡淡香”,我們垂青檵樹的堅貞,執迷這堅貞背後的特質,那是怎樣的動機?怎樣的因果?是靈魂的機緣巧合?還是與生俱來的親和力量?在這平凡的山野之樹的母體之內,在看似尋常的“連理枝”當中,一定蘊藏著一種價比黃金的生命物質。她那令細胞肌體自然粘合的特質將會是中醫藥領域的又一新寵。“連理枝”的奧秘或許就是上蒼恩賜人類的禮物。通過不斷地提取、分離,不斷的實驗,科學家們在經曆無數次失敗後,一種潛藏於檵樹體內、對加速肌體粘合起關鍵作用的物質——鏈式黃酮終於被成功提取,由此我們了解到檵樹堅貞品格的秘密。

費爾巴哈說:“假如你不讓樹木長葉、開花、結果,它便會枯死。假如你不讓愛表現自己,愛便會嗆死於自己的血液中。” (《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第232頁)古檵無華,千年之花。心中千千結,枝頭淡淡香。兩棵檵樹一旦相依相靠,便會在歲月中相守由粘合而相融。大自然的造化,真是遠勝詩人對愛情忠貞的深情表白。因此,她便有一個令我著迷的花語:相伴一生。



 

2016.12.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