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宿命 (筆名緒蜚/萍漂/傑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說明外均為原創。如轉貼請先征得作者同意並注明出處)
正文

尋找古代中國國菜 - 葵 (三)

(2015-02-12 09:39:55) 下一個

 

《黃帝內經》把葵列為古人食用的五菜之首。我們在讀古詩文時,經常遇到“ 葵”這個字,絕大多數指葵菜。

葵最早出現在《詩經》裏,如 《豳風 七月》:“六月食鬱及,七月亨(筆者案:古烹字)葵及菽”。 
《漢樂府·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鮑照《園葵賦》:“下葳蕤而被逕,上參差而覆疇,承朝陽之麗景,得傾柯所投“。 陸機《園葵詩》:“種葵北園中,葵生鬱萋萋”。 白居易《烹葵》:“貧廚何所有,炊稻烹秋葵”。宋代道潛《次韻子瞻飯別》寫的“鈴閣追隨半月強,葵心菊腦厭甘涼”(葵心即葵菜心)“蔥秧青青葵甲綠,早韭晚菘羹糝熟”(黃庭堅《 戲贈彥深》)。葵甲即初生的葵苗,取其鮮嫩。 

鮑照是個葵菜迷,於是作了《園葵賦》,所以後代人們幹脆稱葵菜為”鮑照葵“。無獨有偶,馬王堆的辛追女士(馬王堆出土古屍)也是個葵菜控。今人抱著珍愛的手機入眠,辛追同學愛抱著葵菜籽酣睡。考古資料顯示,在她沉睡的2000多年裏,身側一直伴隨有一袋葵菜的種子。辛追女士生前乃是漢代貴族,應該是屬於“肉食者”階層,想來葵菜應該是調劑性食物,不過頗能說明葵菜以前到底有多紅。

對在明代以前詩文中“泛濫成災”的葵菜,今人誤解甚多。誤解也是五花八門,因為沒有實據,所以大家的誤解也是充滿了各種想象或想當然。

最簡單的理解說是今天的葵花或向日葵,連很多著名的文學評論家也是在古詩文注釋中這樣解釋。如著名文學評論家馮至編選的《杜甫詩選》“葵藿,注雲:“葵蕾:低賤的植物,杜甫自比。葵是向日葵,...,比喻忠君。藿,草類,雖不向日,因葵而連類及之。” 肖滌非《杜甫研究》認為:“‘霍,是豆葉,葵是日,藿並不向日,這是一種 ‘偏義複詞’。” 馬茂元《唐詩選》:“‘葵,指向日葵,花序有向日傾斜的特性,故名。‘藿’並不向日,‘葵藿,是偏義複詞,因‘葵,而連類及藿’的”。

葵菜確實有向陽的特性,晉朝時的杜預曾注釋“葵”這種菜:“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晉代的鬆江人陸機有一首《園葵詩》:“種葵北園中,葵生鬱萋萋。朝葵東北傾,夕穎西南唏。”詩提及了葵菜自然向陽的特性。公元七五五年十一月,社甫從長安出發到奉先縣去探望他的家屬,寫了一篇憂時憂國的著名詩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有兩句詩:“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杜甫的這句詩是有出處的,詩文中最早用“葵藿”傾日表示下對上的忠誠渴慕的是曹植的《求通親表》:“若葵蕾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但是並不能就此認為它就是向日葵,這種理解顯然站不住腳。向日葵是明代以來的舶來品,卻經常鳩占鵲巢地頂了它的名字。向日葵不可能在《詩經》、漢樂府大量出現,而且作為當時的五菜之主。葵菜主要是吃其葉,作羹時湯液粘稠爽滑,向日葵葉卻不可食,也沒有爽滑的特性。

還有人說它就是木耳菜藤菜或廣東的潺菜,又有人說是莧菜,還有人說是馬齒莧的,甚至有說是上海的“塌棵菜”的,更有甚者,還有人說它是秋葵(秋葵菜原產於非洲,20世紀初才由印度引入我國),真是五花八門。

清代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蔬一·冬葵》中也有“冬葵,《本經》上品,為百菜之主”的記載。明代以後,蔬菜品種漸多。由於葵菜性“寒滑”偏陰,其五菜之主的地位最後逐漸被性情溫和的菘菜或白菜所代替(孫思邈《千金食治》:菘菜“性溫”)。王幀 《農書》說:"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可防荒儉,可以菹臘(鹹幹菜),其根可療疾"。此菜中國各地有野生,根、花及種子,均入藥。明代人已經不食,歸入草類。明朝在北方已罕見於餐席,所以李時珍《本草綱目》才會指出:「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人種者頗鮮。」並以「今人不複食之」而把冬葵列入草部。而明代的植物學家王世懋感慨道:「古人食菜必曰葵,今乃竟無稱葵,不知何菜當之。」難怪後人終不知葵菜為何物。

禮失求諸野。就像研究上古音韻要到廣東、江西的深山老林去調查方言一樣,要認識葵菜的長相,還得到其他地方去考察。其實,葵菜離開中原後在邊遠地區一直保存著,今天的貴州、湖南、江西、四川依然種食葵菜,稱為冬寒菜、冬歡菜或冬莧菜。葉子是七角型的, 很肥大。葵菜葉在鮑照《園葵賦》中更有豚耳、鴨掌之喻(《鮑明遠集》卷2)。《四川方言詞典》中註明冬莧菜即冬葵,又 叫冬寒菜。中國植物誌:“冬葵 Malva crispa Linn. (Malva verticillata L. var. crispa L.)”,亦證實葵菜就是冬寒菜。(中國植物誌的相關信息:http://frps.eflora.cn/frps/Malva%20crispa)

筆者曾經就此問題請教、求證一位四川籍朋友Q。Q證實,他在四川農村插隊時這種冬寒菜到處都是,南宋時詩人劉克莊也有一首詠葵的詩:生長古牆陰,園荒草木深。園荒也突出它野生的環境,野生表達它的頑強,這叫粗生粗長。據Q介紹,葵菜在當地主要用來燒稀飯或做湯。做湯時湯就像勾了芡粉一樣,粘稠爽滑,味道很不錯。現在網絡以訛傳訛的所謂葵菜照片很多,以下是經這位朋友核實確定為冬寒菜或葵菜的網絡照片:






它們,就是詩經、漢樂府中“青青園中葵”中的葵菜



這非常符合上古典籍對葵菜的描述。

你們家鄉現在還吃這跨越千古的葵菜嗎?能不能在評論欄與我們分享您有關葵菜的經曆?如果有照片,請把它們上傳到網絡,在評論中提供連接,如果同意,我會把它們加到正文裏(當然會加上你的credit)。

還有,你們在海外有沒有看見或種食過這種蔬菜(中國植物誌:“冬葵 Malva crispa Linn. (Malva verticillata L. var. crispa L.)”?請同時分享您有關千古葵菜的海外經曆,如有照片就更好了。



2015.2.12


相關博文:


更新

感謝網友"彩煙遊士“分享手植冬寒菜照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地' 的評論 :

謝謝留言。能否拍些照,讓咱們看個究竟?
大地 回複 悄悄話 洛杉磯一場大雨過後,院子裏長出了很多雜草。其中一種頑強而茁壯,拔得手都酸了。心想這要是中國人能吃的食物不就容易了麽?上網先查北美常見的雜草名字,對照圖片發現名叫mallow,再看中文原來是叫“冬莧菜”或“冬寒菜”的冬葵。鳳姐微博上有她在紐約發現路邊有此野菜並采回家食用的內容。經過圖片驗證後,采摘幾片水綽了涼拌,口味很像莧菜。
吃完後繼續搜尋“冬葵”看到此篇博文,特此留言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靜謐' 的評論 : 謝謝評論。理解您的觀點,隻是拙文隻是就古詩文中葵這個詞立論,不是植物學上的葵類。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jwxc01' 的評論 :

木耳菜的學名是Basella alba。
靜謐 回複 悄悄話 少見的好文章! 厚顏來杠頭一下啊: 葵不僅僅是冬葵或冬寒菜,而是在生產力低下且戰亂不斷時的四季“戰備菜”。 《本草綱目》:“正月種者為春葵,四五月種者可留子,六七月種者為秋葵,八九月種者為冬葵,經年收采。” 另外 北魏《齊民要術》更是把一年四季的更種采收一一曆數。從本文第二段曆代詩詞摘抄中也可見幾個季節。這在《王幀農書》裏 “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可防荒儉”的記載吻合。

樓主能真滿世界請人到野地裏去找,並且求證。學者風範,佩服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是名符其實的植物王國,太多了就容易混淆,加上各地方言不同,common name難免會出現同名異物或異物同名的現象。中國傳統文化發達,古籍卷帙浩繁,訛傳誤說更是泛濫成災,給後世校讎勘正帶來很大麻煩。

奇怪的是,中國古人一直采用“二名法”命名,一名二字,如關羽,字雲長;嶽飛,字鵬舉,卻未能將這個科學的命名方法用於植物,反倒是接受了西方人林奈的“二名法”。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打字打錯了,“德” 應作 “得”。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Yuan' 的評論 : 您說德很對。新型蔬菜大規模傳入中國,古代曆史上有兩次:一次就是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西域諸國的植物紛至遝來,如芝麻和大蒜(菠菜到了中國更晚,唐朝人叫“菠薐菜”。因為尼泊爾的梵語發音叫palinga,被音譯為“菠薐”,所以菠薐菜就是“來自菠薐國的蔬菜”。後來人們就簡稱為“菠菜”了。);另一次則發生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以後,美洲植物傳入歐洲,歐洲殖民者再把它們帶到南洋,進而又通過南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進入中國。辣椒、西紅柿、南瓜、西葫蘆、芸豆角、筍瓜等陸續引進,也是在明朝之後,葵菜開始從中國人餐桌上消失,其百菜之主地地位逐漸被性溫的菘菜代替,來自美洲的向日葵或葵花鳩占鵲巢地占用了葵這個漢字,致使後人誤認為古代葵菜就是今日的向日葵。
飯盛男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很有価値的文章。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現在吃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唐宋明朝之後引進的。以前基本就是幾種蔬菜 豆蔬的葉子與葵菜是主要的蔬菜。

葵是一總稱。有多種品種。在南卡一帶有okra 就是中國的秋葵。也是很粘 像澱粉是的。不是很好吃 但很多美國當地人喜歡。中國四川盛產各種葵菜 統稱蜀葵。

作為文化符號 葵代表忠君的精神。還有衛足精神。衛足有從根本上修身的意思。因為所有的葵葉都有傾日的習性 古人認為是為了護根而不讓太陽曬其根的原因。孔子有一次說鮑莊子不如葵 葵尚能衛其足。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順便提及,我在下麵的評論裏有中國植物誌對木耳菜的描述,隻是它的學名(英文)似乎跟您講的有點不一樣:

木耳菜,中國植物誌>> 第26卷 >> 落葵科 Basellaceae >> 落葵屬 Basella:
1. 落葵(名醫別錄) 蔠葵、蘩露(爾雅),藤菜(本草綱目),臙脂豆、木耳菜(植物名實圖考),潺菜(廣州),豆腐菜(雲南),紫葵、胭脂菜、蘺芭菜(福建)、染絳子 圖版9: 1-6 (http://frps.eflora.cn/frps/Basella%20alba)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小更正:汪文未用“冬寒菜”,行文隻見“冬莧菜”一詞,特此更正。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塘雨眠' 的評論 : 謝謝您的指正。汪文是好多年前讀的,憑記憶看來隻記了後半部分,趕緊把原文拿來重讀了一遍。汪先生確實同意清吳其濬的考證認為葵菜即冬寒菜。中間亦提到木耳菜,認為是葵之一種即落葵,而且意外發現他指出它與葵菜的區別:“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種,隻是葵葉為綠色,而木耳菜則帶紫色,且葉較尖而小。"

抱歉,再次致謝。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謝謝分享。把您的照片加在正文中方便讀者閱讀。如果您不同意,我會盡快撤下。

再謝。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學習了!

冬寒菜很多人都種過的。我種過2-3次,家裏人不喜歡吃,就沒有再種了。在美國的很多網店都能買到種子,也不貴。查Chinese mallow就能找到。給你看我冬寒菜的照片: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453/15892373053_c5ef10f09f_b.jpg

木耳菜我也種過,今年可能會再種。木耳菜的種子更容易買到。Evergreen Seeds就有,叫Malabar spinach.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回樓主:
汪曾祺的文章寫得很清楚,並沒有說木耳菜就是葵,而是認為木耳菜是葵的一種。他不是說了嗎,從葉子的形狀到顏色兩者都有所不同。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F66' 的評論 : 謝謝。在美國的hmart嗎?具體哪個店?能否傳個照片(先傳到Flickers或Google然後告知URL)?我印象中或許以前在hamrt見到,但後來好像有意找就再也沒找到。
FF66 回複 悄悄話 有啊, 西南一帶有野生, 也有栽培的冬寒菜.錦葵科的又名冬莧菜,葵菜.Hmart有賣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想對古代詩文中的植物有一些了解,可以參考潘富俊《中國文學植物學》(全新修訂版)(基本是普及性的,沒有深入的考證)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塘雨眠' 的評論 : 謝謝關注。
汪曾祺在他談吃係列裏,開篇便為《葵?薤》,“葵”篇引用的便是漢樂府《十五從軍征》裏的“采葵持作羹”。但他認為是木耳菜。

汪文的判斷在拙文中提及,但亦如文中所說,古代葵不是木耳菜(又叫落葵、藤菜、潺菜)。兩千年前的《爾雅》中即有落葵的記載,雲︰葵,繁露也。一名承露。其葉最能承露,其子垂垂亦如綴露,故得露名”。落葵這一稱謂最早見於西晉時期張華所著的《博物誌》,以及成書於漢魏之際的《名醫別錄》。後被世人代代相傳,沿用至今。

但落葵不是古代的葵,主要是它很少用於“作羹”,即使作湯也不是如古籍中所言粘稠爽滑,所以它是今天的木耳菜,中國植物誌>> 第26卷 >> 落葵科 Basellaceae >> 落葵屬 Basella:
1. 落葵(名醫別錄) 蔠葵、蘩露(爾雅),藤菜(本草綱目),臙脂豆、木耳菜(植物名實圖考),潺菜(廣州),豆腐菜(雲南),紫葵、胭脂菜、蘺芭菜(福建)、染絳子 圖版9: 1-6 (http://frps.eflora.cn/frps/Basella%20alba)

今天的冬寒菜才是古代的葵菜,見文中所列論據,中國植物誌亦證實葵菜是冬寒菜。


橫塘雨眠 回複 悄悄話 汪曾祺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葵.薤”,裏麵也提到了吳其浚的結論:葵就是冬莧菜。汪先生認為近年來(指八九十年代)市麵上出現的一種新品種菜“木耳菜”就是葵的一種,本名落葵;隻是葵葉為綠色,而木耳菜則帶紫色,且葉較尖而小。
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木耳菜,吃起來確實口感有點滑潤的感覺,有點像蓴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