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德經第三章

(2006-08-09 09:33:38) 下一個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昌夷解讀:

老子說,最高統治者隻要不尊敬所謂的社會名流,人們就不會為所謂的虛名爭來爭去了;隻要不欣賞比較難得罕見的物品,人們就不會有偷盜的行為了;隻要不表現出自己的欲望,民心就不會亂了。

老子上麵說的三個方麵,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身外之物:功名利祿。 隻要最高統治者提倡和鼓勵功名利祿,那麽它們就會成為社會的主流風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個體而言,隻要解決了溫飽問題,爭奪功名利祿就是必然而為;對社會而言,出現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手足相殘也就是必然現象了。

所以老子接著說,古代聖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對自己而言,生活隻要溫飽就行(實其腹),身體隻要強健就行(強其骨),除此之外,其它的愛好癖好,誌向野心一概沒有(虛其心,弱其誌)。時間長了,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和你一樣,也沒有特別的愛好癖好、誌向野心了。這個時候即使有個別聰明人還想追求這些東西的話,他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沒有群眾基礎啊!

唉,怪不得老子的話古代的帝王們聽不進去,我想就連一般人估計也聽不進去吧。按現代人的話來說,這不是有病嘛!但老子說了,作為最高統治者隻要真的按上麵聖人對自己的要求去做,天下就可以無所不治了。

真的嗎?我舉個例子,多多少少可能說明點問題。

共產黨為什麽能打敗鼎盛時期的國民黨?當然原因很多了,我就說說南京總統府和延安窯洞吧。國民黨的將領們到豪華的南京總統府見蔣總統,我想不會有特別的感情產生,隻是下級見上級,匯報工作而已;而共產黨的將領們到普通的延安窯洞見毛澤東,好像卻沒有不動感情的(參見他們的回憶錄)。因為這些將領們發現,他們的最高領導人住的吃的用的不光比他們,甚至比他們的手下都差遠了。國共大戰開始,蔣介石很辛苦地飛來飛去,不停地到前線去督戰犒賞;而毛澤東不光去不了前線督軍犒賞,反過來是他的將領拉著戰利品來犒賞他。戰爭結果是,蔣介石失敗了,不得不離開豪華的南京總統府去了台灣;而毛澤東則成功了,從普通的延安窯洞走上了北京天安門。共產黨軍隊對國民黨軍隊如摧枯拉朽,士氣如虹,為什麽?三軍用命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