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立委選舉之後的台灣政治生態與政局發展

(2008-03-15 09:20:07) 下一個
主 辦:中國評論月刊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兩岸政經研究中心

顧 問:徐鷹(中國評論月刊社務委員會主席)

主持人:張五嶽(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

策 劃:郭偉峰(中國評論月刊社長)
    周建閩(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

評論員:吳育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塗醒哲(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劉一德(台灣團結聯盟副秘書長)
    周奕成(第三社會黨發起人)
    簡錫階(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蔡東傑(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
    董立文(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

執行人:羅祥喜(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王 平(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張仕賢(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兩岸政經研究
        中心主任)

時間:二OO八年第三次(總第一百二十三次)
地點: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會議室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陳文喜:致歡迎辭

  我謹代表學校,歡迎各位社會精英和意見領袖蒞臨本校。我們感到非常榮幸,這麽多先進聚集本校,舉辦這樣一場研討會。在此新春之際,我首先預祝各位先進鼠年如意、順利!同時,也希望今天的論壇,能夠順利、圓滿、成功!

  張五嶽:開場白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張五嶽


  今天是中華港澳之友協會跟台北海院兩岸政經研究中心及中國評論共同舉辦這個論壇。非常感謝台北海院提供這麽好的一個場地。

  大家都很清楚,中國評論是目前唯一一份可以同時在兩岸四地公開發行的、比較屬於評論性跟思想性的雜誌。這份雜誌在兩岸都受到相當的重視;中評網也是大陸能夠看到、報道比較多的有關兩岸及台灣訊息、評論的網站,這個網站每天的點擊次數高達二千萬以上。

  這一次座談會的主題,有幾個麵向:第一,這次立委選舉結果,對台灣的政黨政治、政治生態,乃至於政治運作,會產生哪些短、中、長期的影響?第二,立委選舉的結果,對三二二的總統大選,究竟會產生哪些影響或連動效應?第三,應該以什麽樣的思維來觀察這次立委選舉及接下來的總統選舉之後的短、中、長程的兩岸關係?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的,都是目前台灣具有代表性的、重量級的專家學者。特別在傳統的藍綠之外,我們更邀訪到目前在台灣方麵具有代表性的第三勢力,透過這樣的論壇對話,大家可以很精準地瞭解到目前台灣藍綠陣營及不同的社會力量對相關問題的看法。
  
  簡錫階:民進黨未從敗選中吸取教訓

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簡錫階


  這一次的選舉,有幾個麵向可以去觀察,可以去探討:

  第一個,從政黨組成的曆史背景或差異來看,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區隔在於國家認同的差異。這種差異短期間不可能改變。也就是說,對於民進黨這一次敗選,也許大家會說,這是民進黨操弄族群和統獨議題得到的教訓,民進黨在挫敗之後也有道歉。

  但是,陳水扁認為,台灣祇有統獨,沒有所謂的中間力量,中間力量未來都會被統獨兩邊所吸納。因此,民進黨未來祇有用更強烈的方式操作統獨議題。

  而從謝長廷近期的言論觀察,謝強調國民黨在立法院一黨獨大,如果未來再贏得總統選舉,他不放心國民黨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種言論,也隱含著統獨的認同。也就是說,未來民進黨還是會以族群和統獨的標簽,來跟國民黨進行競爭。

  因此,民進黨並沒有改變什麽,並沒有從敗失中吸取教訓。我原本對這次選舉很樂觀,認為台灣的族群操弄,會到止終結,因為操弄族群得不到選票,之後民進黨會得到教訓。但是後來我比較深刻地想一想,民進黨除了這一次拿不出東西來,因為國民黨跟民進黨幾乎都是在走右傾的路線;台灣民主一直沒辦法深化的原因,就是兩大政黨都屬於中間偏右的政黨。謝長廷現在為了選票,說要降低遺產贈予稅,完全忽略了台灣現在的租稅負擔已經很低,已經沒有減稅的空間。國民黨因為也不敢得罪企業界,不敢吭氣。

  操弄統獨議題是不智的

  由於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是右派政黨,它們的競爭不在台灣政治上左右的辯論,因此最終都會回到兩岸統獨的議題。

  台灣的公民社會,現在已經慢慢在發展。比如我們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提出來,統跟獨應該是公平的對待,主張統跟獨是公民社會的多元聲音,應該給予尊重。但是,民主、和平這兩個價值,是高於統獨的。主張獨立的人,一直主張民主獨立,用公民自決、公民投票的方式實現法理獨立,但這種方式,沒有辦法去交代獨立會引起戰爭的問題,主張獨立的人不能說法理獨立不會帶來戰爭,無法消除人民對戰爭的憂慮。

  對於主張統一的人,也應該主張用民主的方式實現統一。現在中國大陸和平統一的說法對台灣人民之所以缺乏說服力,是因為大陸的說法被認為祇有統一才有和平,這種和平被認為是投降式的和平。

  所以,民主跟和平應該並重,是處理統獨議題最高的指導原則;公民社會如果就此能夠達成共識,操弄統獨議題根本就是不智的,統獨議題不是最重要的。

  但現在的選舉命題,還是在統獨。立委選舉的時候,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候選人的政見,都無法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候選人的政治理念是什麽,或者要帶給台灣什麽願景。現在總統選舉的時候,雖然雙方提出了政策白皮書,但那些祇是願景而已,兩組候選人最終還是會被拉離這個命題。馬英九本來要回來講經濟,講發展,但是謝長廷還是會丟出統獨或認同議題。因為這被認為是最能夠動員選票、最能夠激發選民恐懼跟焦慮的議題。民進黨慣用這一套,國民黨也不得不起舞回應。

  民進黨不會改變台獨立場

  這次民進黨立委選舉的敗選,並不是突然的,而是在一年前就開始了,從施明德發起紅衫軍反貪腐運動就開始了。紅衫軍的反貪腐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民眾對陳水扁領導的貪腐政府的厭惡依然存在,祇是民進黨巧妙地將民眾的倒扁運動,扭轉成為族群動員,並隱蔽對自己的檢討。其實民進黨的價值並不是祇有台獨,民眾期待的是有一個公平跟清廉的政府。但是,民進黨為了穩定執政,回避或袒護了陳水扁,累積帶來的民怨,一直反映到這一次的立委選舉中。

  對於立委選舉慘敗,民進黨主要歸因於新的選製對它不利。所以,接下來,民進黨會積極地努力去改變選製,而不會去改變它的台獨立場,絕對不會去檢討它的操弄統獨議題的選舉策略。他們會聯合小黨,一起去改變選製。

  但是,因為選製的修改,牽涉到修憲的問題。國民黨在立法院作為既得利益者,也會去抵擋這樣的修改。所以未來在立法院,一定會有修改選製的攻防和衝突。我覺得國民黨作為一個大黨,要審慎處理相關問題,不要為所欲為,因為民進黨也不是沒有當過小黨,它知道怎麽運作。

  我認為,為了台灣的長遠發展,政黨競爭還是要像韓國一樣,回到人民的生活中,因為政治最終要解決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跟穩定社會;如果政治不往這個方向可長可遠地提出辯論議題,而是還在一個舊染缸裏頭去搞統獨的話,是沒有前途的。因此,從長遠來講,台灣的公民社會是會逼迫這些政黨走向一個多元公民社會發展的政黨,我也期待未來會往這個方向。

  周奕成:民進黨可能長期一蹶不振

第三社會黨發起人周奕成


  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受到教訓,國民黨占到便宜。

  正如剛才簡先生所講,民進黨執政的後麵幾年,整個的正當性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無論是執政的表現,還是行政人員的操守,都受到蠻大的衝擊。這是民進黨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遇到的現象。

  民進黨遭受這麽大的衝擊,有可能導致民進黨長期一蹶不振。因為整個選製對民進黨是不利的,所以有可能導致民進黨在往後都很難再度爬起來。當然最終還是要看民心,看民進黨有沒有辦法重獲民心。

  但是,民進黨還是有它的力量在。在我看來,民進黨的力量在於新世代的人才,青壯代的人才;一些有足夠政治經驗,然後身經百戰,操守能力都在一般水準以上的這些人才,是民進黨真正力量之所係。問題是,民進黨有沒有辦法,讓這股力量成為民進黨裏麵的主導力量。以我看來,民進黨能不能爬起來,這是最大的關鍵。

  我對民進黨的再起,並不是很樂觀,因為我認為台灣的民主內戰沒有結束,第一社會跟第二社會的力量還在;台灣兩個社會之間,統獨的力量鬥爭不會因為這次選舉就結束,而會延續下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進黨有沒有可能去走一條中道的路線,還有有很大的爭紮:民進黨一方麵知道,先前走的那條極端的路線沒有辦法成功;另一方麵,因為民主內戰還沒有結束,還有很多人希望繼續對抗下去,而民進黨又沒有辦法放棄深綠和急獨那一塊,所以民進黨還是會在路線上麵迂回不定,繼續爭紮。因此,我認為,台灣根本不適宜走兩黨製,因為兩黨製會導致現在這種統獨的兩黨製,第一社會跟第二社會的對抗會延續下去。

  台灣已經出現
  藍綠以外的新力量

  從這一次的選舉,也可以看出台灣第三社會力興起的一個征兆。首先,有新的政黨或多黨出現。有些人說這是因為新的選製,有人要來卡政黨票的緣故。我認為既對也不對,因為現在的選製,對小黨更不利,所以不是製度的因素,而是曆史的因素。也就是說,台灣社會已經出現了藍綠陣營以外新的社會力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知識界專業人士,並不支持藍綠兩大黨。也就是說,台灣社會的正當性,已經漸漸的從國民黨流到了民進黨,又從民進黨流出來,已經有非常多的社會精英不再支持兩大黨,他們甚至會認為再支援兩大黨是一種羞恥,或是一種不滿。所以,越來越多人希望有新的替代力量出現。我認為這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我們從這一次的立委選舉也可以看到,這些新興政黨裏麵也有相當多的人才,這是台灣社會一個新的現象。過去,台灣的人才絕大多數都在兩大黨裏麵。這一次雖然各小黨都沒有選過關,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從兩大黨裏麵流出來,這是台灣社會一個新的現象,也說明第三社會力已經開始在形成。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像是,世代政治的情形可能會越來越明顯,因為雖然有很多年輕人已經從國民黨流到民進黨,又從民進黨流出來,但是也有不少年輕人這一次因為對民進黨不滿而選擇支持國民黨。

  這一次所謂的第三勢力,或者新興政黨的落敗,有多方麵的原因,如製度的原因,自身準備的不足,等等。這也是對單一選區兩票製新選製的一次測試。我跟我的夥伴說,這一次出來,本來是求一個光榮幹淨的失敗;失敗是我們的資產,並不是危機,下一屆我們會有機會。我認為,現在的新興政黨,在沒有任何的資源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存活下來,然後再慢慢去累積它的論述和人才,下一屆也許有機會。

  修憲勢在必行

  至於未來的改革方向,我覺得還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就是一定要推動修選和公費選舉。

  對於修憲,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過去相當的投機;我也曾經是民進黨的幹部,非常瞭解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態度的轉折。在民進黨內,有人主張內閣製,有人主張總統製。在二OO六年八、九月之前,大多數人主張內閣製,但等到高雄市長選贏之後,民進黨認為,它有機會選贏總統,因此就不主張內閣製了。

  過去修憲還有一個沒有辦法推動的原因是,民進黨因為陳水扁的因素,一直在提改名等不切實際的修憲主張,明知不可能被接受,但還是要喊這個,顯然就是在破壞修憲。但是這一次,民進黨輸到這個地步,我是很期望民進黨能夠務實地麵對這個局勢,誠心誠意地跟國民黨談修憲。坦白講,該退讓就要退讓,因為不修憲的話,這個製度顯然對民進黨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當然,未來推動修憲,顯然不能再去推什麽正名、改國號這些,就是總綱不動應該是民進黨要接受的。就是說,政府應該改為議會內閣製,議會的席次應該增加。

  打破目前藍綠統獨的兩黨體製,無論對台灣的安全,還是對東亞的穩定,應該都是正麵的。

  未來修憲的最大責任已經落在國民黨身上,因為國民黨已經拿到大多數的立法院席次。民進黨跟民間學術團體、輿論界,應該努力提出務實的修憲方案,然後要求國民黨接受。
  
  劉一德:民進黨的失敗早在預料之內

台灣團結聯盟副秘書長劉一德


  這一次立委選舉,民進黨變為小黨。其實,早在二OO五年還沒有通過修憲案的時候,我就說,民進黨的席次,會在三十到三十五席之間;現在更糟,降到三十席以下,但我的預測還是最準,沒有人預測會降到三十席以下。

  這次民進黨大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好像一個體重一百公斤的人與一個五十公斤的人在打拳擊賽,沒有分重量級和輕量擊,一起打,民進黨一定是被打垮的。也就是說,民進黨大敗,早就可以預期。

  民進黨的基本盤並未破掉

  很多人都說,民進黨大敗,其實民進黨並沒有失敗,民進黨的選票還增加了:大家不要忘了,民進黨的得票從百分之三十五多,增加到三十八點多,總得票率是增加了。民進黨增加的部分,我認為有一部分是從台聯這邊搶過去的。上次立委選舉,台聯拿到百分之七點八的選票,這次剩下百分之三點四,主要的選票從這邊流失掉,去補民進黨增加的部分。所以,民進黨的版圖完全沒有擴張,但是綠色的票並沒有跑掉,祇是從台聯移回到民進黨而已。所以不要一直講說,民進黨做得多爛,票都跑掉了,這樣的論述是有問題的,因為跟事實不符合。民進黨的基本盤並沒有破掉,而且還略有增加。

  民進黨二三十年內難翻身
  謝長廷不可能當選

  對於這次立委選舉對民進黨的影響,我認為,由於國民黨占有絕大多數席位,民進黨變成了小黨,以後民進黨永遠都碰不到那個“中央政府”,包括立委,一定是國民黨每次都會超過四分之三,因為立委完全被國民黨控製。而在每一個選區的諸侯都是國民黨的時候,你不可能期待說總統是民進黨的。除非出現很特殊的狀況,否則在一般的情況下,當全台灣七十三個選區的版圖絕大多數都在國民黨掌控之下的時候,民進黨要拿到下總統,是不可能的。

  所以,國民黨可以一直做下去,民進黨則不可能再拿到台灣的所謂“中央政權”。未來可能有幾個縣市由民進黨執政,但縣市要錢都是跟中央要,要跟國民黨要錢。所以,以後的民進黨,是以縣市長為主的以及部分的立委山頭所掌控的一個組織結構,這基本上都要靠中央的施舍。這個架構基本上已經形成。這也意味著,總統不可能由謝長廷當選。

  那麽,很多人就說,這次民進黨大敗,如果國民黨做不好,下次可以換回來。但是我斷定,一定換不回來,因為那樣的結構不可能在二三十年內被打破;國民黨的地方組織祇會越來越強。試想,國民黨拿到總統和行政資源以後,現在的選製又是一個選區祇有一個立委,各種選民服務,各種政商掛勾,都要透過這個立委,跟中央的關係是透過這個現任的立委來完成的。這會造成所謂的東台灣效應:大家看看台東跟花蓮,不是沒有民進黨,為什麽每次選縣長、立委,都是國民黨在當?民進黨永遠祇能拿到百分之二十或三十的少數。未來這種情形會複製到整個台灣。所以,未來台灣的中央政府,不管是立法院還總統,不可能再由民進黨來掌控,這個趨勢是很清楚的。

  民進黨的立委席次
  下一次還可能再減五至六席

  另外,我們很實際地看,這次民進黨區域剩下十三個,下次還會再掉。有人會說,已經夠慘了,怎麽還會再掉呢?我跟大家報告,象三重、盧州贏得都蠻僥幸的,盧州林淑芬那個區域是因為國民黨有一個楊蓮福出來,把柯士敏拉下來,山重是險勝,然後山重幫這次並沒有使出很大的力量,下次都可能掉。

  另外,台南縣,是阿扁的故鄉,雖然三個全上,但是這次用了很大的力量,下次最少要掉兩個。屏東現在民進黨上兩個,可能還會掉一個,就是蔡豪那個區可能掉一個。高雄市可能會加一個,高雄市有一點冤枉,李昆成那個區可能會掉回來。這就是五減一等於四個。

  不分區部分,我估計會再掉一、二個,因為會有周奕成講的那個現象,如果下一次小黨能夠聚集成功的話,會排擠掉兩大黨,主要是排擠到民進黨;民進黨的不分區席次會掉一至二席。也是就下次選舉,民進黨還要再掉五至六個席位,即從現在的二十七席,再減五至六席,祇剩下二十一或二十二席。這個數字供大家參考一下。那些被國民黨拿去的,幾乎完全都拿不回來,因為所有的資源都被國民黨壟斷。這個慘況會一直持續下去,沒完沒了。

  對於藍綠的對抗,我認為也結束了,未來祇有一大一小,綠軍完全沒有對抗的能力。

  陳水扁種下民進黨的敗因

  造成台灣目前這種政治結構的原因,就是二OO五年五月十四日通過的那個修憲案。這個案子是誰通過的呢?老實講,罪魁禍首就是陳水扁。陳水扁在通過這個案子之前,於二OO四年十二月先在立法院通過一個初案。這個案子通過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少人注意,可是到隔年選舉完以後,二OO四年國會選舉的時候,大家開始討論、開始注意,才發現這個製度很糟糕,弄下去就會看到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

  其實蠻多人,包括民進黨內部如林濁水、沈富雄,也包括在下小弟我,當時在報紙上寫了不下十篇的文章,演講不下百場,電視上也講了幾十次,勸阿扁趕快踩剎車,趕快重新在立法院提一個案子,用德國式的完全按政黨比例分配席次的辦法,結果呢,阿扁完全聽不下去,倒過來罵台聯阻礙改革,是改革的破壞者。那個時候就已經決定今天民進黨的命運。

  老實說,這很像一個很愚蠢的將領,把三百六十幾萬的大軍,民進黨綠色的大軍,被帶到戰場上,完全沒有打仗,就被全部活埋掉了。所以,阿扁是一個曆史上的,如果台灣曾經有一個本土化的運動,或獨立運動,都在這一次被埋葬掉了。也許大家會覺得很嚴重,但實際上,以後再要透過和平的選舉方式來改變這個悲慘的命運,是不可能的了。

  民進黨已經變成
  台灣進步的最大絆腳石

  那麽,到底民進黨還有沒有希望呢?我覺得除非有兩個奇跡出現,不然民進黨沒有希望了:

  第一個是國民黨出現分裂,這個時候民進黨可能有操作空間。

  第二個是台灣出現一股覺醒的力量,但這個講得有點唱高調,搞不好,我覺得五年十年內都不可能產生。我覺得,台灣要有一個社會革命的想法或力量,在兩黨之外重新跑出來。我覺得,未來民進黨會繼續操作苦難、悲情,用這種悲情來綁架它的所謂綠色選民。老實講,民進黨已經變成台灣進步的最大的絆腳石,所以民進黨應該趕快分裂或趕快把主導權丟出去。不過這牽涉到第三勢力有沒有人能夠提出一套好的論述,把一些真的想改革的力量收集過來。

  蔡東傑:一黨獨大與一黨優勢大不同
      大家接受國民黨的一黨優勢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蔡東傑


  對於立委選舉結果,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可是我總覺得,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還很難討論,因為選舉還沒有結束,還有一個總統選舉。大家還記得,當初曾有人認為這兩個選舉要合一。後來兩個選舉雖然沒有合一,但立委選舉延後了,離總統選舉那麽近,實際上等於一個選舉。所以,在這個選舉還沒有真正結束之前,很難期待什麽理性、客觀的討論。不過,從學者的角度來看,我把個人的淺見跟大家作個交換。

  首先,我覺得媒體不要再講一黨獨大,而應講一黨優勢,因為這次選舉,不管怎麽樣,都是民主選舉的結果,大家都能夠接受。一黨獨大跟一黨優勢,有很大的區別:一黨獨大是不民主的;現在國民黨再怎麽大,都是大家民主選出來的。民主政治就是責任政治,因此,國民黨一黨優勢並不可怕,因為國民黨的權利越大,責任也自然越大。

  對於民進黨受到教訓的問題,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中間選民根本就沒有出來,祇有五成八的投票率,離總統大選還有二成的成長空間。對於中間選民,好聽一點是理性選民,不好聽叫惰性選民,是最後才會出來的;最先出來的都是黨性比較堅強的,政治比較熱感、比較高的。所以,就目前的投票率來看的話,中間或第三選民,沒有出來;很多第三勢力得不到什麽席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第三選民並沒有出來支持第三勢力,我覺得以後還是有機會去加油。

  民進黨的基本盤還在
  
  對於三月二十二日的大選,有些人說國民黨一定贏,或民進黨一定輸,我覺得還不一定,因為從立委選舉投票率、政黨得票率來看,這次選舉祇不過催出藍、綠各自的基本盤;民進黨的基本盤還是在的;中間選民並沒有表達支持的意向。未來總統選舉投票率應該會再升高一成五至二成,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甚為關鍵。同時,總統選舉的輸贏,最終還是要看誰能夠在經濟上有所建樹;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對台灣的發展來講是很可悲的。

  國民黨已經到達最高峰

  從台灣的政治生態來看,現在國民黨應該是它的最高峰,以後再往上的機率不太大。現在國民黨與民進黨之比大概是七十五比二十五。我覺得未來大概是七比三,或稍微低一點,會是比較合理的比例。所以,如果四年之後再選的話,情況會有所調整,特別是如果國民黨在這次總統大選中勝選的話。

  其實在野有在野的優勢:在野之後,去除行政包袱之後,相對優勢會出現,民進黨的席次會微幅的提升。所以我覺得,暫時是七比三,可是未來還是要看未來版圖的變化。對於綠營來講的話,要過半數,應該是中程以後的事,長程是沒辦法預測的,政治祇能看中短程。短程來看,大概是七比三;中程來看,國民黨至少也是過半。

  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整個的政治局勢,有可能會慢慢穩定下來,因為可能出現穩定的多數。過去幾年,整個局勢不太穩定,雖然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時候,好象國民黨在立法院是過半的,可是當時國民黨內部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過半是虛假的。二OO四年以後,則是沒有一個黨過半,全部都是虛假的多數。因此,未來在立法院有個穩定多數的存在,對整個台灣的發展是比較好的。要期待國民黨出現過去幾次那樣的大分裂,是不現實的。

  國民黨過去有好幾次大分裂,可是那幾次大分裂,都跟過去的曆史或政治生態有關係。我要強調的是,台灣民主化已經二十年,很多東西都已經改變了;不管是藍還是綠,都不能再停留在二十年前那個時間點來談台灣的發展;統獨的問題會消失,或逐漸的談化。

  三月二十二日的大選,不管藍或綠當選,三通都勢在必行,很多新的東西會出現。對多數選民來說,意識形態不重要,記憶跟他的生活的需求是最重要的。

  吳育升:民進黨過度操弄意識形態
      是國民黨大勝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吳育升


  國民黨這次的勝選,也出乎自己的意料,因為我從黨內所有的評估報告裏麵,都沒有評估到這樣的結果。很顯然,國民黨這次的勝選,有很多的因素是來自於客觀的因素,當然也有很多的因素是來自於國民黨在在野之後的努力。所以從我的解讀來講,這次國民 黨的勝選,應該描繪成一句話就是:民進黨政府在沒有政績支撐下,又貪汙腐化印象深刻的情況之下,過度操弄意識形態對立所造成的結果。

  雖然剛才蔡教授說百分之五十八的投票率,許多中間選民沒有出來投票。可是我認為,在任何的投票率之下,都必須去假設有中間選民部分比例的出現。以我自己的選區為例,我個人拿的票,比國民黨拿的政黨票,多七千票,可是由民進黨征召的、我的對手,所得到的票數跟民進黨的政黨得票差不多。所以這打破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投票率越高可能對藍軍越有利,投票率越低可能對綠軍越有利。以百分之五十八的投票率來講,好像那個參考值是一樣的。所以,百分之五十八的投票率所代表的意義,可能跟百分之六十八的投票率是差不多的。因此,如果三月二十二日大選的投票率超過七成,如果跟二個月之前的立委選舉是一樣的結果,那麽可以說,投票率從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間,存在著穩定的中間選民。祇不過在過去國民黨執政的優勢之下,這些人的心逐漸往陳水扁、往主張改革的民進黨那邊靠攏。所以我覺得,百分之五十八的投票率,出來的結果是這個樣子,我個人也是蠻詫異的。

  民進黨當年推動
  單一選區兩製的謀略

  民進黨把失敗歸因於新的選製。我們今天可以看到沈富雄、林濁水等大聲疾呼說當年怎麽反對單一選區兩票製。對此我很不以為然。因為當年民進黨提出選製方案的時候,林濁水是民進黨的政策會執行長,沈富雄也是民進黨憲政改革小組的成員。所以如果他們反對的話,應該一開始就反對。而我看劉一德兄的立場,前後是一致的,對此我就尊敬。從民進黨內對該改革案的簽署順序來看,沈富雄還是第三個簽署的。

  那麽,民進黨當年提出選製改革,是鬼迷心竅、鬼使神差嗎?我不這樣認為。民進黨當年認為,已經執政在手,如果能夠幹掉小黨,朝兩黨製的方向推的話,民進黨至少掌握某些優勢。因此,民進黨想利用執政的優勢,再加上它操控族群、操控意識形態的優勢,把四成的基本盤往五成的方向拉。因此,它從頭到尾對台聯都毫不手軟。這是民進黨當年推單一選區兩票製的基本思維,也就是要台灣所有的淺綠、中綠、深綠一黨化。

  國民黨的一黨優勢是人民的選擇

  所以民進黨內今天反對這個製度,主張修憲,我從內心裏麵是看不起他們的,不管他叫林濁水,還是沈富雄,或者是今天民進黨、謝長廷操控、指責說國民黨一黨獨大。國民黨本來就不是一黨獨大,而是一黨優勢,這種優勢是經過民主的過程選舉出來的,是人民的選擇。

  民進黨過去選上總統之後,每一次都說,要讓民進黨完全執政:既然行政權給了民進黨,希望國會也給民進黨。可是過去兩次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都沒有辦法成功,因為人民對民進黨有疑慮。

  今天國民黨也可以反過來說,國民黨在立委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怎麽可以再來個少數的總統、讓過去空轉了八年的情勢持續下去呢?所以,或許這樣的情況對國民黨是有利的。

  在國民黨取得國會多數的情況下,我認為以後要多傾聽各種不同力量的聲音。未來台灣的政治結構如果要去作些改變,透過修憲去改變現行的選舉製度當然是一個方向,但我覺得那祇是形式的意義,更實質的意義在於,兩大黨之間,到底有沒有足夠的道德勇氣跟政治現實利害的考量,往中間、往左派靠攏,否則的話,永遠都是右派鬥爭之下的藍綠對決,第三勢力也不會有發展的空間。

  政治板塊對國民黨有利
  但不能說三二二大選穩贏

  我同意,立委選舉之後的政治版塊,對國民黨有利。但國民黨祇有相對的動態優勢,而沒有絕對的穩定優勢。

  如果國民黨取得總統大選的勝利,處境也會相當的艱難,因為要收失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八年留下來的失德敗政,怎麽對貪汙腐化、國庫被掏空的情況進行拔亂反正,並不是容易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說,馬英九的挑戰,可能不在總統大選;真正的挑戰是總統大選勝利那天開始:他怎麽樣收失舊河山,麵對新政局,麵對海峽兩岸的新形勢。

  不過,我還是認為,總統大選仍是個未定之天。因為國民黨過去敗過,國民黨整個的危機意識還是要保持一定的強度。

  生活議題超越生命議題
  是未來台灣的主流意識

  最後,我要進一步呼籲中國大陸當局,對台灣這個民主自由的力量,基本上應該關心而不應該介入,甚至任何的間接的手段都不要去介入;台灣這個民主自由的堡壘或土壤很奇怪,越有外部力量的介入,就越容易反彈。因此,不管是來自於軍事的或非軍事的,政治的或非政治的,都不應該介入。

  雖然國共之間保有一定的聯係的管道,但是我不希望中國大陸當局過度的介入,或者是適度的介入,我認為連介入都不要介入,尊重整個台灣的民主自由的選擇,讓台灣的不同組合的力量,去形塑它的一個競爭。

  我同意蔡教教授剛才一個觀點,認為統獨不再有市場。過去是生命議題超越生活議題,統獨就是生命議題,經濟就是生活議題,但是從這幾次的變化,民進黨執政的失落失敗,然後到國民黨的勝選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國民黨過去談經濟根本沒有人聽,但是為什麽忽然之間,老牌的蕭萬長也不是新的經濟牌,為什麽開始有人聽?為什麽馬英九的某些論述開始有人注意?我覺得,生活議題超越生命議題,是未來台灣整個的主統意識。大家從過去十年痛苦的深淵當中,重新找到台灣唯一的力量,就是經濟。經濟能站得起來,才能夠談政治。所以國民黨的先經濟,後政治,不祇是一個講法,它實際上是一個做法。

  董立文:台灣立委選舉
      是民主深化比較紮實的一步
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董立文


  這次立委選舉,是台灣民主深化比較紮實的一步,也是比較穩健的一步。因為在這次選舉過程中,政黨的表現,候選人的表現,選民的表現,選務機關的表現,以及司法機關的表現,我覺得都有進步。比如說,在敗選的第一時間,民進黨主席陳水扁承認敗選,恭賀國民黨,而且承擔責任;國民黨方麵,吳伯雄主席說絕不濫用權力,馬英九先生講要尊重少數,包容歧見;以及馬、謝兩位候選人的後續表現,我覺得從民主品質、民主成熟度來說,都有所提升。此外,這一次所有的立委參選人,無論是當選者還是落選者的表現,也都是過去曆屆最好的:得勝的人都很謙俾,不敢驕傲;失敗的人絕大部分都責怪自己不夠努力。這些都讓人很感動。

  民進黨慘敗有三個主要因素
  路線、形象、政績差排第一

  對於這次立委選舉的輸贏,我作為一個民進黨人,剛才聽到劉先生說,民進黨的失敗,猶如三百六十多萬的綠色大軍,被帶到戰場,沒有打仗就被活埋掉,感到非常心痛。但是我覺得對民進黨來說,沒有悲觀的權利,我們自己要反省。民進黨失敗的三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是我們黨的領導風格,我們的形象,我們的路線,我們的政績不好;第二個才是選製的問題;第三個是各個候選人的地方經營的問題。

  立委敗選標誌著:陳水扁時代的結束
          民進黨激進路線的終結

  民進黨這一次立委選舉慘敗會有什麽影響呢?從民進黨的角度來說,第一個當然是陳水扁時代的結束。不僅於此,我覺得也是民進黨激進路線,或是說基本教義派的終結。而剛才簡先生說,民進黨未來還是會操弄所謂的認同、統獨議題,我覺得這要分兩個層次來看:第一個層次,從所謂的民進黨的操弄來說,我們現在麵對外麵的批評也好,責怪也好,諷刺也好,其實沒有回嘴的立場,也沒有辯駁的立場,但純粹從分析的角度來看,從謝先生在選後拜訪的人來看,尤其在拜訪所謂的獨派大老時,那些獨派大老公開向謝先生說,他們會忍耐,要謝先生不要有後顧之憂。這是什麽意思?意思是說,連他們獨派大老都認為,現在不是推動台獨的時候,這是第一個意義。我覺得這一點非常的清楚。

  第二點,統獨問題,是我們自己的曆史記憶,剛才蔡教授是這麽說的。當然除了我們的曆史記憶,我覺得統獨問題最重要的根源來自於兩岸關係的問題。我將其歸納為三大障礙:一是有關主權的爭議;二是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問題;三是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武力準備與恐嚇。我認為,台灣的統獨議題,有很大一部分是從三個方麵出來的。

  因為有三二二大選
  民進黨無法徹底改革與反省

  盡管現在民進黨在反省,在改革,我們正在做這些事情。但是我個人覺得,由於有三二二的影響,所以在某種程度來說,在阻礙民進黨徹底改革和徹底的反省。這是很可惜的事情,但是它也是一個政治現實。所以,祇要過了三月二十二日,我相信民進黨會用另外的麵目重新出發。

  台灣的選製有修改必要

  目前民進黨暫緩談修憲的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剛敗選就談修憲,會讓外界認為我們輸得不甘願。但是這個製度,剛才一輪座談下來,已經有很大的共識,就是這個製度真的有問題。製度的建立是要可長可久,建立製度本身就是為了節省我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成本;假如這樣的製度沒有辦法節省我們的成本,就有再修改的必要。對於這一點,我覺得主導權還是在國民黨手中。所以,敗軍之將現在應該尊重國民黨未來四年在立法院的領導,也祝福國民黨未來四年對立法院的領導。

  塗醒哲:敗軍之將不能言勇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塗醒哲


  剛剛我學習很多,一德兄講得非常直接了當,非常感謝。我們敗軍之將不能言勇。但對於國民黨準備在新一屆立法院召集委員選舉中,禮讓民進黨四席,這一點可以拿出來講。對此我們覺得非常委屈。不過,敗軍之將,委屈也祇能承受。

  國民黨八十一席對民進黨二十七席,本來就是一比四;十六個召委如果給民進黨四個,好象剛好是一比四。如果把這個當成禮讓,當然表示國民黨傲氣很大。如果按照選民的付托,我們的得票大概是六比四。如果按六比四來看的話,我們的召集委員應該不止四席吧?但如果按遊戲規則來看,那的確,民進黨在這一次召委選舉中,可以是零席,因為我們再怎麽選,都選不出一個召集委員。所以,從國民黨的立場來講,這的確是禮讓。但是講得很大聲,就不像禮讓了。

  選舉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子呢?為什麽差不多六比四的選票,獲得的立委席次會差距那麽大呢?所以我覺得,不是一黨獨大,或一黨優勢,而是一黨超大。這個超大,吳委員也說,連國民黨自己都嚇了一跳。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製度應該改,表示大家都看到了問題之所在,但我覺得也不必那麽急,因為萬一國民黨未來做出一些讓人民不能接受的事情,曆史可能會重演,國民黨可能祇有四分之一,民進黨會變成四分之三也不一定。

  我要順便澄清一下:大家都說林義雄不對,其實林義雄當時祇是講要減半。立法委員為什麽要減半呢?因為立法委員的素質不好,但又不能不要立法院,所以減半也好。其實,立委席次減半是一回事,但小選區製又是一回事,小選區的劃分又是另外一回事,這是三個層次的問題。
  
  台灣未來的五個“兩”

  那麽這次立委選舉,有什麽影響呢?會讓整個台灣朝什麽方向發展呢?在此,我要講五個“兩”:

  兩黨政治。這一次新選製的最大的受害者,當然是占百分之十一點七的小黨;民進黨是第二受害者;國民黨當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政黨的門檻不調低,不改為百分之二,如果還是現在的百分之五,以後小黨很難有機會,兩黨政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兩票製。這一次其實是三票製,因為還有原住民,還是按以前那樣排列,並不是一個選區一個人。這種兩票製未來恐怕還會繼續存在。因為兩票製本身是民主、進步,不是退步。祇是我們現在配合著小選區,才是問題。小選區也不是大問題,導致很多賄選才是大問題。

  兩黨共治。所謂兩黨共治,就是有點柔性的半內閣製,會因此產生。當然這要取決於誰當選。如果馬英九當選,當然就是總統製,沒有什麽內閣製,每一個內閣都是他欽定的。但是,如果是謝長廷當選,我相信,以他的柔軟度跟智慧,他不可能去提一組人選讓國民黨去反對。為了讓台灣走得比較穩當,謝長廷在行政院可能走出一個兩黨共治的模式出來,有點像半內閣製的模式。

  兩軌製。我認為,台灣這一次的選舉,讓大家對台灣第一大亂源的立法院,變成一黨超大,或叫一黨優勢,很多人擔心沒有適當的製衡。因此,現在坊間在談論會不會有鍾擺效應的問題。我不認為會有鍾擺效應,因為發生鍾擺效應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說,這個鍾擺效應一定要有陳水扁時代結束,謝長廷時代開始,才會有所謂的鍾擺效應;現在陳水扁還在,那個力道還在,怎麽擺呀?不能擺嘛!在沒有鍾擺效應的時候,有沒有其他的製衡方式呢?我相信會有,也就是我講的兩軌製,是民意展現的兩軌製,不是行政立法的互相製衡。也就是說,台灣未來民意的表現,會有兩軌製:一軌是利用間接民意在立法院通過一些民生法案;第二軌針對爭議性比較大的問題,比如跟主權相關的問題,或其他涉及到台灣比較大的一些問題,經由公民投票這種直接民意來決定。

  兩國製。就是強調兩岸是兩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未來,這種兩國論會越來越清楚。

  張五嶽::結語

  此次立委的選舉結果對於台灣的政黨政治、政治生態暨兩岸關係,可能會產生若幹程度不一的影響,各方麵對此一新的政治新局也應有新的思維。就國民黨而言,雖然掌握立法院的絕對多數,但長期以來立法院形象不佳議事效率不彰,未來立法院形象與國民黨形象將更具連動關係,此亦為未來國民黨最大考驗。就民進黨而言,在執政近八年之際,竟然在立法院席次為創黨以來慘敗,的確必須痛定思痛,而不宜隻以選舉製度設計對其不公為搪塞,否則難以振衰起弊。就北京而言,此次立委選舉結果,由於泛藍在立院掌控四分之三,是以長期以來最為擔心通過憲改進行所謂「法理台獨」的夢靨,雖然已經放下心中的大石,但基於對於陳水扁不存信任,擔心在陳水扁卸任前夕恐有驚人之舉,加上高度關切「入聯公投」議題是否在大選時通過,使得北京在對台政策上亦是小心翼翼。

  此次立委的選舉結果,一般認為不論三二二大選是馬英九獲勝,或是謝長廷獲勝,對台灣的行政、立法的互動與政治格局,乃至兩岸關係的發展,必然都是一個嶄新的局麵,這種新的格局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也期待在三二二大選後,不管選舉的結果如何,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競爭力,暨兩岸的和平與發展都能注入新的活水與動能。

  評論員簡介

  張五嶽: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現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研究專長和領域涉及香港問題、大陸對台政策、兩岸政經關係、分裂國家統一政策之比較等。

  吳育升:一九五八年生於台灣省台南縣;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學學士、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曾任媒體主持人、台北市新聞處長、國民黨發言人、第六屆區域立法委員等;現為第七屆國民黨籍區域立法委員,馬英九嫡係人馬。

  塗醒哲:台大醫學院學士、美國加州UCLA大學博士;曾任台北市衛生局局長、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製局副局長、疾管局局長、衛生署副署長、代理署長、衛生署署長;現為第七屆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簡錫階: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五日生,省立彰化高商畢,淡水工商管理專校三年製工管科畢,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台灣人力資源中心高級班結業,U.R.M組織工作者講師班畢(加拿大)淡水工商管理專校三年製工管科畢;曾任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立法院第三屆第二會期法製委員會召集委員,立法院第三屆第六會期程式委員。現為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劉一德:一九六O年四月十五日生於台灣嘉義,祖籍湖南省邵陽縣;台灣大學政治學係畢業;曾是民進黨學運世代的骨幹分子,原屬民進黨“福利國連線”,深受謝長廷賞識;一九九八年二月曾當選該係決策委員;二OOO年七月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組織部主任;二OO一年五月因參加民進黨黨內立法委員初選失敗而辭職,隨後加入台聯;現為台聯副秘書長。

  蔡東傑: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為東亞區域政經發展研究、台海兩岸關係與中共對外政策;著有《兩岸外交策略與對外關係》、《中國外交史》等專著多冊與論文二十餘篇。

  周奕成:一九六七年生,台北市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國際關係碩士;學運世代的表代人物之一,曾任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主任,民進黨文宣部及青年部主任,民進黨新世代論壇執行長,總統府諮議,行政院政務顧問等;現為第三社會黨召集人。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