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言專家細說閩南話的“前世今生” zt

(2011-03-20 07:38:59) 下一個
方言專家細說閩南話的“前世今生”


(2006-02-24 09:20:02)

李如龍,全國著名的漢語方言研究專家,曾經參與創建廈門大學方言研究室,會說五六種地方方言。他認為:閩南話最早形成於泉州,然後一直向南流傳到漳州、廈門、潮州,雷州、海南,然後又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說閩南話的總人數達到7000多萬人,成為保留古漢語最多的強勢方言。閩南話無疑是溝通海峽兩岸和東南亞華人的一種無形而不朽的橋梁。這是22日下午李如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的。在訪談時,他還就廈門的閩南話和台灣閩南話的關係、如何學習閩南話,如何推廣閩南文化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

李如龍

閩南話:保留古漢語最多的強勢方言

記者:作為方言研究的專家,您能介紹一下閩南話的形成過程和影響範圍嗎?

李如龍:閩南話形成於唐代,是東南部最早的漢語方言之一。吳語應該是形成最早的方言,由於離長江近,受官話的影響大,地方色彩有所淡化。閩南人偏居東南,與中原的交流少,閩南話反而成為保留最多古代漢語成分的方言,引起國內外研究者的極大興趣。閩南話的形成是多來源多層次的,既有百越族的“語言底層”,也有古吳楚移民的語言,加上古中原的語言,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方言係統。閩南話最早形成於泉州,然後一直向南流傳到漳州、廈門、潮州,雷州和海南,然後又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說閩南話的總人數達到7000多萬人,成為保留古漢語最多的強勢方言。

閩南話是一種有向心力的方言,不同地方的閩南話大多都能交流,另外,閩南話還有一種“崇正意識”,就是以漢語的正統自居,保留了許多古音古詞。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的 “行”,閩南話就是古代的意思;閩南話把“吃”稱為“食”;“鍋”稱為“鼎”;“人”稱為“儂”,都是很古的說法。會說閩南話對學習古漢語很有幫助啊。由於閩南話穩定、保守,注意語言的源流,所以對故土中原文化有濃厚的感情。不同時代說閩南話的人對全國流行的共同語都很尊重。唐宋時科舉取士,考試時作詩押韻,用的是《廣韻》,其中的反切法被閩南話吸收。形成了閩南話特有的“文白讀”,即讀書時按官話來讀,注解時用閩南話,文白兩大傳統並存,這在全國方言中是保持得最完整最牢固的。羅常培來廈大期間,寫了一本《廈門音係》,稱讚道,文白讀並存是閩南話的根本特征,在全國方言中屬於少有的。閩南話對官話持兼容並蓄的態度。清朝雍正五年,曾下詔書,鑒於閩粵兩省進京士子,官話不準,下令兩省設立正音書院。這一詔令在廣東沒有得到重視,福建執行起來非常認真,設立了不少正音書院,編寫了不少正音課本。

讀書識字用正音,說話時用閩南話,我把這個現象稱為“啟蒙教育中的雙語教育”。我認為這一做法值得在今天推廣。它的好處表現在:一是使得方言與共同語並存的傳統得以“傳宗接代”,不使方言斷絕;二是使小孩從爹媽那裏學來的方言知識得到發掘和利用,由“習得”變“獲得”,這樣方言就變活了;三是建立在方言係統上的地域文化得到保存和發揚。

廈門和台灣的閩南話溝通無距離

記者:台灣的閩南話有什麽特點?

李如龍:台灣的閩南話和廈門的閩南話最相像。廈門的閩南話是漳泉兩腔的混合體,台灣的閩南話也是“漳泉濫”,廈門的閩南話和台灣的閩南話溝通起來沒有什麽障礙,與詔安和龍岩的閩南話溝通起來反而費勁,就是語言的來源不同所致。我去過台灣,我們家族是李光前二房分出來的,台灣嘉義縣元長鄉則是從李氏家族的長房分出去的,我和那裏的鄉親用閩南話交流,毫無困難,他們真的是“鄉音無改”啊!閩南話真是很有生命力的語言,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50年,國民黨也統治了50年,當政者都要求公共場合禁止說閩南話,大家隻在家裏和小範圍內偷偷地說,就是這樣,仍然“鄉音無改”,很神奇啊。所以,我說閩南話是溝通海峽兩岸甚至東南亞華人的一座無形而不朽的橋梁。

台灣當局現在有點反其道而行,提倡用“閩南話”當“國語”,這就像魯迅所批評過的“一個人站在地球上,卻想揪起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一樣,不必說台灣還有幾百萬不說閩南話的人,真要把普通話取消,那好,你把所有的中文報紙都停辦,不準大家說普通話,這行得通嗎?這隻是居心不良者的政治炒作,是發泄情緒的一種做法,容易導致族群之間的分離。台灣的“國語”和閩南話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的。

地方戲曲有利於溝通鄉情

記者:兩岸除了語言的交流外,更可以開展哪些相關的文化活動?

李如龍:開展地方戲曲的交流也很有必要。據說山東快板快失傳了,因為沒有舞台,後繼乏人。我們的南音就保存得很好,現在還進入小白鷺藝術團,這很好,不斷種,將來就可以和台灣來一個南音聯唱。還有梨園戲,高甲戲、薌劇、木偶戲和布袋戲,這些戲曲,海峽兩岸都有,應該保存並發揚光大,這些地方戲曲有利於跨越時空地溝通鄉情。

壯著膽子說 方言不難學

記者:據說您會說五六種方言,能夠透露一些學習方言的絕招嗎?

李如龍:我上大學的時候,班上有幾個上海人,我跟他們學會上海話;搞方言調查時,我學會說長汀話;在福州工作時,我學會說福州話和莆田話;在廣州和香港工作時,我學會說廣東話;我是南安人,閩南話是我的母語,很小的時候就會了。我這是職業需要,對於一般人則不必苛求,自己的母語不要丟,普通話會說就很好了。外地人學閩南話,到一些培訓班學習固然重要,關鍵還是要在實踐中學,爭取和本地人打成一片,壯著膽子說,然後,多看地方戲,多唱閩南歌,學起來並不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閩南話和潮州話區別大嗎?與潮州話有淵源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