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諱的叛徒·朱德的第三個妻子賀治華出賣羅亦農

(2008-11-27 20:37:02) 下一個
隱諱的叛徒·朱德的第三個妻子賀治華出賣羅亦農

中共早期卓越的領導人羅亦農在大革命失敗後,因叛徒出賣被楊虎殺害於上海龍華。羅亦農被害始末在中共黨史上並非懸案,在羅亦農被捕次日,中共就了解了事件真相。但叛徒的姓名卻寫法不同,造成視聽上的混亂。在有關當年中共中央特科的文字材料中,以及有關陳賡、鄧小平的傳記中,都講述了羅亦農之死與清理叛徒一事。但有關叛徒的姓名卻從未統一過。

鄭超麟的《回憶錄》及《懷舊集》中均有此事的回憶,對於出賣者,鄭氏這樣寫:“周恩來曾來公寓看我們,我從他得知亦農是被霍家新夫婦出賣的。這一對四川人本住在被破獲的機關樓下。賀子華原是朱德的愛人,曾跟朱德去德國讀書,漂亮,聰明,能說幾句德國話。朱德和她分手後,她經過莫斯科回國,愛了從法國來的霍家新。”《回憶錄》是鄭超麟在一九四五年所寫,離羅亦農遇害不過十七年,但其中的記述也稍有不確之處。

六十年代寫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麽》出名的葉永烈後來去寫通俗獵奇“紀實”作品,從江青寫起,後來寫了本《紅色的起點》,他也談到過這段曆史。葉永烈說,“這一男一女都是四川人,男的叫賀家興,女的叫何芝華,曾是朱德的妻子。”在另一些談及這段曆史的書中,更多地是說“何家興、賀芝華夫婦”,其中也包括一些談及鄧小平在一九二八年的作品。其中也有提到女人名叫“郝稚華”的。那麽這一對叛徒夫妻的姓名究竟是什麽呢?

應該是:霍家新與賀治華。搞出其它的寫法應該是由於南方口音導致,鄭超麟是福建人,兩個當事人都是四川人,當時在上海工作的中共人物也均以四川、湖南、江浙一帶居多,“霍”、“賀”、“何”容易在口語中混淆,“新”、“興”也易混。但檢索當年的一些書麵記載,就很容易厘清了。

蘇共中央檔案館的檔案(全宗號530,目錄號2,卷宗號1)裏記載了一九二五年九月四日中共旅莫支部的一次會議記錄,會議決定西歐同誌的去留問題,其中留在東方大學讀書的人中,第一人便是霍家新,第十五人是賀治華。另外,來自上海的檔案,一九二七年中共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的名單:鄧穎超任中共中央婦委書記,蔡暢、楊之華、李文宜、賀治華、周秀珠任婦委委員。

朱德的女兒朱敏有一本懷念父親的書《我的父親朱德》(朱敏即朱德與賀治華之女),書中朱敏寫道:“……這之前,爹爹和母親賀治華剛剛相識,母親也將隨同到德國留學。”鄭超麟曾經回憶,就在羅亦農遇難前不久,羅亦農曾請上海的很多共產黨領導人吃飯,其中就有賀治華,瞿秋白當時的夫人楊之華問了賀的姓名後曾對賀說:我們倆的名字是一樣的。但鄭超麟還是寫作“賀子華”,原因是福建人對平卷舌不分之故。賀治華,原名賀稚華、賀稚璠。

賀治華與朱德為什麽分手?這是人家的私事,但鄭超麟與朱德並不熟悉,所述均為旁聽所得,難免有誤(這裏毫無責備鄭先生之意,他在著述中表現了極難得的認真態度,對於非親身所見之事,都要特意標出,日後發現錯誤則堅持以加注方式補充)。從朱敏的敘述來看,是賀治華另戀別歡。查朱德一九二五年於德國寫給李季、陳啟修的一封充滿牢騷而又信念堅定的信件,可知朱德那時候一直準備與賀治華一起赴莫斯科進修,以便“終身為黨服務,做軍事運動”,朱德希望可以與賀治華一起租房子住。

朱德是個忠厚老實的人,雖然一生也結過五次婚(蕭菊芳、陳玉貞、賀治華、伍若蘭、康克清),但他畢竟比當時其它共產黨人年長約十五歲,缺乏當時年輕共產黨人對於婚姻的革命徹底性。而且每次婚姻,幾乎都是老夫少妻的狀態(與發妻蕭菊芳結婚時,蕭十八歲,朱德已二十六歲;與終生伴侶康結婚時,康克清十七歲,而朱德已四十三歲),朱德移情別戀的可能性很低。

朱德在莫斯科郊外學習軍事共隻有七個月,一九二六年四月朱德即回國,而朱德與賀治華共同的女兒朱敏在書中說“……1927年夏天,她(賀治華之母)讓我姨媽從成都萬裏迢迢趕到蘇聯邊境,從我母親手中接過不到一歲正在患病的我”、“小時候聽外婆告訴我,1926年4月我在莫斯科出生的時候,爹爹這年正好40歲。”這兩句話是相互矛盾的,但後一句應該是正確的。

由此可以推知,朱德回國之際,正是賀治華分娩之時,而朱德回國後賀治華才與霍家新另戀,這在當時中共內部是極正常的事情,與作風問題沒有絲毫關係,在莫斯科的女共產黨員,無論婚否幾乎全要另找愛人的。霍家新(即所謂何家興)也是自西歐(法國)前往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讀書的革命青年,而且年紀遠較朱德年輕。

多種記述中都稱賀治華生得很漂亮,所以當朱德離開莫斯科準備回國從事軍事鬥爭時,就應該知道他與賀治華的道路走到盡頭了。朱敏在書中恨賀治華拋棄了爹爹、沒有給自己母愛,雖然是人之常理,卻沒有更多地理解賀治華當時的環境。

賀治華後來如何?這卻是個迷。一九二八年當羅亦農因霍家新、何治華出賣在龍華就義後,中共中央特科在周恩來的領導下,由顧順章率人執行,在法租界內的一間公寓裏,懲治叛徒。霍家新當場被擊斃,而賀治華因躲在床上,雖然中了槍彈但並未死去(據說被打瞎了眼睛),有一種傳說是因為她經此一難已徹底灰心喪氣,中共特科就不再找她的麻煩,她回了四川老家。但從朱敏的敘述來看,似乎賀治華並未回到成都。但朱敏說,在她十四歲時,從外婆嘴裏“第一次知道母親離開人世的消息”。

中共曆史上各階段都出了許多叛徒,但有兩件叛變的事情尤其不可原諒,一是任卓宣的叛變,另一就是霍家新、賀治華的叛變。關於任卓宣,這裏暫且不說,而霍、賀二人的叛變隻因國民黨的懸賞。曆史上很多叛徒都是因為無法承受牢獄之災(比如盛嶽)或其它壓力(比如張國燾),迫不得已而為之,還有一些是因個人恩怨,比如男女情仇、奪妻之恨,但霍、賀隻因一萬大洋的賞金,企圖以這筆錢去法國生活。這是真正的道德問題。但隨之而來的疑問是,這兩個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的革命幹部為什麽在革命工作中仍抱有小資追求呢?而且如此執著?以後再說。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