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西方吹捧印度“反腐鬥士”

(2011-09-04 00:53:44)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世界新聞報報道,“我從不懼怕死亡,在我有生之年能為國家做出貢獻,至死也無憾。我呼籲所有人都能加入到與腐敗做鬥爭的這場運動中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根除腐敗的土壤。”74歲的印度社會活動家安納.哈紮雷在開始絕食運動前,麵對他的眾多支持者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講。支持者的歡呼聲震耳欲聾,熱烈的氣氛不亞於一場明星演唱會。

  因為以絕食這種極端方式來抗爭印度的腐敗頑疾,哈紮雷儼然成了許多印度人心目中的英雄,印有他頭像的紀念品和T恤成了搶手貨,他的理念通過“臉譜”、“推特”等社交網站廣為傳播。然而有些人指出,哈紮雷是一個被神話的“反腐鬥士”,一些媒體特別是西方的媒體,刻意給他戴上“變革旗手”的高帽,背後的用意並不單純。

  出身貧寒的活動家

  哈紮雷出身社會底層,童年飽嚐辛酸。他是家裏的老大,下麵還有6個弟弟妹妹,父親布巴羅在一家藥廠打工,1952年辭職回到了村裏。由於全家生活困難,哈紮雷後來搬到了姑媽家住,在姑媽的照看下,他勉強完成了中學的課程,此後便一直以賣花為生。

  1962年,25歲的哈紮雷應征入伍,成為了陸軍的一名汽車兵。1965年,他被派往印巴邊界參戰,在當年的一場戰役中,他險些被流彈擊中喪命。有過這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曆,哈紮雷開始靜下心來思考人生的意義,並閱讀印度著名社會活動家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和甘地等人的著作。上世紀70年代中期,38歲的哈紮雷又遭遇了車禍的生死考驗,從此,他的世界觀徹底轉變,發誓要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為國家和人民做點事情。

  1978年哈紮雷退役後,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馬哈拉斯特拉邦,並在中部一個名叫西得悉的小村莊住了下來。這個村子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資源極度匱乏,哈紮雷帶領村民種植林木、興修水利,把這個人口隻有2000多人的貧瘠之地,轉變成了繁榮的“示範村”。

  除此之外,哈紮雷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反貪腐,他的武器就是像印度國父甘地那樣,開展和平遊行、靜坐示威和絕食,迫使當局接受自己的政治要求。據說,約有400多名印度官員因為他的示威抗議而下台。2004年,哈紮雷在印度首都新德裏市中心開始了名為“堅持到死”的絕食運動,以此要求重新審議一項涉及反貪腐的法案《公民監察法案》,以加重對腐敗官員的監察和懲處力度。這場絕食持續了5天,在印度各地引發了強大的聲援浪潮。

  西方推崇的“道德楷模”

  “鬥士”、“先驅”、“甘地再世”,西方媒體將各種溢美之辭毫不吝惜地送給了哈紮雷。

  英國《衛報》評論說,哈紮雷通過絕食把那些貪汙瀆職的官員拉下了馬,“雖然他因此四麵樹敵,但他的美名卻在民眾中遠播,成為了整個印度的道德楷模。”這篇文章還對哈紮雷奉行的簡約主義大加稱讚:“哈紮雷是現代物欲社會的一個苦行僧,他早餐隻喝酸奶,午飯隻吃蔬菜和印度麵包,晚飯則以一杯檸檬汁果腹,他的生活方式是對現代人所崇尚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鞭笞。”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全國各地的支持者尊稱哈紮雷為“甘地式的人物”。哈紮雷的確將“聖雄”甘地的絕食形象複製得十分成功,他一塵不染的白色長袍和尼赫魯式的帽子,讓人回想起反殖民鬥爭時期的領袖。

  甚至有西方媒體將哈紮雷發起的反貪風暴稱作印度的“阿拉伯之春”,高呼這場“街頭運動”可能改變印度民主的麵貌。

  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稱,在哈紮雷的號召下,印度的普通百姓將矛頭對準了上層的政治階層,它反映出公眾對於印度民主製度的效力缺乏信任。值得注意的是,哈紮雷的追隨者中有不少是中產階級和大學生,在印度民主體係的架構中,這群人往往對政治漠不關心,如今連他們都走上街頭,參與到反貪腐的浪潮中,說明印度的年輕人正在覺醒,這場運動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才是社會變革的推進力量。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題為“阿拉伯之春,印度之夏?”的報道說,“阿拉伯之春”是一出難以仿效的大戲,但“印度之夏”將同樣影響深遠。作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並沒有可要推翻的獨裁者,但示威者也在引發政權變化。印度政府治理正在發生改變,結束印度統治者掠奪國家財富而不受懲罰的曆史。

  哈紮雷和甘地不一樣

  當哈紮雷享受英雄般讚譽的時候,一些人卻對他的所作所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印度加爾各達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Suhit Sen近日在英國《衛報》刊登專欄文章說,哈紮雷的很多舉止都和甘地相像,比如,他們二人都鬧絕食,都被政府抓進過監獄,都過著簡樸的生活,都有調動大批民眾的能力,但本質上,哈紮雷不能和甘地畫等號。甘地領導的是反殖民主義的鬥爭,他可以動員成百萬的民眾和他一起戰鬥,而且這些群眾不分階級;哈紮雷則不然,他的支持者相比甘地要少很多,並且以生活在大城市的中產者居多。

  Suhit Sen在文中還說,甘地所奉行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蘊含了深厚的社會哲理和政治哲學,這使得甘地所發起的反殖民運動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共鳴。哈紮雷則不同,他隻是在簡單地效仿甘地,其領導的反腐運動也流於表麵。哈紮雷和他的追隨者以為,在政治體係之外樹立一個威權人物,就可以根除埋藏在政治肌體內的腐敗毒瘤,這種想法過於簡單。事實上,他們要做的不是讓自己與政治“絕緣”,而是要運用政治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還有一些人對哈紮雷近乎“聖者”的個人經曆提出質疑。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指出,哈紮雷自稱奉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但他過去的一些行為卻帶有暴力的色彩。文章說,哈紮雷在幫助貧困村致富的過程中,曾號召村裏的年輕人擺脫酗酒劣習,他讓人把那些喝得爛醉的酒鬼綁到神廟裏鞭打,甚至親自動手。他還說過要把那些貪官絞死,這顯然也和“非暴力”的精神相悖。

  絕食抗議有違民主精神

  對於哈紮雷身上的爭議性,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莉對《世界新聞報》指出,應該辯證地看待哈紮雷所發起的反腐運動。從積極的角度講,哈紮雷以一介平民之力發動反腐運動,這不能不說是種勝利。但同時應該看到,他的絕食鬥爭是不可持續的,並沒有觸及腐敗滋生的源頭,即製度問題。“而且,用絕食來綁架議會,綁架政府,這種方式有違民主精神。”

  李莉表示,西方媒體之所以吹捧哈紮雷,目的是樹立新的“民主標杆”,借以推行西方的價值觀。近期,中東、北非等阿拉伯國家相繼發生動蕩,西方想借這一波動蕩浪潮,將所謂的“民主變革”複製到更多國家。李莉說,其實西方不了解印度政治,他們出於慣性思維,想當然地認為民主就是反政府,“印度本身就是民主國家,西方不該簡單地進行類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