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晚”一秒鍾

(2010-03-09 06:44:00) 下一個

五個小時的“春節聯歡晚會”才看完還沒來得及回味,網上的評論已是鋪天蓋地地湧來。有讚的,有罵的,有點評節目說得頭頭是道的,有開涮演員尖刻得很誇張的,各處射來的唇槍舌劍足以讓中央電視台的“春晚”死去活來幾百次。每年這道“春晚”大拚盤實在是眾口難調,總讓人又愛又恨既舍不得放棄不看又擋不住失望的氣惱。可是等這“春晚綜合症”一過,明年大家還照樣早早坐電視機前全神關注地欣賞春晚,看完還照樣撂那麽一句話,“還不如去年的節目!”

 
話雖這樣說,但藝人們能登上“春晚”的舞台那怕隻有一秒鍾仍有裏程碑般的殊榮。有時台上的舞者舞出渾身解數,那電視鏡頭向前推向前推,結果大特寫裏卻是他們的衣角和裙邊邊。要說老百姓上“春晚”,沒搞錯吧?想一想十三億人口除以五小時的一萬八千秒吧,那怕一秒鍾,這概率比中彩票的機會還要小。

 
力爭上“春晚”的演員需要的是精湛的演技以博選委的青睞,製作“春晚” 節目的導演們認真審仔細挑,還忍痛割愛一路砍到除夕前,就期盼著大眾的滿意和讚聲。看“春晚”的老百姓心裏卻有把尺:希望觀賞到的相聲和小品能笑得喘不過氣來,推出首新歌能上口一唱好幾年,或者翻些有創意的花樣能把大腿都拍麻了。最好還要些驚喜和意外!就像我們今年看“春晚”看出個驚喜來,居然在背景大屏幕上意外地見到了老朋友鮑勃和簡妮,雖說隻有一秒鍾,也是個兆頭!


我家按了有線電視後,在紐約可以和北京同步看“春晚”,僅是除夕的早晚之差。家妹看著看著忽然指著電視說:“看看看!那不是我們的朋友鮑勃和簡妮嗎?”他倆的合影呈現在背景屏幕上,照片足有一堵牆那麽大,在電視上閃了一秒鍾。十幾分鍾後,我們便接到鮑勃來電說有朋友剛從上海打電話來,在“春晚”節目上見到他夫婦倆。他倆沒看電視有點摸不著頭腦,於是我們證實此話不屬虛構,他們仍將信將疑。最後還是簡妮回想起來年前好友來訪,有天他們一起漫步在寧靜的小徑上沐浴著和煦的午後陽光,大有“落葉金秋黃綴地,暢談斜暉紫抹天”。好友拍下了這張合影,照片上的他們在深深享受著大自然的景色,一身秋裝,滿臉笑容。或許從攝影的角度來講這采光,角度,人物和色彩都是上乘,既然佳作還能反映出海外學子的精神麵貌,於是就進了“春晚”節目組不意被導演們選中,結果他倆就這樣不知不覺上了“春晚”一秒鍾。說奇也奇,好友送了個驚喜給他們,認識他們的朋友又把驚喜傳過大洋,兩岸朋友同樂,爽!

 
導演們不愧為有慧眼選了十分登對的鮑勃和簡妮。他倆本身就是攝影師,平日裏背著像機隨時捕捉佳景,從多種角度觀察生活中的大自然和大自然裏的生命,出版的攝影集記載著遊子的另樣體驗。他們炮筒似的的鏡頭出產過無數精彩合影,如今鏡頭裏的主角換是自己,這“無意套無意”,能不讓朋友們津津樂道嗎?

 
紐約的除夕華燈初上,我們和鮑勃簡妮歡聚,一邊看著重播的“春晚”,一堆朋友仔細看終於笑著樂著“逮”到了這“一秒鍾”,接著就迎來了“虎”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