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俄國經濟問題小議(ZT)

(2010-03-24 09:54:38) 下一個

俄國經濟問題小議

[日期:2006-11-15] 來源:Google網  作者:林思雲 [字體:大 中 小]
俄國經濟問題小議

林思雲文 發表:Google網轉/2000年11月15日;學術交流網/世界曆史探討/2006年11月15日轉發

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俄國就一直處於經濟衰退的噩夢之中。如果把1991年蘇聯解體時的工業生產指數定為100%,此後俄國經濟一直為負增長,到1999年已下降為1991年的50%。俄國工業生產的大倒退,使俄國的社會經濟陷於非常艱難的苦境之中,俄國也從一個超級大國墮落為一個二等國。為什麽俄國會出現這樣嚴重的經濟問題呢?這要從蘇聯時代談起。

蘇聯時代俄國為了和美國競爭軍事優勢,實施了“要大炮不要黃油”的一切以軍事為優先的國家政策,1970年代蘇聯在勒緊褲帶的情況下,建成了與美國基本持平的軍事力量。可是1980年代以後,由於高科技的發展,兵器的造價急劇上升,當前一輛先進主戰坦克的造價為數百萬美元,一架先進戰鬥機的造價為數千萬美元,一架戰略轟炸機的造價為數億美元,一艘航空母艦的造價則為數十億美元。在軍事裝備造價急劇上升的情況下,進行軍備競賽的代價也越來越大。美國憑借著經濟優勢,和蘇聯大搞軍備競賽,使蘇聯不得不犧牲其他方麵的資金來確保向軍事投入。

巨額的軍事投入不僅嚴重損害了蘇聯經濟,也嚴重影響了蘇聯人民的生活,出現生活物質的極度短缺,買什麽東西都要排隊。到1980年代,一個普通家庭每周用於購物的排隊時間平均達15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要求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蘇聯共產黨的威信也越來越低。到了戈爾巴喬夫時代,蘇聯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戈爾巴喬夫開始搞政治公開化、自由化的政治體製改革。

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說俄國的改革失敗,是因為戈爾巴喬夫急於搞政治體製改革優先,沒有走中國經濟改革優先的“改革開放”道路。然而這是一種把中國經驗套用到俄國的簡單化理論,各國都有自己的特殊國情,中國改革開放的漸進式經濟改革道路,在中國行得通,到俄國卻行不通。

1978年中國開始搞對外開放的經濟改革,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向中國開放本國市場,向中國提供先進技術和資金,幫助中國發展經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在中國沒有放棄社會主義體製的情況下,還願意幫助中國,其目的是為了拉中國一起對抗蘇聯這個共同的敵人。而蘇聯則是西方國家的頭號敵人,如果蘇聯不明確放棄反對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體製,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絕不會向蘇聯提供技術和資金,幫助自己的敵人發展經濟。所以蘇聯要搞引進西方技術和資金的經濟改革,就必須首先放棄社會主義製度,否則休想得到西方任何援助。

由於西方國家對中國和蘇聯的態度不同,蘇聯的改革不得不從政治體製改革開始,中國的經濟改革經驗對於蘇聯來說根本行不通。1991年蘇聯解體後,西方諸國對俄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決心還是半信半疑,答應給俄國的經濟援助遲遲不到位。西方國家在心裏畢竟懼怕俄國這個以前有實力與美國抗衡的大國,害怕俄國強大起來重新走向反西方的道路,所以執意要把俄國改造成為一個和他們一樣的資本主義國家,使俄國不再與他們為敵。在這種思想前提下,西方國家在對俄國的援助問題上,向俄國開出了很多先決條件,主要是要求俄國徹底改變政治和經濟體製。

蘇聯解體後,俄國實現了徹底的政治體製改革,俄國總統葉利欽解散共產黨,開放政黨和言論自由,建立總統直接選舉的民主政治體製。西方國家對俄國的政治體製改革基本滿意,要求俄國也進行同樣徹底的經濟體製改革,使蘇聯從一個公有製的社會主義國家變為一個徹底私有化的資本主義國家。蘇聯解體後,俄國的經濟財政都處於崩潰的邊緣,當時的葉利欽總統向西方請求、甚至是“乞求”經濟援助,西方卻向俄國提出了私有化進程表,作為援助俄國的前提。西方國家要求俄國在一夜之間實現資本主義化,要求俄國政府放開以前對經濟的全麵控製,實行“三大自由化”政策,即價格自由化、貿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盡管當時俄國不少人反對搞這種風險極大的休克療法,主張“三大自由化”應該緩行,但葉利欽的智囊團還是決定立即實行具有休克作用的“三大自由化”。當時他們考慮到離開西方的技術和資金,俄國的經濟再建很難成功,而要得到西方的技術和資金,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三大自由化”條件。此外當時俄國也沒有經驗,沒有估計出“三大自由化”會對俄國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一些持樂觀態度的經濟學者們認為俄國經濟可以承受“三大自由化”打擊,隻要過三、五年俄國經濟就可以成功地完成資本主義化的轉型。

可是“三大自由化”對俄國經濟的打擊,遠遠超出了俄國人當初的預測。價格自由化允許任何企業自己製定產品的價格,貿易自由化允許任何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金融自由化允許人們自由兌換盧布和西方貨幣。這種“三大自由化”的結果使俄國經濟出現了惡性循環:“金融自由化”允許俄國的貿易公司將盧布兌換成美元,“貿易自由化”允許這些貿易公司用兌換的美元大量進口西方國家的民用產品,“價格自由化”又允許這些公司自由定價,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在俄國市場上大量銷售西方產品。

這種經濟自由化的結果,使俄國的民用市場被大量西方商品所充斥,對俄國的本國工業造成了極大打擊。由於俄國以前長期以軍事工業為主,民用工業十分落後,俄國生產的民用產品從價格到質量都遠不是西方國家的競爭對手,所以大量俄國民用生產廠家紛紛破產倒閉,使俄國的工業生產出現了大倒退。現在俄國除了一些對外貿易企業大賺發財以外,製造業企業幾乎都處於極度的蕭條之中,而且現在還看不到複蘇的跡象。

可以說現在俄國經濟的困境主要是“三大自由化”的結果。現在中國經濟形勢較好,其重要原因也是中國沒有放開“三大自由化”。如果中國也象俄國那樣搞價格自由化、貿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洪水般的外國產品湧入中國市場,中國的經濟必將出現“不死也僵”的局麵,情況絕不會比俄國更好。這次美國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也向中國施加強大壓力,要求中國在經濟上放開“三大自由化”。由於中國有了俄國的前車之鑒,死活不肯放開“三大自由化”,最後雙方達成一個妥協的
“逐步自由化”協議,總算使中國暫時躲過了這一關。可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美國早晚還會壓中國放開“三大自由化”的,中國經濟恐怕很難躲過“三大自由化”
這一關。不過中國在談判時,有第三世界國家要求照顧這一借口,俄國不屬於第三世界國家,當然無法申請照顧,俄國人也不願意自貶自己為第三世界國家來換取照顧,所以隻好打腫臉充胖子了。

有人也許會說:“俄國人為什麽不收回三大自由化呢?”可是收回三大自由化,就意味著俄國重新回到蘇聯時代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而計劃經濟沒有活力、沒有出路已被曆史所證明,以前蘇聯的經濟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效率的計劃經濟。所以俄國回頭走計劃經濟的老路絕對不是什麽出路,隻有硬著頭皮挺下去,使俄國企業逐步學會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的訣竅,俄國經濟才會出現起色。新總統普京上台後,提出了“有限的自由”的口號,試圖收回一些國家對經濟的控製,但目前尚未看到具體的措施。不少人認為俄國經濟要花30年時間才能恢複。

俄國經濟急劇衰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對軍事企業的訂貨急減,下表列出1990 年解體前的蘇聯與1997年的俄國對主要軍事裝備的訂貨量。

        1990年      1997年
 坦克     1600輛      5輛
 戰鬥機    430架     35架
 大型軍艦    14艘      2艘
 戰略導彈   115枚      2枚

從上表可以看出,由於俄國政府對軍事裝備的訂貨量隻有前蘇聯時代的幾十分之一,使蘇聯時代建立起來的龐大軍事工業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這也造成大量失業和軍工企業員工的收入大減。近年俄國賣給中國一些先進的戰鬥機、軍艦等,也是為閑置的軍工企業找到一些訂單。當然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將軍工企業改造為民用企業,然而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工廠的機器設備進行改造。俄國政府沒有錢,西方國家對俄國的投資也不積極,1991年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對俄國的直接投資隻有115億美元,而同時期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卻為430億美元。

缺乏資金是舊蘇聯企業進行改造的主要難題。據俄國經濟學家分析,要順利實現企業的轉型,10年內需要20000億美元的投資,也就是說每年需要2000億美元的投資。但俄國政府的財政卻十分拮據,在200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財政收入為293 億美元,財政支出為316億美元,窮困的俄國政府顯然無法對企業進行有效的投資。而俄國企業由於技術落後,無法在開放市場的情況下與西方企業進行有力的競爭,不能賺取足夠的利潤實現自我改造。再加之外國對俄國的投資不積極,所以俄國的企業改造在近期內無法出現大的轉機,因此俄國經濟也在近期內無法實現較大的改善。

或許有不少人慶幸中國沒有走俄國的道路,但在1950年代中蘇蜜月期間中國曾有句流行的口號:“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這句口號看來今天還有現實意義。俄國目前的經濟困境主要是“三大自由化”造成的,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得益於 “三大不自由化”對國有企業的保護。如果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有限,尚未對西方國家構成威脅,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未必非逼迫中國放開“三大自由化”。可是如果中國經濟出現了較大發展,對西方國家構成一定威脅的話,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一定要壓中國開放“三大自由化”,看來中國經濟是早晚要過“三大自由化”這一關的。

中國經濟能夠挺過“三大自由化”這一關嗎?在這方麵俄國的教訓為我們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借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