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分球

興之所致,隨意揮灑!
正文

也說幾句藤校招生(4)

(2011-05-23 10:56:55) 下一個
來源: 突破分球2011-04-09 17:38:43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1445468.html


四,綜合評定


並不是每一所藤校都給麵試,很多時候還要看在那個地區有沒有能麵試的校友網絡。我家孩子倒是有好幾個麵試,咱沒有身臨其境,具體麵試過程中問的問題不好亂說,就現在記憶所及,從孩子麵試後所說給我的印象看,似乎每次情形都不相同:有一次麵試者就對著一張表,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問,這兒一邊回答,他一邊在那兒寫;另一次,麵試者問了幾個問題後就一直在滔滔不絕的說,整個麵試大部分時間都在聽麵試者在說;還有一次兩人聊得很投機,結果麵試時間大大延長,幾乎是原定時間的一倍;再有一次麵試過後好幾天,麵試者又打電話到家裏找孩子談了一通。每次麵試孩子似乎都挺輕鬆自在的,事前也沒見有什麽特別準備,倒是有一個策略當時孩子說到時讓我感到印象深刻,所以現在還清楚記得:在麵試時,凡是在網上能查到的有關學校的信息,絕對不問(其背後的邏輯是:如果問這些,說明你申請時沒做homework);要問就問麵試者以前在學校裏的事。


麵試在申請中肯定有一定的影響,否則學校不會花力氣去搞這個。但影響到底有多大,不好說。我家孩子在麵試過和沒麵試過的申請裏錄取和拒絕的都有,而且從麵試的經曆看,事先也沒法有什麽準備。我想,在麵試時做到自然,坦誠,不要說出跟自己申請材料前後矛盾的話也就行了,所謂的“be yourself”大概也就是這層意思。


大概每年5月份開始,不少藤校都會在全國各地搞招生宣傳,一般是好幾個學校聯合在一起開。如果你SAT/ACT考得好並且送了成績給學校,有時會直接收到email邀請。否則也可上網查。比如Google一下“Harvard in your hometown”就會有(H,S,UPenn, Duke, Georgetown)5所大學一起今年在全國各地搞招生宣傳會的日程安排。感興趣的家長有機會可以帶著家裏的高中生一起去聽聽這類的宣傳會。對孩子是個激勵,自己也能得到不少信息。在宣傳會上,有一個問題鐵定是會被提出來的:錄取的標準是什麽?而答案也可算是大家心裏都知道的共識:成績好,但光有這個還不夠;還需要有其他方麵象課外活動等,需要多少?沒有定規。在這裏,你是得不到任何明確的數字量化標準的,最後的錄取決定是所有方麵綜合評定的結果。這個“綜合評定”忙煞了無數的高中生,畢竟,它給出了努力的方向和希望;這個“綜合評定”又愁煞了無數的高中生,因為,你不知道究竟要做到多好才算是達到了它的要求。不同的學校又有著不同的風格,這更增加了申請的難度。這就是為什麽說即使你很優秀,要想入圍,依然需要點運氣;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優秀學生一下子要申請好多所藤校,大家都指望著東方不亮西方亮呢,嗬嗬。


作為家長,孩子能如願以償進入他們最想去的大學,當然為他們高興;可如果他們未能如願,這也並不能說明他們不優秀,也許,那隻是因為申請材料不合口味。不管上哪所大學,從邁入校門的一刻,大家就又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以後的發展還得看各人的奮鬥。從這個角度看,藤與非藤又沒什麽區別:以後的路依然得靠自己一步步走出來。


我家孩子從小就比較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要我們多操心,大學申請也不列外,除了付錢外其他基本不讓你插手,好在還算體諒父母心,申請全結束後留了一份COPY給爸媽,算是安慰。申請結果出來後我一時心動,想看看這拒和收之間到底有何差異,於是又回頭看了一下申請材料。這上麵所說的大概可算是些事後諸葛亮式的總結,但也說不定是些事後臭皮匠的想法。喜歡的部分請盡取所需,不當之處也請一笑而過。這兩天話就在口邊,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可這碼字太苦,現在終於完樂,可以看比賽去了,嗬嗬,就此打住。


最後謝謝所有各位的鼓勵,沒一一回帖,在此一並謝了!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