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阿小咪的媽媽打電話來,問候我們中秋快樂。通話當中,說起她最近時間表的變化,說起將我的兩部車子如何處理,說起其它一些生活的細枝末節。總之都是曾經跟我息息相關的內容,她已經習慣向我匯報,絮絮叨叨地對我講著,就好像我隔洋跨海地,還會在意灣區近來塞車是否嚴重,今年的雨季會在什麽時候來臨。
或者用阿小珊的話,她是在用這種方式,“敘述著對我的想念”吧,嗬嗬。
1.
講完電話,我們剛好開進雷公山隧道,往大小梅沙的方向去度假。突然暗下來的路程,讓我朦朧中仿佛,正開著我那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舊車,經過Bay Bridge,回我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家。
回“家”的路上,剛剛過橋的地方,是我的公司所在。曾經幾次,趕上孩子要用洗手間,我便順著路口下高速,帶他們進公司方便,之後再喝杯冰水。我的工作台旁邊,是我們部門擺放零食的地方。孩子早已經都知道了,所以每回去公司,都要轉過去,一人拿塊點心,坐在我的電腦前邊玩兒邊吃。吃好了喝好了,才又繼續上路。
那一條路,是從家裏進舊金山必經的,我們在上麵走過不知多少個來回。可是孩子經過標誌性建築,還是會重複:“這是媽媽的公司”,“這是阿小咪以前住的地方”,“這是大華”,“這是我們過去的住處,在對麵的學前班我們認識Amy的。”。
因為不斷發生,因為習以為常,所以誤覺得那是會重複下去不必更改的事情。到了即將更改,我驚慌起來。於是寫下老歌回放《檸檬樹》,描述我每天下班都開的一段路。寫的時候,也不甚清楚要表達個什麽。就是想記錄下來,認為幾年以後回想,即便事物仍然記得牢靠,情感,卻是過了那個階段,就成了憑空的猜測,再也不能回到當初的真實了。
就像我現在憶及當初,如此遙遠,如此思念,如此遙遠。
2.
我離開美國之前收拾東西,情緒非常不穩定。大俠情急之下曾經問我:“美國究竟有什麽好,至於讓你那麽舍不得?!”
今天收到一封準海龜媽媽的來信,說她將走,臨行之前有很多的不舍。我給她回信,告訴她,我是真真切切地知道她的感受。
我看海龜的家庭,多數都是先生比較堅決,太太比較猶豫——孩子是個重要的因素,世界上當媽媽的心,大概隻有當媽媽的彼此最能夠了解。不過除了孩子,更有女人敏感多情而又細致的天性。女人在離開某個熟悉的地方時,想著的是些看似並不起眼的事情,比如友善的鄰居,可愛的寵物,熟識的密友,殘破的舊物。它們記錄的,是我們付出過的辛苦,收獲過的幸福,和作為家的安詳快樂。這安詳快樂,它沒有國界,又有國界。其中的煩擾,鐵骨錚錚的漢子,大概顧不得去理解。
3.
三豐子在博客寫了一篇Awana,我邊讀,邊打心底裏羨慕著她和她兒子。那麽好的教會,那麽優秀的兒童節目,我們都已經沒份參加了。我給她留言說,我和孩子都特別想念Awana。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看著大孩子去,好不容易熬到了自己也能去的年齡,結果沒去多久,就又沒得可去了。
昨天中秋,我們約了朋友,上銀湖山頂去吃晚飯,吃月餅。月餅是冰激淩的,香草和巧克力兩種口味,包黑白雙色巧克力。月餅盒裏有幹冰,但是天熱,幹冰很快就不見了,月餅也化成奶水。
還是老派月餅好,不會化,容人慢慢地吃,慢慢地賞月。不像這新式月餅,匆忙吃了,結果竟然忘記看月亮!
不過看呢,倒也不在這一天。圓月和故鄉,都是眼睛不見,心裏照樣知道的好。
4.
這次回國,我對於故鄉,還有思鄉,都理解了另外一層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上說,故鄉就是一個人的出生地或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這是一個既樸素又聰明的解釋。
楊利偉說他飛向太空的時候,正離開的地球,是他的故鄉。
我們當年去國離家至今,走開多少年,就承受過多少年對故鄉的思念。
終於回到了這個久別的地方,跟我的親人朋友曬著同一時間的月光,我的心還是不安寧,因為思念著另外一個故鄉,和那個故鄉的親人朋友。
估計有人讀到這兒,會大喊矯情。
那可能是讀的人沒有走過這條路,不容易體會到我們這群邊緣人,是如何看待家鄉,如何理解思念的吧。
5.
一年多以前,我曾經寫了一組“故鄉瑣憶”,多次提及“故鄉”這個概念。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遠行,即將回到自己的家鄉,即將離開另外一個故鄉。
在“關於故鄉”一文中,我引用導演埃德加·萊茨(Edgar Reitz)的話:
故鄉(Heimat)。。。傳遞了一種特別的情感,常常跟鄉愁和懷舊有關。這種情感涉及到一個人的童年、家庭和他出生成長的地方,同時也包含著對安全感的渴望。而這種安全感建立在兩種東西上,物質上的,和對你來說像是一個掩身之處的庇護。
“故鄉”是一個極具感性的詞語。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指向並包含著你已經失去了的那些東西:你的出生地,就是家鄉;或者你的童年,一個安置你心靈的空間;還有就是你曾經親近過、但現在你又離他們遠去的那些人。你逐漸失去了這些,是因為伴隨你的成長,你年輕的思想、知識和視野都在不斷地拓展,你開始以一種不同於你兒時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生存,四處居住。你放棄了原本和你息息相關的你出生時的環境、你的家族和你童年的庇護所。你知道那一切就到此為止、都過去了。你不可能再重新來過。
當然日後長大成人時,你還會擁有一個被稱作“故鄉”的地方。這也許是你現在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你在這裏承擔著某種責任,你為你的遠大前景做好了規劃。盡管這個新“故鄉”跟你對童年老家的情感是那麽的不同,但就像我前麵說的,“故鄉”包含了對安全感的渴望,這種渴望除了物質上的,還指要有一個家,一個自己的安全庇護所。
“家”充滿了茫然和含混,是那種完全私密的東西。“故鄉”則從來都不是個體化、私密性的,你永遠在和其他人分享你的“故鄉”。跟你分享“故鄉”的是一大幫人,這些人都在同一個背景下,共享那個跟風景、城鎮或村莊緊密相連的人際關係。
相互有關係的人與人之間,永遠需要知道他人在什麽地方,他或她過得怎麽樣了。人們不能容忍自己竟然對一個朋友的死去一無所知,這也是“故鄉”的另一種含義。
我在離開美國之前,在博客裏說:現在要走了,方才發現,今天的離開美國,與當年的離開中國,同樣是結束了一個時間,一個地點,一個年代。我全心全意住過的地方,我不遺餘力嗬護過的歲月,都是我想帶卻帶不走的家鄉。
那時候我發現,一個有很多故鄉的人,其實並沒有故鄉。
“直把他鄉作故鄉”,說的好啊,他鄉,是我們刻下人生印記的另一個地方~~
心就是我們永遠的故鄉吧~~
我從小就隨著家裏搬家, 平均每七八年搬一次,沒出國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真正意義上的“移民”, 現在出來又六年了。
也許今生就是一個短暫的瞬間,地上找不到真正的故鄉,故鄉隻存在於心裏? 地上結成的緣分, 是讓人想起心中的故鄉吧。
多保重,祝全家好!
這句話寫的太好了,真的是這樣。
我就是個邊緣人!
雖然不是個媽媽,還是很理解你的感受,不過awana的事情吧,就好像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補充的某種營養,不從這裏來,但可以從別的地方吸取,不要太遺憾了。孩子們能在中國把中文學好,象你這樣將來讀很多書,懂得自己國家的曆史和文化,這比起awana,是更大的收獲。宗教方麵的東西,有個‘信’字就夠了。
另注:其實我不知道awana是什麽東東。:)
那年回學校,住在學校裏麵,晚上給電話來的朋友說,今晚要工作要準備第二天MEETING,誰也不見!
晚上,一個人打的,到了那個大學村,到了住過的公寓,公寓外麵的那顆樹下,掛著的還是那個小秋千。我流淚了。兒子出生在那裏,就是扶著那棵樹邁出他第一步。在那個小秋千上,搖了多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