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如何看待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2021-03-24 10:13:41)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2020年3月以來,美國已經出台總計6萬億美元財政救助措施,美國財政赤字已經達到3.13萬億美元,公共債務達到21萬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國民生產總值。

  2020年美國國債利息支付負擔為3380億美元。雖然美國長期利率隻有0.5%,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仍然估算認為,2021年至2025年政府利息支出每年將達到2700億到2900億美元。換句話說,美國每年支付國債利息相當於一個中小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

  這隻是美國已經批準的財政預算開支。為了恢複美國經濟,美國民主黨政府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刺激經濟計劃,預計每年要投入數萬億美元,興建機場和鐵路,發展美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美國為了在芯片製造業領域占據領先地位,決定對中國實施全麵製裁措施。曆史的悲劇有可能重演。

  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為了控製日本半導體出口數量,對日本出口美國半導體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日本半導體產業一蹶不振。為了滿足美國半導體產業需要,美國決定扶持日本的競爭對手韓國發展半導體產業。在美國大力支持下,韓國半導體產業迅速發展,一舉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半導體製造大國。

  如今美國試圖如法炮製,對中國出口美國電子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從而使中國半導體產業失去競爭能力。

  中國全力以赴,發揮自己的製度優勢,依靠科技攻關,爭取在半導體產業領域走出困境。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製裁措施,不可能使中國徹底屈服,但是,會讓美國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今美國總統已經意識到,製裁不能解決問題,製裁已經變成雙刃劍,有可能會給美國自身經濟發展帶來嚴重衝擊。正因為如此,美國政府官員表麵上氣勢洶洶,但仍決定通過談判,迫使中國屈服。

  美國有可能會提出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要求中國配合美國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如果中國屈從於美國的壓力,向美國輸出商業利益,那麽,美國總統就可以向國內吹噓,正是由於自己的政治手腕,使得中國俯首稱臣。

  對於美國的做法,中國應當未雨綢繆,製定詳細應對方案。首先,中國必須讓美國意識到,美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可能會使美國未來經濟發生變化。

  如果美國試圖壓榨中國,實現自己的基建計劃,那麽,最終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阿拉斯加首府安克雷奇會談期間,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和美國國務卿有可能會直接向中國提出,必須開放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必須全麵開放月球科研站,必須全麵開放太空站,必須全麵開放量子通訊技術。總而言之,美國有可能會要求中國在技術領域對美國全麵開放。

  中國所麵臨的選擇是,是否應該向美國開放中國的先進技術?如果美國拒絕按照對等原則,向中國開放有關技術,中國一定會斷然拒絕美國的無理要求。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特別是在通信技術和太空技術領域,中國一定會堅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絕對不會在美國的壓力下作出任何讓步。

  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有效手段。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對美國來說,資金不是問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可以隨時開動印鈔機,印發更多美元貨幣。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技術。近些年來,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研製出一係列先進技術裝備,並且進行了知識產權儲備。不論是港口大型裝卸設備,還是人工智能技術,中國都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美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必然需要中國的技術。中國願意在平等基礎上與美國談判,達成權利義務對等的協議。

  可是,如果要求中國向美國輸出商業利益,放棄自己的技術專利,中國決不答應。如果美國建設高速鐵路,中國願意參與建設,但前提條件是,美國必須對雙邊投資作出製度性安排,絕對不會讓中國企業承受巨大的政治風險,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如果美國要求與中國合作共同利用太空站,那麽,美國就必須拿出誠意,以實際行動向中國開放航天技術,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互利互惠。

  中美能否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決策。如果美國政府企圖空手套白狼,迫使中國向美國轉讓有關技術,那麽,中國絕對不會答應。中國願意在平等原則基礎之上,向美國轉讓有關技術。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製裁,同時要求中國開放有關技術領域,那麽,中國代表應當拂袖而去。

  其次,基礎設施建設將會給美國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巨額的資金投入,會增加就業崗位,同時也會帶來技術進步。如果美國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而不是美國的軍事工業,那麽,美國經濟會恢複生機。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財政預算中國防預算高達7000多億美元,美國國防部實際上是美國最大的投資者。美國國防部投入巨額研究經費,用於研製先進的武器,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如果這種局麵持續下去,那麽,美國一定會走上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中國不會允許寶貴的資金,幫助美國加強國防建設。中國也不會支持美國政府將發行國債籌措的資金用於購買先進的武器。中國一定會明確告訴美國,中國願意在科技領域與美國開展合作,但是,如果美國窮兵黷武,搞軍備競賽,試圖把中國拖入泥潭,中國絕對不會上當受騙。

  中國希望與美國開展合作,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如果美國建設高速鐵路,中國願意轉讓有關技術。如果美國在新能源材料方麵掌握技術專利,中國希望美國聯邦政府把美國國防部研製的新材料,用於發展經濟,並且以市場化的方式,向中國轉讓有關技術。

  中國一些學者曾經不無調侃地指出,中美貿易不平衡解決方案非常簡單,隻要美國把自己的航空母艦出售給中國,中美就可以實現貿易平衡。這當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如果美國願意把軍事工業領域先進技術包括新材料技術轉讓給中國,用於發展經濟,那麽,中國願意花高價購買美國的新材料。美國發展經濟,有利於美國,同時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發展。

  隻要美國願意轉讓自己的新材料技術,就像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開放建設“信息高速公路”一樣,那麽,世界經濟將會因為科學技術發展而呈現出新的麵貌。

  新材料將催生新的產業,新工藝將催生新的產品。希望美國能夠端正態度,在平等互利原則基礎之上,將美國國防部掌握的先進技術轉讓給中國,中國願意花高價購買美國的新材料技術專利。如今中國每年向美國支付數千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用,今後中國願意花費更多的資金,購買美國先進技術。

  第三,基礎設施建設涉及投資協定問題。由於中美沒有簽署投資協定,中國企業投資美國將會麵臨巨大的風險。如果美國邀請中國企業參與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那麽,中國政府願意支持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但前提條件是,美國必須改變對中國的歧視性政策,美國政府和美國國會必須對中國企業一視同仁。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通過雙邊談判簽訂投資協定,保護雙邊投資,那麽,中國政府願意作出努力,加大對美國投資力度。反過來,如果美國居高臨下,對中國指手畫腳,動輒采取製裁措施,那麽,中國不會參與美國的投資計劃,當然也不會允許中國企業承擔商業風險和市場風險,將巨額資金投放美國。

  投資和貿易雙輪驅動,對中美經濟關係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美國在貿易領域對中國實施製裁,在投資領域幾乎對中國實施封殺措施。美國政府官員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對中國措辭嚴厲,恨不得將中國置於死地而後快。在這樣的氛圍下,中國不可能大規模投資美國,中國企業不可能參與美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中國希望美國意識到,信任從來都是相互的。中國不是美國的殖民地,中國沒有必要看美國的臉色行事。中國願意在平等互利基礎之上,和美國競爭合作。如果美國對中國頤指氣使,無論是在談判桌上,還是在投資領域,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那麽,中國除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減少對美國的投資者外,別無選擇。

  即使在中國國內,對於是否應當投資美國,仍然存在巨大爭議。如果從商業的角度考慮問題,答案非常簡單。但是,影響中美投資合作的重要因素是政治。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黨同伐異,美國政客勾心鬥角,為了政黨利益,放棄國家利益。如果這種局麵持續下去,那麽,美國民主黨政府大規模投資計劃必然會徹底破產。中國企業一定會仔細評估美國的投資環境,慎重決定是否投資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