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梅花鎮慘案啟示錄

(2015-07-09 04:35:20) 下一個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那是一場失去太多,贏得太少的勝利。所以敵人不服,我們憋氣。對於那場難稱勝利的勝利,需要認真檢討的經驗教訓太多了,梅花鎮慘案是其中之一。

梅花鎮位於河北槁城、趙縣、欒城三縣(市)交界處,是周邊地區商業貿易的一個較大集散地,富庶繁華。這裏的人們善良,對曾經受過的恩惠會銘記不忘。傳說,古代有位梅花公主,因在本地做過好事,人們感恩戴德,便把鎮名定為梅花,希望借此永交好運。然而曆史上兵荒馬亂的年頭多,和平安樂的時候少,於是,人們建起一座方圓四裏,高丈餘的堅固土圍子來保護自己,以便阻擋外來暴力的侵擾。但是就像長城從未有效地隔絕敵我一樣,土圍子在抗日戰爭中也沒有起到屏障梅花鎮鄉親的作用。

七七事變後,日寇開始大舉南下,國軍聞風潰決。駐紮在保定一帶的原東北軍53軍也放棄抵抗南撤。1193886911營於1010日晚進駐梅花鎮,和據守四德村的3營互為犄角,共同擔負掩護軍主力撤退的任務。稍晚,日軍板垣征四郎部包圍了梅花鎮,一營奮戰了一天一夜,日軍未能突破,反而被打死打傷了數百人。這時已經遠遁的師、旅分別來電命團長呂正操放棄1營,迅速南撤。但是不久前加入中共的呂團長沒有服從,派人接應1營突圍後,按照中共北方局的指示,轉而與潰逃的國軍逆向,北上深入敵占區,堅持抗日,徹底脫離了國民黨軍隊圈子。

惱羞成怒的日軍占領梅花鎮後,對當地居民實施了駭人聽聞的報複行動。全鎮
550戶,46戶絕;2500口, 1547人被殺;外來400多人慘死,600多間房屋店鋪被燒毀,造成了舉世震驚的梅花鎮慘案。全鎮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鮮血,水塘泡滿了屍體,水井變成了血井(其中一口井裏竟塞入45具無頭屍體,頭被吊在附近的樹上)。遇難同胞,不分男女老少,甚至尚未出生的嬰兒都飽受折磨殘害,死狀之慘烈,令人不忍細說。但凡日本鬼子有一點點人性,就犯不下這種傷天害理、人神共憤、醜惡至極的罪行!

對這場近八十年前的慘案,中國人沒有忘記,梅花鎮人更不會忘記。不過,建紀念館,立紀念碑,控訴痛恨祭奠,都不足以慰籍死難同胞。如果能從慘案中發掘出一些教訓,啟示後人,將更具意義。

一、691團在撤退時曾派人喊話勸告居民逃難 ,但是對戰爭的本質認識不足,沒有認真組織民眾。而許多居民沒有聽到警告,失去了寶貴逃生時機。有些聽到了卻天真地以為敵人也有道德良知,沒有采取避難行動。當時可能有兩個原因致使他們放棄了機會:1、時值九九重陽節,是尊老、祈壽、辟邪、養生的平和日子,一時轉不過彎子。光知道艾蒿、雄黃可以防病健體,沒想到抵禦不了瘋狂的敵人。2、舍不得放棄辛苦積攢的財產,幻想日寇不會傷及手無寸鐵的百姓。殊不知戰爭是人類最齷齪醜惡的罪行之一。一旦進入戰爭狀態,任何道德文明統統遭到踐踏,完全失去限製約束作用,人本身潛藏的獸性被無限度激發,以鮮血為鮮花,以摧毀消滅為勝利,以殺人多者為英雄,以手段殘忍者為勇敢。因此,必須對敵人的凶殘程度有提高十倍的認識,絕不能抱絲毫幻想。

二、戰爭中受害最深的是婦女和兒童,梅花鎮慘案中有三百多名婦女慘遭奸汙和殺害,其中4名不滿十歲的女孩被劈成兩半,11名孕婦被剖腹取嬰,胎兒被吊在樹上作靶子。因此,婦女無論從道義還是從自身利益出發都應該是反對戰爭的主力軍。如果人類每一代的母親、姐妹都不厭其煩地向兒孫兄弟反複宣傳戰爭罪惡,在外侵軍隊出征前,像伯夷、叔齊攔堵武王車馬一樣,由母親和姐妹挺身阻擋戰車,或許會減少醜惡行為的發生。

三、在喪失人性的匪徒麵前,抵抗是死,不抵抗也是死,與其乖乖受死,不如放手一搏。死也要血濺七尺,怒吼如雷,在劊子手殺紅的眼睛上紮根刺,讓那些恣意逞欲的野獸感受震撼。所以,我敬佩那些寧死不跪,拚死反抗,力搏強敵的英雄們。張二白用棍子打倒幾個日寇,盡管中彈犧牲,但那種衝天勇氣令敵膽寒;五十多歲的閻洛聰一邊號召鄉親們一起反抗,一邊抄起磚頭砸瞎了一個鬼子的眼睛,鬼子割掉他的舌頭,砍掉四肢,活剮身體,閆老英雄仍是一副刑天舞幹戚的不屈神態,這才是中華民族應該具有的形象!恭恭敬敬三鞠躬,閻老英雄永垂不朽!

四、軍隊如何在戰爭中把消滅敵人、保存自己、避免群眾蒙受更多損失幾方麵最大限度地綜合考慮周全,是現代戰爭必須研究的重要問題。6911營憑借梅花鎮的土圍子,重創了敵人,從軍事角度講不失為一招好棋,及時接應突圍也是成功戰例,但是當部隊撤離,百姓卻承擔了戰爭後果,不能不說在敵人的暴行背後也有抗日部隊的恥辱。它讓691團呂團長在幾十年後說起仍然痛心疾首。固然,691團抗日有功,慘案的製造者是日寇,可是畢竟是引發日寇屠鎮借口的起因之一。軍隊可以說日後為鄉親們報仇,但死去的同胞再也不能複生,慘案的陰影永遠不能消失。困難在於敵人可以一心打仗,絲毫不顧忌百姓死活,我軍不能不兼顧,這種兩難的矛盾,今後怎樣才能盡量減少?戰前不未雨綢繆,戰時必留諸多遺憾。當時受時間、地形等限製,不可能采取更加妥善的作戰方案,現在再不冷靜反思總結經驗教訓,以後如何體現為人民而戰的我軍宗旨?軍人的職責難道不應該承擔更多犧牲嗎?如果隻想到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把群眾損失作為抗戰必不可少的犧牲,恐怕將失去群眾的支持,即使你是我軍,是子弟兵,是為人民作戰流血的軍隊。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中不斷增加稅收,雖說屬於支持抗戰的需要,但也因此失去民心,成為導致以後三年中迅速垮台的原因之一。如果現在停留在頌揚691團的殺敵成果,僅僅詛咒日寇的滔天罪惡,恐怕不足以顯示曆史的進步和人類認識水平的提升,還不能讓梅花鎮慘案中的死難同胞們安息九泉。

戰爭之所以罪惡,不僅僅由於有敵人的暴行,還由於無論正義與非正義都甩不脫“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條殘酷定律的夢魘。戰爭完全攪亂了居功厥偉與道德良心標準界限,尤其是挑起和發動戰爭的人,更是毀滅人類精神,把人類打回蠻荒野獸狀態的罪魁。隻要有戰爭存在,人類就不可能提高本身的道德素質。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製止戰爭,肯定是幻想,但這不應該僅僅是聯合國憲章的一紙空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