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清理模式,看見什麽都想清除。
先是清除了微博的關注;再又清除了博客的留言功能;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爬上msn,隻留下三兩密友,清除所有其他聯絡人;幾台電腦上的favorite網頁鏈接統統刪除,反正真正會去看的地方,網址早已爛熟於心。
被清除的,原來存在那裏,本來就都是為著備用,覺得自己有可能哪天會心血來潮,拿來解悶。事實卻是,網絡經緯的密集交織,就像交通建設的日新月異。網絡是交通線路,各種言論與社交網站是交通工具。回首不久之前,必定感歎它們發展速度之驚人。
可惜發展速度越快,網路和公路就越發擁堵。潮流很快便被追趕潮流的隊伍從身後頂住,被推著向正前方向左前方向右前方淩亂地奔跑。本來都是為了交通的順暢,往來的方便,結果卻讓交通交流變得更加困難,大家盲目奔走,互相碰撞,隨意為敵,在人潮中感受無比刻骨的孤單。
就像我原本留在那裏的聯絡人和網站鏈接,每個人都有很多,卻多半隻是擺設。撲啦啦一片顯得多麽熱鬧,其實根本不會點開來說說話或者讀讀字,有些人名或者網頁幾時放在哪裏都是些什麽來路,已經完全記不起來。
刪掉了,就清爽了,恢複到最原始最簡單的模樣。
&&& &&& &&&
我們需要的,遠比我們以為我們需要的,要少得多。
爸爸媽媽想要分出去住,多些自己的空間。暫時看了一處公寓,位置極佳,隻是房間較小,我不願意他們去住。談起此事,爸爸媽媽卻感慨道:“隻要能夠放張桌放張床兩把椅子就夠了啊。你看你這裏雖然很大,我們每天也隻在幾個地方略微走動,用到的空間很少。房子越大,越顯得冷清。”
他們說得真是沒錯。哪怕是我這個喜歡忙東忙西的主婦,頂多也就是每個周末將房子各處仔細清掃一遍,平時常常走動的,隻那幾個有限的點。真正以麵覆蓋全屋對角角落落都會踩到的,大概也就是那隻不知疲倦的irobot了。
我們真正需要的,就是那一點點。可是我們擁有的,卻如此之多。更為可悲的是,即便擁有了如此之多,我們還是覺得匱乏,仍舊不斷努力地賺取、購入、儲備。
這種累積擁堵的處境,生活中,網絡上,比比皆是。有的時候,我會產生一種哽住的生理反應。覺得物件或者信息過多,淤積腹內,一層層堆上來,塞在喉嚨口。向下壓是一定不行的了,因為已經滿到充斥了一切可利用的縫隙。向上嘔又嘔不出,因為有更多的內容堆在口邊等待湧入。恨不能取一隻強力吸塵器,將肚子裏的東西悉數吸出,然後迅速將口密封,非請勿入。
借著清除熱情的東風,把難得一用的家用物品全部丟入垃圾箱。所剩下的東西,再查一遍,發現可以繼續地扔,直到隻留下生活最最基本必需品。比如瓷碗,本來覺得全家隻要人手一隻大腕吃麵、一隻小碗吃飯就夠了。但在第二次清除的時候意識到,大碗既能吃麵也能吃飯,何苦多留一套小碗填累贅?為照顧家人情緒,暫留少少。如果有朝一日我獨自生活,連這最後一隻碗,也會清除。
已經連續一個月,每周收垃圾時,三隻垃圾桶都飽滿充實,市政公司提供的每年三次額外清理服務,也已經被我們用掉了兩次。哦,也!
&&& &&& &&&
當清除工作之後,這個軀體才複歸於我,重新試著輕靈地走動。
此時我發現,這個世界原來可以如此安靜。放眼望去,空無一物,心也跟著有了空地,不必急著攫取、消化、吸收、排泄。當清晨的曙光緩緩接近,天色由濃黑逐漸轉淡,看到了透明的空氣,無拘無束地在身邊遊走,淺淺的一絲愉悅,薄薄地輕輕地散開在清空了的內心深處。
周末露營。湖對麵山巒遍植林木,在這個季節特有的蒼黃映襯下,綠得格外濃密。
麵前的湖水波瀾不興。
烏鴉飛來恬噪了一陣,並沒撈到特別好處,又結隊飛往其它地方碰運氣。
營地暫時隻剩下我一個人,望著清澈的湖心幾隻散遊的水鳥出神。
總要隔很長時間,才會有陣風吹過,扇動樹梢,發出輕微的“蘇蘇”聲,隨後有葉片輕輕飄落腳邊。
湖上波光粼粼。能夠記得的最後一次欣賞一幅美景,心內全無掛慮,大概是在上初中那麽久遠。將心清空,讓它休息,太不容易。
&&& &&& &&&
平常開車時,看路上車輛匆忙,我會苦笑著想,世界上的人數不勝數,而每一個人的心思又時刻運轉著各種念頭。如果有機器像測量車流一樣測量人心的思緒流量,該是一個爆棚的景象吧。繁榮是大家所願的。然而處在清除狀態的我,忍不住地想,繁華世界絕大多數的內容,究其根本都是無用之物。它們先複雜了我們的生活內容,繼而讓我們為了這些複雜的生活內容疲憊地奔忙。偶得閑暇,立刻急迫丟思索,思緒也是一樣地奔波、繁雜。
早上收音機裏有個紐約的女子,講述自己失憶的感受,總會忘記是否已經吃過午飯,如果不用卡片記錄下來,竟會一連吃了3頓午餐都不自知。但是也有受益的方麵,比如跑馬拉鬆時,忘記自己已經跑了多久,一路懵懵懂懂跑下來,取得很好的成績。
她所描述的情形,很像Momento電影男主人公,在我這個局外人看來,實在是很不可思議。雖然那是病痛,不該追求。但是發癡發囈的瞬間,認真覺得這種清除偶爾為之也很不錯。在我丟失Flash Drive信息那篇文章裏,其實就已經發出過類似感慨。我們需要的,真的不多。
不知從哪裏看來過一句話,一直擺在自己的msn上邊當簽名:You cannot have everything – where would you put it? 用我自己的理解和說法來解釋它,就是:It is perfectly possible to live on minimum basics, and yet living richer and happ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