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選了十年還是這些招,台灣民眾會再上扁當嗎?[附最新民調]

(2008-01-10 07:19:10) 下一個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記者 孔序分析報道)“立委”選舉到最後階段,外界都擔心會發生什麽影響選情的重大事件。不過,民進黨前大老沈富雄卻認為,在今天的台灣,選前什麽事都可能發生,但無論發生什麽事,已經很難再讓台灣人民感到驚奇,會感到驚奇的人一定是傻瓜。不過,他補充說,“現在台灣的傻瓜已經不多”。的確,經曆04、05和06年三場狀況百出的選舉,台灣選民的素質不斷提升。

  有分析認為,陳水扁之所以成功,因為他懂得“做廣告”,擅於利用媒體作宣傳。10多年前,當時還是“立委”的陳水扁,靠著在媒體揭露包括拉法葉軍購案在內的多起軍購弊案,讓他聲名大噪。利用媒體獲得個人高知名度後,陳水扁順利選上台北市長。2000年,陳水扁拿下台灣“總統”大位,競選廣告大將範可欽可謂功不可沒。

  然而,在廣告業裏有句行話說,“成也廣告,敗也廣告”。廣告宣傳可以迅速建立知名度,但支撐品牌永續經營,則是建立在品質和服務,以及消費者信賴的基礎之上。

  當初,民進黨以“勤政、清廉、愛鄉土”作為號召,贏得台灣人民的信任,擊敗形象老舊的國民黨。但八年快過去,一宗接一宗的高官弊案、有如一攤“死水”的台灣經濟,艱苦生活讓越來越多台灣民眾認清,所謂的“勤政、清廉、愛鄉土”,不過是個“虛假廣告”。
  
  在廣告學中,有“宣傳效果遞減”理論。該理論指出,廣告出現的頻率不能太高,當超過一定的頻率,廣告宣傳效果將出現遞減,如果廣告頻率還繼增加,效果不但變為零,甚至會產生負效果。

  翻看過去十年陳水扁及民進黨的選舉招數,不外乎攻擊國民黨威權體製、撕裂族群、操縱統獨議題。1998年,與馬英九競爭台北市長,陳水扁就開始喊出“馬英九是賣台集團的棋子”,以製造省籍矛盾方式,騙取本土派選票。十年過去了,陳水扁還在喊“民進黨輸就是中國贏”,呂秀蓮也在叫“民進黨輸,台灣會很快成為第二個澎湖”。

  這樣的“廣告”每逢選舉就猛打,連續打了十年,還能有多少的效果?從一段記者對陳水扁在台灣南部輔選時台下民眾反應的描述,大概能看得出來。

  中天新聞的記者6日說,以往陳水扁到南部輔選,支持者都會擠爆現場。不過,現在陳水扁在南部的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在一個造勢場合上,“立委”參選人滿以為找陳水扁來作壓軸嘉賓,可以凝聚人氣,但事實剛好相反,當陳水扁在台上抹紅國民黨之際,不少支持者連聽都不想聽,收起椅子,邊走邊罵。

  此外,台灣的CALL IN政論節目,來電觀眾結構的變化,也佐證了民進黨這個“品牌”的價值大幅縮水。以往,在所謂“統派”的政論節目,支持綠營的來電觀眾不多,用閩南語發言的更少。即使來電,言論多數是支持綠營,批評藍營。不過,這幾年,自認曾經支持過民進黨觀眾越來越多,用閩南語發言的也相應增加,言論大多雷同,就是他們對陳水扁和民進黨的行為“看不下去”,後悔讓陳水扁多執政四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