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異數,近半數公民讚成獨立,年輕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國慶節” ,隻要你到亞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們要求獨立的狂熱氣氛,”魁北克萬歲!”的口號一呼百應。魁北克人還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開的同性戀。
個人資料
正文

《稻粱魁北克》後記、版權頁

(2019-10-12 06:21:31) 下一個

後  記

Postscript

 

 

 

詩必言誌乎?

本詩集收集了作者2016- 2018年三年間(偶有此前遺漏者)習作289首,以及重新發表的2首詩。這期間,世界經曆了如下大事:

 

英國脫歐、“南海仲裁”、巴拿馬文件公開(2016)、川普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歐美頻發恐怖襲擊,“伊斯蘭國”(IS)被擊潰(2017),朝鮮半島危機,川金會(2018)。十月革命百年周年(2017),馬克思誕辰200周年(2018)。“一帶一路”、 加拿大150周年國慶、國立公園免費(2017)、美中貿易戰、孟晚舟事件(在加華人因此被拋入尷尬的處境)、多國拒絕華為5G手機、中加旅遊年,中國首個豐收節,加拿大大麻合法化(2018)。

 

作為平頭百姓,我們既不能改變寄居國的大政方針(盡管可以行使投票權),對母國的作為也喪失了發言權(盡管可以根據個人的道德水平評判),人微言輕,命若螻蟻。誠如回加探親的詩雲博士所言:“我們喝的是地溝油,何必去操中南海的心?”但是,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生活: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一個文娛組織並長期堅持,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千裏行交遊俱樂部便是這樣一個例子。

千裏行的本業活動是登山,每回的登山經曆本身就已難忘,特別是在遇到天候變化、迷路、發生危險時,故事多多。回來後又被參加者寫成詩詞,激發了詩社的文學創作。例如,在移民加拿大十年之後,在一個海邊野營的清晨,耀群“忽然”詩興大發,佳作不斷;而正因為要寫詩,他更積極、更認真地參加登山、觀察並記錄沿途所見所聞;又例如,2018年夏,千裏行到石棉礦市三山公園登山(詳見《橡樹嶺》),途遇一片油菜花田,照片發表在微信群後,被偉夫看到,立即前往采風,後在群裏發布具有油畫效果的油菜花海照片,旋被一葉偏舟(喜子)看中,發表《題照》詩,引發靜水子的和詩。偉夫采風後一周,即舉家遷往多倫多。此兩例說明,登山是如何促進詩歌創作的。

2016年1月7日,家兄因癌症去世。當家父電話我噩耗時,他失聲痛哭。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他哭。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白發人送黑發人,其痛何如哉?我在兩老麵前表現得鎮定自若,但我痛哭的時候,有誰知道?以後,家兄時常出現在我的夢裏,有時弱不經風,有時健康如常。我每每醒來,都要沉思良久,回味我與兄在夢裏的交往。

2016年12月,經過一年的艱苦工作、多方華人企業的讚助,為紀念弘毅詩社成立十周年而匯編的詩集《果園集錦》出版,這是魁北克市華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弘毅詩社、北社(魁北克華人文學社)於2017年4月9日晚聯合舉行第二次詩會暨《果園集錦》新書發布會,法國文學專家、魁北克文學專家張裕禾博士教授作“海外華人文學的定位”報告,認為隨著移民時間的推移,移民文學將逐漸由中國文學在海外的延伸過渡到接納國文學的中文版,最終融入當地(魁北克)文學。張博士對作者們下一步寫作的建議是:寫自己的生活、寫當地人的故事,比如探討本地的曆史、訪問印第安村,多寫有社會(現實)意義的作品。

詩集發行後,引發了華人圈詩歌創作的高潮、新人入會的高潮。新通訊工具微信群的使用(弘毅詩社群於2018年12月建立),加速了詩歌的發布和交流。老鐵博士的加入,提高了我們對詩畫(照片)的鑒賞水平。

2017年9月25日,與家兄同齡的、我的同行兼師友、複旦大學教授、西藏大學教授鍾揚博士在出差途中因車禍去世,享年53歲。家母在第一時間用電話通知了我。我徹夜不眠,回顧我倆的交往史,那已是30年前的事了。我打算寫一篇紀念文章。但因我當時諸事纏身,無暇動筆,我心焦如焚。待終於有時間動筆時,時間已然過去一周了,結果就是,我把本應該是情真意切的文章寫成了一篇溫吞水。文章發表後,如石沉大海,毫無反響,因為國內普通人看不到《文學城》。我也就放下了此事。

2018年2月春節期間,我返鄉省親,為亡兄掃墓,參觀曇花林等地,也接續了華師時代的同學情誼。桂子山上,青岡王死了,銀合歡死了,但情人小道還在。

不料半年後,我閑來無事,查看我的博客,早有三封不同來源的電子留言指向同一個人:在美國俄勒岡州的韋芳,係關於這篇文章的。我立即電話美國。原來對方是鍾父美鳴的早期學生,定居美國。她見到了我的回憶文章,轉告鍾父,鍾父讀罷大哭,急於“見到”作者。我們在電話中回憶鍾揚在武漢的日子,雙方痛哭不已。她囑咐我,在與鍾父交談時一定不要哭,以免引發鍾父的喪子之痛。我諾之。在鍾揚的冥誕日,我終於與在武漢的鍾父通了電話,鍾父談及他和老伴兒趕赴事故現場時嚎啕大哭,我不為所動。我們均以鍾揚為驕傲,約定下次我回武漢時一定去看望他們。

鍾揚去世一周年時,數本《鍾揚傳》同時出版,至少其中一本引用了我的回憶文章。2019年6月18日,我與攜家人前來加拿大旅遊的韋芳(美國),在蒙特利爾唐人街Beijing(京都)餐館實現了曆史性會麵。

三年來,我們家利用暑假,依次去了泰坦尼克的墳地哈利法克斯、擁有一街兩國的美加邊境小鎮Stanstead和休倫湖花瓶島。這些都在本詩集中有所反映。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兒。我幾年前發表在網上的一篇遊記,由於提及了同僚張大廚在國內時期的事跡,被其移民美國的同學兼同事看到,與我聯係上。於是這一對闊別40年的知青朋友終於取得了聯係,從而使張大廚“回歸”了他的組織。為表感謝,張大廚手書了他1975年在陝北農村下鄉時草創“白草詩社”的開社詩送我:

 

白雪飄山鄉,草長待春光。

詩家清景在,社稷有衷腸。

 

一個文學作品居然還有如此的現實作用,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移民加國十七年已過、十八年未滿的同僚、同鄉喜子無事時,愛琢磨一個問題:我們新時代的移民,錯過了祖國的經濟騰飛期,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比較複雜,看我們以什麽標準衡量,是以經濟收入、社會地位、還是生活質量?前兩個標準比較容易量化,後一個標準太抽象,不便於操作。我提出一個新標準,即人均壽命,這是個綜合指標,且易於量化。我們立即動手查找答案:在中國,全國人均壽命為76.25歲(2016),同期的在美亞裔的平均壽命為86.67歲,在加華人的平均壽命為85.60歲(埃爾伯塔省,2007)。我們立即知道答案了。

光陰似箭。一晃,我們從桂子山畢業已經三十年了。當年叱吒廣場的天之驕子們,尚能飯否?引領我寫詩的珞珈山的武漢大學遺傳學教授、九十歲的汪向明博士依然健在。2018年,我終於在多倫多見到了神交16年的汪博士之女小蘭女史。托周輝輝、魏風華夫婦的福,我在武漢再見了楊和平博士之夫人一泓清水。“我希望在自己臨死前,回想人生時可以感慨,自己沒有遺憾地釋放了自己的全部的生命。以後不論貧窮或者富有,高峰或者低穀,擁擠或獨處,顯赫或者貧窮,高貴或者低賤,我都可以平靜地接受它們。我的選擇隻會出於打磨掉欲望後生命的真正渴求,隻有如此,我才不會被時代擊敗。”(張根,2019)這不也是我的希望嗎?

詩也可用來消遣啊。

鳴謝:老鐵博士寫序,孫敏博士英譯書名,陳雲忠題字,周瀟瀟設計封麵。魏南希教授審核英文。邱東茹博士、黃宏才女士和崔鴻教授等在我滯漢期間提供幫助。梅子陪伴我走過這些年,特別是在我滑雪骨折養傷期間。這是千裏行的副作用(因戶外運動而受傷者,可不止我一例)。2017年秋,我們家新添了成員克羅羞(Clochette)。

“配偶就像自己的一雙手。有手的時候感覺不到它的重要,一旦你失去了,其重要性立即就顯現出來了。”發表銀婚感言(2018)的梁建聰如是說。遊離了五年的你,體會到了嗎?

 

 

2019.07.01

 

 

 

稻粱魁北克/靜水子 著。-魁北克:中文國際出版社, 2019.07

 

I.靜... II.稻... III.詩歌-作品集-中國-當代 IV.I227

ISBN 978-2-924086-09-4

 

封麵設計  周瀟瀟     封麵題字  陳雲忠

責任編輯  周  進

 

 

 

DAOLIANG KUIBEIKE

稻 粱 魁 北 克

©靜水子著

魁北克:中文國際出版社

(1268 Julien-Green, Quebec, Qc, G1W 3M3,Canada)

http://chineseinternationalpress.com

開本:137×205  1/32  字數: 68千字  定價: 30.00加元

版次:2019年07月第1版   2019年07月第1次印刷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ess

1268 Julien-Green, Quebec, Qc, G1W 3M3,Canada

http://chineseinternationalpress.com

 

©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ess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Subject to statutory exception and to the provisions of relevant collective licensing agreements, no reproduction of any part may take place 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press.

 

Printed in China at Wuhan.

 

A catalogue record for this book is available from the Bibliothèque et Archives nationales du Québec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data

Jing, Shuizi, 1967-

Survival in Quebec/Shuizi Jing.

p.   cm.

1. Chinese—Canada—Poetry. I. Jing, Shuizi. II. Title.

PR9199.3

 

ISBN 978-2-924086-09-4 paperback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