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共黨代會報告30年的詞匯變遷

(2008-11-27 17:04:32) 下一個
中共黨代會報告30年的詞匯變遷 

■十一大報告中,“毛主席”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實詞,平均每個自然段會提及約2次。

■十三大報告用大約1/4的篇幅論述“政治體製改革”,並首次提及“差額選舉”、“輿論監督”和“民主政治”。

■“暴亂”、“和平演變”是惟獨十四大報告使用過的詞匯。

■十六大報告中“社會主義”一詞有所減少,與此同時,“黨”有了明顯增加。

■十七大報告中“中國特色”一詞大大增加,為曆屆黨代會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次。

中共十一大到十七大報告中出現次數最多的10個實詞


“改革”一詞在十一大至十七大報告中的出現趨勢


“發展”和“建設”兩個詞匯在十一大至十七大報告中的出現趨勢



改革開放已經整整30年,如今的中國與之前恍如隔世,甚至連中共黨代會報告所使用的詞匯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中共十一大報告中,“毛主席” 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實詞,而十七大報告中使用最多的卻是“發展”。另外,像“肆無忌憚、徹頭徹尾”之類感情色彩強烈的詞匯頻現於十一大報告,而在十七大的報告中則難覓蹤影。

實際上,十一大報告至十七大報告使用詞匯的變遷也可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30年來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

十一大:“毛主席”的“鬥爭”

1977年8月12日,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開,時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華國鋒所作的政治報告共約3.1萬字,其中“毛主席”一詞共使用了214次,高居所有實詞的第一位,平均每個自然段會提及2次。整個報告約一半篇幅是在談論“毛主席”為了“黨”和“革命”以及“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而同劉少奇、林彪,特別是“四人幫”等死不改悔的“走資派”所進行的“鬥爭”;也因此上述引號中的詞匯均在報告中使用頻率很高。與此同時,主要強調對立的“他們”一詞也不斷閃現,高達上百次;而30年後的十七大,“他們”隻出現了1次。

在十一大報告中,“發展”和“建設”等詞匯遠不及“革命”和“鬥爭”等的使用頻率。走資派、牛鬼蛇神、地富反壞、別有用心、癡心妄想、咬牙切齒、大張旗鼓以及另一類的“照耀”、“諄諄教導”等千餘個詞匯受到十一大報告的青睞,而此後的黨代會報告卻再未使用。

無疑,在“粉碎‘四人幫’”不久、黨代會提前召開的特殊背景下,十一大報告是一部以強烈感情色彩的詞匯來論述“革命”和“鬥爭”的政治文獻。在這樣一個報告中,沒有出現:憲法、法律、法製建設、黨風、黨建;甚至連四項基本原則、愛國主義、穩定等也沒有。而在此後的所有黨代會報告中,這些詞匯卻成為必備。

十二大:將“建設”引向勝利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4個月後,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開幕,身為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致開幕詞,總書記胡耀邦作了題為《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的報告。曾經是十一大使用頻率最高的實詞“毛主席”在十二大的報告中不再提及,並在此後的黨代會報告中絕跡。十二大報告中取而代之的是“毛澤東同誌”,出現了13次。另外,“鬥爭”一詞的使用頻率及排序也大大降低,“無產階級”則由十一大的130次銳減到5次。

與此相對應,在約3.2萬字的報告中,最突出的變化是對“經濟”(“國民經濟”等被作為單獨詞匯另計)的強調,從十一大出現11次、名列197位,一躍為十二大的102次、名列前10。而在“經濟”之前,出現次數更多的則是“建設”。

十二大閉幕6天後,鄧小平在會見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日成時曾說:“十二大的作用與我們黨的七大一樣。七大把革命引向勝利,十二大把建設引向勝利。”

十二大報告首次使用了“精神文明”一詞,並用1/7的篇幅、約4500字談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報告還提及“解放思想”和2000年“小康水平”的願景。

十一大時的“解放台灣”,則變為“祖國統一”。

“改革”、“對外開放”第一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此後黨代會的報告再未使用的“崇洋媚外”、“嫌貧愛富”等成為十二大報告的“專利”。

另一方麵,在十一大和十三大至十七大的6個報告均出現,惟獨十二大報告未使用的詞匯則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變革、加速、民主化等。

十三大:“對話”的意義

盡管惟獨十二大沒有提及“變革”等詞匯,但十二大後的5年,中國卻是在“變革”和“民主化”的“爭鳴”和“百花齊放”中“加速”前行的。其間,胡耀邦因被指“違反集體領導原則,在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的失誤”而受到批評,並於1987年1月16日辭去總書記職務,趙紫陽代理。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開幕,趙紫陽在題為《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報告中係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同時,“發展”被高調提及,成為使用頻率第二高的實詞,第一次超過了“黨”,僅次於“社會主義”;“發展”還被強調為“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等。

十三大報告一個更為突出的變化是“改革”的興起,盡管“改革”一詞在十二大報告中就已經出現,但那時僅提到12次(“體製改革”等被作為單獨詞匯另計),名列200位之後;而“改革”在十三大報告中則出現130次,一躍成為排名第四的實詞。

與此同時,企業、管理、開放和現代化等詞匯也進入使用頻率最高的20個實詞中。

不僅如此,在十一大和十二大報告中未見的一些與“經濟”相關的詞匯也紛紛出現在十三大報告中,包括:企業家、承包、產權、政企分開、出口創匯、經濟特區、房地產、第三產業、鄉鎮企業、金融體製、股票、合同等。“義務教育”和“一國兩製”也登台亮相。

報告不同尋常地用大約1/4的篇幅論述“政治體製改革”,並首次提及“差額選舉”、“輿論監督”和“民主政治”。十三大報告因此成為全麵推進經濟體製改革和政治體製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獻,也是惟一為政治體製改革繪製出階段性藍圖的正式文獻。報告特別提到了關於黨政分開和建立社會協商對話製度的設想。這也是“黨政分開”惟一一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對話”一詞首次出現,盡管此後的報告也出現了這個詞,但全都是有關台灣問題或國際形勢的論述,而不再像十三大那樣是強調其在處理和協調國內各種不同的社會利益和矛盾上的特殊作用。新華社還在十三大召開期間特意播發了一篇題為《對話——中國一種新的民主形式》的新聞分析(1987年10月28日新華社電)。

此外,在十一大和十二大報告中均出現,但十三大報告卻缺失的詞匯還有:阿拉伯、巴勒斯坦、第三世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國、蘇聯、日本、外交關係、國際主義等。實際上,十三大報告關於外交和國際形勢的論述是一筆帶過,僅占總篇幅的約1/100。那時也正是國際形勢“春風拂麵”,中國外交“陽光燦爛”的季節。

上述詞匯有一些在隨後的黨代會報告中又複生,但另外一些詞匯,比如“列寧”(同誌)等沒有再出現(“馬克思列寧主義”被當作單獨詞匯另計)。

“法治”和“商品經濟”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與之相隨,報告也出現了一些與黨員幹部違法犯罪相關的新詞匯,比如:行賄受賄、任人唯親、打擊報複、以權謀私、執法犯法、道德敗壞等。

事實上,一些詞匯在黨代會報告中的“使用或缺失”,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征。比如,其他6個報告均使用,而惟獨十三大報告未使用的詞匯包括:警惕、威脅、主權、軍事、擴張、強加於人、全球、世界觀等,原因也許是當時中國在這些方麵沒有什麽大的困擾。

與此同時,有些詞匯隻出現在1987年這次黨代會的報告中,比如:放眼世界、敞開、急起直追、世界文明、遠見卓識、自由競爭、高高興興等;與此相呼應的是,強調“閉關自守隻能越來越落後”。

十四大:“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

經曆了1989年的“春夏之交”和1992年春的鄧小平“南巡”,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開幕,江澤民作了題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報告使用頻率最高的5個實詞是“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經濟”、“黨”,“建設”一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開放”出現的次數也增加了約1/3,但“改革”則較十三大報告減少了近1/3。

報告明確提出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中國特色”和“市場經濟”成為黨代會報告的新詞匯。

在約2.6萬字的報告中,也首次出現:武裝警察、武器裝備、公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覺醒和複雜多變等詞匯。

“暴亂”、“和平演變”是惟獨十四大報告使用過的詞匯,這類專用詞匯還包括:動蕩、黨群關係、擺脫困境、多黨製、毒害、增強黨性、取信於民、冤假錯案等。

十四大報告還首次提出將“汽車製造”、“石油化工”等作為支柱產業,同時第一次把“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列。報告還首次出現了:宗教政策、醫療、兩極分化和社會科學等詞匯。

報告在提到人民群眾對社會醜惡現象的態度時首次使用了“深惡痛絕”,同時警告幹涉中國內政的國家會“失道寡助”。

“路線教育”和“意識形態”等十一大時的部分詞匯,在被十二大和十三大“忘卻”後,十四大又重新使用;而恩格斯、右傾、整黨和剝削階級等詞匯則在此後的黨代會報告中消失。

十五大:“社會主義”和“鄧小平”

《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是人民日報為十五大開幕所發社論的題目。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所作的十五大報告使用最高的5個實詞與十四大報告相同,隻是“發展”與“建設”兩個詞匯的順序互換,“發展”被進一步強調。

題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十五大報告,闡述了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和指導意義,也因此,“理論”和“鄧小平”成為高頻詞匯。而“社會主義”一詞不僅是報告出現次數最多的實詞,也是十一大至十七大7個報告中提及最多的一次。

在約2.9萬字的報告中,“中國特色”仍然十分顯要,而“改革”比十四大時的使用頻率減少了約1/4,“開放”則比十四大時銳減了一半。與此同時,“文化”卻比十四大時增加了近一倍半,並首次出現了“中國文化”一詞。

十五大報告出現了一些憶苦思甜的詞匯,比如:八國聯軍、悲慘境遇、三座大山、翻天覆地等。報告出現的新詞匯還有:輿論導向、主旋律、破產、科教興國、政治鬥爭等。

另外一些詞匯則屬於十五大報告的專用詞匯,比如,迷信活動、愚昧、關稅等。它們不僅在此前的4個報告中未見,在此後的兩個報告中也銷聲匿跡。

十六大:“居安思危”中的“堅持”

200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迎來了新世紀的第一個黨代會。江澤民在題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約2.8萬字的報告中,“發展”一躍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實詞,而“社會主義”一詞則有了明顯的下降,成為十一大以來出現次數最少的一次。但與此同時,“黨”卻有了明顯提升,成為僅次於“發展”的第二高的實詞,也是十二大之後使用次數最多的一次。“ 堅持”一詞則一鳴驚人,名列“社會主義”之後,成為第五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實詞。“文化”一詞又有了明顯上升,甚至超過了“改革”;但“經濟”一詞的出現次數和排序則在下降,在已有的6個報告中,僅比改革開放前的十一大報告時多。

十六大報告也出現了一些以往5個報告未曾使用過的新詞匯,包括:迷失方向、居安思危、跨國公司、風險投資、開拓創新、環保、醫療衛生等。

在以往的5個報告中均未出現,此後的十七大報告也未提及,而隻在十六大報告中使用的詞匯有:邪教、宗教信仰、精神世界、恐怖活動、世界文化、民間藝術、保護主義、忠於祖國等。

而資本主義、資產階級、自力更生等詞匯則從黨代會的報告中消失。

十七大:“發展”的“科學”

200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十七大開幕式上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報告。在約2.8萬字的報告中,“黨”比十六大時減少了1/3強。“經濟”則進一步減少,這可能與十七大強調“科學發展”有關;同樣的原因,“科學”則成了高頻詞匯。報告也更加突出“中國特色”,是該詞自十三大首次使用以來,出現頻率最高的一次,是十六大的近2倍、十三大的3倍多。

報告另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和諧”的增多。“和諧”一詞盡管在十二大時就已出現,但那時惟一的“用處”是講“現在的黨中央,是團結的和諧的領導集體 ”;在隨後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報告中,“和諧”未現身,直到十六大時才重新出現,距上次“露麵”已經相隔整整20年。十六大報告中,“和諧”出現了 6次,這其中也包括使“社會更加和諧”的提法。而到了十七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則被定義為“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報告中,“和諧”一詞出現了 34次。

十七大報告第一次強調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報告也出現了其他一些新詞匯,包括與改善民生有關的:救助、食品、藥品、醫德、合作醫療、慈善事業、信訪等。此外還有:傳統文化、道德風尚、民權、人際關係、違紀、違法犯罪、引咎辭職、人民幣、匯率、市場環境、直接選舉、氣候變化等。這些詞匯的出現表明了新的問題和新的關注。

不變中的變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從十一大至十七大,黨代會報告的詞匯呈現3個顯著特點。

第一,“黨”和“社會主義”始終重要。盡管“黨”的語境相對日趨複雜,“社會主義”的修飾語日益增多,但“黨”和“社會主義”始終名列黨代會報告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實詞中;事實上,也隻有這兩個詞匯一直都在前10名。這兩個詞匯連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革命、軍隊、霸權主義、官僚主義、不正之風、安定團結、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等共同成為了黨代會報告長久存在的因子。

第二,“發展”和“建設”日益重要。除十五大時有少許降低外,從十一大到十七大總體上呈直線上升趨勢,十七大報告中“發展”和“建設”出現的總次數是十一大報告的4.46倍。

第三,“改革”有波折。“改革”一詞在十一大報告時根本沒有提及,十二大時首次出現,十三大時達到頂峰,在隨後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時則急劇下降,十六大時停止了跌勢,十七大時有明顯回升,跌宕起伏之勢明顯。

中共黨代會的報告無疑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而考察報告的詞匯變遷隻能揭示出其中的部分內涵;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詞匯的“陰晴圓缺”中看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感受到不同時代的曆史氣息。

注:本文論述的是黨代會報告中實詞的變遷,選擇實詞是因為它是“意義比較具體的詞”(《現代漢語詞典》第1145頁,商務印書館,2002年增補本)。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盡管包括黨代會報告在內的漢語文章中出現最多的字詞一般是 “的”、“在”、“和”等副詞、介詞、連詞(以及並不太多的助詞、歎詞、象聲詞)等虛詞,但因其“意義比較抽象”,本文舍而未論。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