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異數,近半數公民讚成獨立,年輕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國慶節” ,隻要你到亞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們要求獨立的狂熱氣氛,”魁北克萬歲!”的口號一呼百應。魁北克人還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開的同性戀。
個人資料
正文

9 《月明之夜》

(2009-01-08 17:28:02) 下一個

9 《月明之夜》

1934年我小學畢業,考上了榆林中學。報到的那天,我第一次走進學校的教務處辦理手續,剛報出我的名字,旁邊的三四位先生就圍了過來,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有一位拉著我的手問長問短,從他們之間的交談中,我才知道他們為什麽這樣注意我,因為我在考生中年齡最小、個子最小,還像個娃娃,卻考了第一名。

榆林中學建在東山上,比小學氣派得多。校舍寬大,房子多,有大禮堂、圖書樓。上課在寬大的教室裏,上晚自習另有自習室。學校東邊的大操場上有各種球類的場地有四百米的環行跑道,有田賽場和體操器械場。學校西邊是一帶可以俯瞰全城的長廊,長廊下邊是校園。有八排學生宿舍,外縣學生當然住校,本城學生住校與走讀可以自由選擇。我們這些新生都願意住校,願意過這種全新的生活。

一開學,學校就開始準備將要在中秋節開一次遊藝晚會,邀請家長到學校來參觀和觀看學生表演節目。我們初一新生該表演什麽節目呢?音樂教員,一位姓成的女教師決定叫我們演黎錦輝編的《月明之夜》。我們是男校,沒有女生,隻能男扮女裝。先生挑選演員,第一個就選定我演“嫦娥”。然後選了一個“快樂之神”和八個“小朋友”。每天的課外活動時間,先生就領著我們到大禮堂的台上去排練。先生的要求很嚴格,動作要與音樂協調,要輕柔,姿勢要優美,連眼神都要訓練。

中秋節的傍晚,學校的大門就半開半閉,由高中的大同學把守,家長們是憑請柬進門,一切閑雜人等都被拒之門外。禮堂裏掛起大幕,點上了雪亮的汽燈。

我希望媽媽和姐姐都能來看我演節目,她們都沒來。

《月明之夜》是最後一個節目,但是我們早早就被集合到後台等著化裝,不能坐在台下去看前邊的節目。先生親自給我化裝,用白紗綰一個大繡球結在我的頭頂上,給我穿上了一件白綢子長袍,袖子長得拖到地上,底襟遮住了我的腳。幸而成先生教我挪步不抬腳,往前蹭,要不然踩著底襟非摔個大跟鬥不可。腰上係了一條彩花寬帶子。我在鏡子裏望見我真的變成女孩兒了。大概因為擦了粉抹了胭脂的緣故,襯托的眼珠兒顯得特別黑、特別亮。先生端詳著我高興的說:“嘿,我們的小嫦娥真漂亮呀!”

我們的演出很成功,落幕的時候觀眾們鼓了好久好久的掌。先生說:家長們都說我們這個節目最精彩。

晚會散場已經是半夜了,我回到宿舍躺在被窩兒裏,望著映在窗上的月光,真是一個月明之夜!我興奮得睡不著,好像我依然在台上往前滑呢!身子是輕飄飄的,飄呀,飄呀,真的飄起來了,飄上了天空,那兒有個圓圓的大月亮……

後來,我們的《月明之夜》重演過一次,那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

有個大人物唐司令到榆林來了,榆林各界舉行盛大的宴會迎接這位要人,宴會的酒席就擺在我們學校的大禮堂裏。宴會開始前由我們演《月明之夜》。榆林有三個中等學校,隻挑選了我們這個節目在宴會上演出,這對我們這些小演員是極大的鼓舞,我們感到光榮,表演得很用心。演完之後,小演員們都被邀請入席。我被領到第一桌,坐在那位唐司令的旁邊。唐司令穿著將校呢軍裝,帶著金光閃閃的上將領章,武裝帶上掛著佩劍,顯得很威武,人卻很和藹,他笑著摸摸我的頭說:“我還以為是女娃兒呢,沒想到是男娃兒!你們演得蠻好嘛!”同桌的人們也都跟著誇我們。唐司令給我的碟子裏夾了一箸菜,旁邊的人都給我夾菜,碟子裏堆得高高的。

演出加吃席,我們十個小演員得意了好幾天。

 

 

 

©郭錦文 2009

(轉載、出版需經作者書麵同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