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山深處 地震震出了中國的"核"心機密

(2008-06-07 17:49:13) 下一個
大山深處 地震震出了中國的核心機密

  5月12日汶川八級地震後,中國高層決策者遲遲不鬆口邀請富有專業經驗、配備專業設備的外國救援隊伍前往,令人費解。經過調查,初步揭開謎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地震震央緊靠中國的“核”心


  如果不是發生八級地震,“汶川”這個地名,很多讀者都弄不清究竟在四川的哪個方位。北川、青川、什邡這些市縣,在一些人心目中,都是人跡罕至的險峰深穀。但是他們都錯了:險峰深穀不假,但絕非人跡罕至。實際上,這一帶不僅是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科研基地之一,在險峰深穀中,更藏匿著中國的“核”心機密——這裏是中國核工業、核武器的研發中心、生產中心、儲存中心。這裏集中了大量的國防工業高級科研人才,也集中了大量的核設施、核成品與核廢料。

  5月12日下午汶川發生八級地震後,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此慘重,中國高層決策者遲遲不鬆口邀請富有專業經驗、配備專業設備的外國救援隊伍前往,引起很多人不滿,記者也一度感到不解。經過調查,初步揭開謎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地震震央緊靠中國的“核”心,地震爆發時九院等機構一度失去聯絡,當局擔心地震導致核汙染外泄,也擔心救災導致核機密外泄,權衡躊躇,倉促之間,難以決策。

  中國的“核”心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四川究竟修了多少隧道?難以計數。

  五十年代後期,中國是在西北地廣人稀的地區建設核基地,當時與中國結盟的蘇聯,提供技術援助,直接參與了中國試驗和製造核武器的計劃。但後來中蘇論戰,雙方關係破裂,蘇聯撤走專家,停止提供圖紙資料,中國最高決策者鑒於蘇聯對中國正在建設的核基地了如指掌,決定轉移。轉移到哪裏?東北、華東、華南都處在抗禦“帝修反”包圍圈的前沿,而且人口稠密,這裏建核設施既不利於公眾安全,也不利於保密。最後選定四川北部山區:這裏是崇山峻嶺,山體比較年輕,風化程度不高,有利於開挖巨大的山洞;而且岩層堅固,防輻射效果好,蘇聯或者美國等敵手萬一發現,丟下幾顆核導彈,也很難撼動分毫。

  知情人士說,當年用炸藥開挖山洞非常危險,負責施工的鐵道兵和工程兵部隊傷亡很大。在懸崖峭壁上開出戰備公路,也極為艱苦。經過多年努力,開挖出很多山洞,其中大的高度有二十多米,通風設施優良;據說有七條公路通到不同方向,每條公路都是雙向車道,能並列行駛兩輛卡車。另一位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到這裏出差的人士聽該基地工作人員說,在這裏開車都是一腳踩油門,一腳踏地獄之門,四輛車中就有一輛翻車,而翻車的後果隻有一種:車毀人亡。

  



  1964年中央專委批準,確定在四川綿陽和廣元山區建設代號為“902工程”的核武器研製基地。

  山洞還在開挖之際,從事核試驗與製造的軍事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家屬就陸續來到這裏,前後有數萬之多,按照“邊設計,邊施工,邊生產”的原則,開始投入試製原子彈以及其它軍工產品。

  軍事問題評論家平可夫說,中國在川北建立一係列6字頭、7字頭和8字頭的研究所和軍工廠,綿陽是中國核工業的心髒,那裏有著包括核物理研究所在內的一係列研究機構,僅僅國家級別的科學院院士就有27人,而四川廣元則是中國生產鈽(plutonium,化學符號Pu)的核反應堆——821工廠所在地。

  消息人士說,最開始這些工廠和科研機構歸口由第二機械工業部(即核工業部)主管,該部撤銷後,現在則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統管,隻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即九院),隸屬於國防科工委(局)。

  經過幾十年建設,這裏已經形成中國的核工業企業群,有的專事核動力潛艇,有的生產原子彈和氫彈原料。分別冠以不同的番號,由於保密的原因,也出於中國軍工體製變動、隸屬關係的改變等原因,番號也多次變更。比較重要的單位如下:

  



  1999年國慶閱兵時展示的戰略導彈。

  909所,核工業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位於夾江縣。

  902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即九院),中國核武器研究中心,在綿陽“839”核工業基地。

  585所,樂山核聚變研究院,由長春503所遷建,位於樂山縣。

  821廠,中國第二個原子能生產聯合企業,也稱為“白龍江核基地”。位於四川廣元西北15英裏的三堆鎮,是核武器所需主要燃料——鈽的主要廠家。3萬人。

  814廠,中國第三個原子能生產聯合企業,位於樂山縣,重水工廠。4萬人。

  816廠,涪陵核燃料元件廠。未建成,現轉為大型化肥廠。

  857廠,四川江油,中子彈製造廠。

  總裝備部中國空氣動力發展與研究中心,機關位於綿陽,各研究所位於安縣各鎮。

  有兩個核工業建設公司位於四川——位於廣元縣的23建設公司和位於綿陽的24建設公司。

  此外臨近地震災區的還有812廠(即宜賓核燃料元件廠),813廠(即漢中核燃料元件廠)等。

  核反應堆和核武器倉庫的具體位置,中國官方保密。知情人告訴,核反應堆座落在從綿陽向西開車兩個小時的地方;而從綿陽向北,離汶川震中非常近的一個更險要、更難以進入的山區,有一個存貯核武器的大型隧道,是儲存核武器的倉庫。

  據八十年代曾去那裏出差的人士說,當年他坐寶成鐵路快車從陝西進四川,凡是沿途停站的都有重要國防工業單位。他到綿陽,坐車到江油縣,由核基地派車來接,行駛一兩個鍾頭,一路上都是S型盤山道,所以也無法具體判斷究竟到了哪個縣境內。

  另一個在生產核彈頭基地待過的人士也說不知道確切位置,她當年溯長江而上到了烏江,再往烏江源頭走,下船又換車,盤山路要走兩三個小時,才進入很大的山區。這麽一大批人住在裏麵,沒有地址,隻有番號。

  這些保密單位的確切位置,老百姓雖然不知道,美國卻了然於心。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動用間諜飛機偵察,後來又動用間諜衛星反複偵察,早已確定其在綿陽和廣元一帶星羅棋布的核座標,晝夜不停地嚴密監視。(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