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台海格局正在根本性變化

(2018-03-20 20:19:43) 下一個

  中評社台北3月20日電/中央網路報消息,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19日指出,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原本就沒有任期限製的情形下,大陸人民代表大會日前修改憲法、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製,使習近平將能在較長時間一致性地統領黨國,對兩岸關係而言,台灣勢必麵對他堅決反獨遏獨、推進和平統一的更大挑戰;習近平對邁向國家統一的意誌,正在與蔡英文反向而行且自稱“不要小看”的其意誌,愈加形成對決;同時,隨著習近平力倡的新時代,台海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走向大陸單方主導兩岸融合發展。

  張榮恭表示,雙方意誌對決的表現之一,是一方堅持“必須統”,一方自恃“天然獨”。

  習近平去年十月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的兩岸關係部份,開門見山就說,“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這就重申了大陸曆代領導人關於國家必須統一的兩岸關係終極目標。事實上,習近平於五年前出任黨國領導人後,以及在十九大上,都把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作為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三大曆史任務;他並引述孫中山先生的話強調,“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如今,他對黨政軍的領導權威和領導時間將有超越後,把國家統一結合中國夢的使命感更會增強,並且勢必有所作為。

  與此相對的,是蔡英文認為台灣年輕世代身上,大多具備“台獨”元素,她據此宣揚依據“民主原則和普遍民意”來處理兩岸關係,以及藉主張維持兩岸現狀為掩護,對內大舉“去中國化”,意在“民主拒統”、“和平“台獨”。其兩岸政策與大陸對台政策因而形成統獨對撞態勢。

  張榮恭分析,兩岸最高層意誌對決的表現之二,是一方致力振興中華民族,一方謀求趁機脫離中華民族。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揭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他還提出了兩套相結合的重要時間表,一是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和2049年建國百年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二是完成民族複興的兩步走,亦即於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後,第一步於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第二步於2050年前後建成“社會現代化強國”。在這些目標下,習近平必然力爭在其延續領導權但又不至於終身製的任期內,展現他如何在新時代中領黨治國、邁向民族複興。

  蔡英文與民進黨則拒認同中華民族,並且運用各個權力係統與傳播機器進行“去中”、“醜中”、“敵中”,切割兩岸的政治、文化、曆史、地理聯結,製造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不屬中華民族、兩岸“一邊一國”的觀念,從事“人造獨”,圖謀在大陸積極向民族複興前進之際,認為大陸無暇顧及台灣,趁機脫離中華民族、擺脫一中架構。於是形成兩岸當局政治立場兩極分化,促使大陸增強統一緊迫感。
張榮恭表示,兩岸執政者意誌對決的表現之三,是一方積極促進兩岸融合,一方以拖造獨。

  兩岸一家親、命運與共,以及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達成心靈契合,是習近平對台工作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這就需要大陸持續製訂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與方便台灣民眾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各項政策措施。亦即大陸不再透過兩岸協商也不必然經由國共平台,而是直接聽取、吸納台灣民意,主動規劃,單方實施,柔性以對台灣同胞,以爭取台灣民心。最近的惠台三十一條措施即為顯著代表,而且不會僅止於此,會有後續作為。同時,大陸透過強調“絕不允許”的“六個任何”,劃下清晰紅線,並在國際上、軍事上進行部署,剛性以對“台獨”動向,以示“堅決反對和遏製‘台獨’分裂勢力”。

  相對的是,台灣執政者認為兩岸一家親不符合“台灣價值”;負麵看待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繼擋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後,又鼓吹“告別”大陸市場;再以不挑釁原則來避免大陸做出激烈反應,卻極力毀棄中華文化與道統。種種情況都顯示,蔡與民進黨圖以維持現狀的時間來換取“台獨”的空間,以拖造獨。大陸對此不可能沒有認知,雙方的兩岸關係理念也就成為互斥的兩條平行線。

  張榮恭說,雙方意誌對決的表現之四,是一方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基礎,一方主張不應預設前提。

  在2016年台灣三度政黨輪替之前,從大陸最高領導人到涉台機構、權威學者,都不斷強調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雙方製度化協商的政治基礎。習近平先後指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無此基礎“就沒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的立場不可能有絲毫模糊和鬆動”。對台工作機構因而持續發出警訊說,如果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協商與聯係機製將會坍塌。果然蔡英文上任並拒九二共識的翌日,海協會即宣布中斷與海基會的協商,國台辦也宣布中止與陸委會的聯係。

  其實,台灣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憲法”、法律、體製來定義一個中國,進而與大陸達成“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的政治基礎,以開展兩岸協商對話。但是蔡英文卻曾認為,隻要民進黨勝選,大陸對台政策就會朝著她與民進黨靠過來。事實已證明其為重大誤判。兩岸協商與聯係停擺迄今一年零九個月,蔡仍無意接受九二共識或就一個中國原則提出正麵論述的意願,並稱已盡“最大善意”,不再前進,又說不在壓力下屈服,頑強不改,那麽兩岸當局之間的僵持對立便隻會持績下去。

  張榮恭說,雙方意誌對決的表現之五,是一方反對外力幹預,一方倚美日、抗大陸。

  大陸自始堅持不容外力幹預台灣問題。毛澤東提出“中國人的事,隻能由中國人自己解決”;鄧小平提出“萬萬不可讓外國插手,那樣隻能意味著中國還未獨立”;江澤民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主張兩岸談判結束敵對狀態;胡錦濤主張兩岸達成和平協議,探討統一前的兩岸政治關係及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習近平強調兩岸的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反分裂國家法”也明定統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幹涉”。此均著眼於兩岸中國人自己共創和平、共議統一。但是民進黨執政後,兩岸協商對話中斷,國共平台功能不如以往,國民黨牽製“台獨”的能量也弱化,大陸轉而單方強勢主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直接麵向台灣社會,吸引台灣各界參與大陸崛起的機遇及榮景。

  蔡英文與民進黨則在兩岸關係上,近美日、遠大陸,倚美日、抗大陸,盼藉外力抵禦大陸的經濟磁吸與政治統合,不理會大陸發出的中華兒女、血濃於水、對民族負責、弘揚中華文化等呼喚。數月來,美國先後通過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以加強和台灣的軍事合作及官方往來,這些被大陸視為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法律,難免會使台灣在兩岸當局失去良性互動之際,又被推到中美兩強對抗的前沿,更添風險。

  張榮恭最後強調,中共十九大及人大、政協兩會換屆後,台海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大陸積極落實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當融合發展奏效時,武力統一才會沒有必要。民進黨政府則因無法和大陸協商對話,以致在兩岸關係中愈趨邊緣化。蔡英文若願意選擇依台灣所行的根本大法和法律體製,定位兩岸同屬各自規定的一個中國,並且停止“去中國化”,以示言行一致,必能重回兩岸良性互動,從而在兩岸關係中恢複應有的建設性地位;若執意所謂“不要小看這個‘總統’的意誌”,實為自大冒險,於己於台均不利,恐將造成台灣因拒絕求一中原則之同,以致連保有存一中涵義之異的機會也喪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