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諾貝爾各個獎項已經陸續出爐了,和往年一樣,我國的科學家和經濟學家依然未有斬獲。在多個華人曾經獲獎的物理學領域,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教授 Andre H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 共享殊榮。其中的後者 1974 年出生,今年才 36 歲,網上有些朋友很是感慨了一陣子,看看人家年齡與自己相仿但已是一舉成名天下知,而自己還在實驗室裏默默無聞,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呢。
在心有戚戚焉之餘,筆者想起了老而彌堅的楊振寧先生,記憶中他當年獲獎時的年齡也不算大,上網一查,果然不假, 1922 年出生的他在 1957 年獲獎時才 35 歲,比 Konstantin 還要年輕一歲。楊振寧當年的搭檔李政道更年輕, 1926 年出生的他在 1957 年獲獎時才剛剛度過 31 歲的生日。那麽李政道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嗎?
在進一步搜尋後,筆者驚訝地發現,目前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是 Lawrence Bragg ,在近百年前的 1915 年獲物理學獎時才 25 歲,當時為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位講師。一位講師能獲獎自有其過人之處,但需要提及的是,他是和自己的父親因為在 X 光領域的突破性研究一同獲獎的。不管怎樣,在這樣風華正茂的年紀得到這樣世人矚目的榮譽,其酣暢淋漓的榮譽感恐怕用當年唐人孟郊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讓筆者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的同胞李政道也非常不簡單,他在目前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名單上以 31 歲獲獎排名第三。
與年輕相對應的自然是年老。那麽目前史上最年老的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有多大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Leonid Hurwicz 在 2007 年獲獎時已是 90 歲高齡,當時他已經老得不能再坐飛機前去瑞典領獎,於是瑞典駐美國大使專程到了他所在的大學給他發了獎。半年後的 2008 年 6 月 24 日,這位史上最年老的諾貝爾獎得主離開了人世。可以說,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給這位老先生送來了最好的臨終禮物。
不過,與唐駿的成功可以複製不同,最年輕和最年老的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功恐怕是很難複製的。在今天世人的眼中, 25 歲是一個太年輕的年齡,年輕得恐怕會讓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委員們不屑去想這一年齡人士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因為物理、化學、醫學及經濟學研究的純理論性,因為缺乏立等可見的經濟利益,子承父業,父親提攜孩子的佳話估計在今後應該很難重演。至於 90 歲得主的成功同樣很難再被複製,因為這不僅僅需要一個人有可以傳世和被諾貝爾獎委員會認可的成就,而且他(或她)還要極其長壽,能無大病大災地活到 90 歲或以上,難度雖然比不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也小不了多少,除非未來醫學發達了,人類的平均壽命到 120 歲左右, 90 歲或以上的人那時遠遠稱不上老,相當於如今的五六十歲正值碩果累累的年齡。
最後說兩句稍嫌離題的話。其一,今年的物理學獎的兩位得主均出生於俄羅斯,最年老的諾貝爾獎得主也出生在俄羅斯,但在他們得獎時均已有外籍身份: Andre Heim 入了荷蘭籍, Konstantin Novoselov 在保留俄籍的同時,也入了英國籍, Leonid Hurwicz 則早就加入了美國籍。看來,俄羅斯也像我國一樣,品味著曾經的國民牆裏生根牆外開花的煩惱,也許這是欠發達國家的共同悲哀?
其二, 筆者一直認為,國人對諾貝爾獎的關注過於重了,更有甚者說,每年的 10 月初諾獎名單出爐的時候,也是國人的諾獎綜合症周年性發作的時候。其實仔細想一想又何必呢?諾貝爾獎畢竟是西方人看世界的一個獎,除了物理、化學、醫學、經濟學獎爭議不大外,文學獎與和平獎的權威性大有值得商榷之處。再者說,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找東西的經曆:有時候你急著找一樣東西但就是找不著,過了一會兒你不想找它了,你會如釋重負地發現,它其實就在你的眼皮底下。諾貝爾獎對我們來說,恐怕也情同此理吧。
正可謂,輾轉反側,佳獎難得。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關注但不過度,急迫但不猴急,在自然而然的淡定之中,國人獲諾貝爾物理、化學、醫學或經濟學獎之其一絕不會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