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nov201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這一篇,繼續寫小時候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幾件事。 淪陷的北平城,在日本侵略者“建設東亞新秩序”的大標語之下,中國老百姓的生命賤如螻蟻,遑論人身自由。 5。荷槍日本兵到張大爺家“問話”,並把他“帶走” 永靖會館的四合院裏,住了兩位司機,一位是住南屋的張大爺,另一位是住西屋的郭大爺。 不記得是1942年,還是194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不到一個月,七月底北平淪陷,日軍開進北平城。 其時,身為一家頂梁柱的父親還不足30歲,從大學畢業、工作才兩年,把母親等從湘西老家接出團聚也才兩年。其時,我剛1周歲,姐姐9歲,母親懷有身孕,上有祖父,還有一位原在北大讀書、因病休學的堂叔也住我家,皆為老弱婦孺。 之後,我們一家人在日寇占領的北平城生活了整整八年。堂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看了最近陝西老兵從印度歸來的新聞,想起了兩件事,都是當事者當年的親自講述。 一。滯留印度的一個陝西籍和尚的故事 那年,我大學畢業,第一次分配不順利,名額劃歸市裏,等待市政府再分配。因無收入,允許暫住市人委招待所,那是1961年的冬天。遇到同住招待所的一位穿和尚衣服的宗教人士,看起來四、五十歲的樣子。慢慢相熟以後,在大家圍著火盆烤火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日本人占領北平後,老百姓日子都難過。大人孩子還都得特別謹慎,就怕不小心惹出什麽麻煩。那時,街道上的小孩子沒什麽玩的,記得就是玩些紙煙盒,彈球,鬥蟋蟀,放個風箏什麽的,卻不料有時孩童嬉戲也會惹禍。 一件是自己家的事,把我嚇壞了。 40年代的北平,人口不是很多(看到有文章說是80萬,我自己全無概念),但衛生狀況極差。宣武門外居民區,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7周歲才上小學一年級,不知是當時規定,還是我上學晚了。之前,上了一年幼稚園(那時父親可能還在職),就在永光寺中街上,永靖會館斜對門,特近。幼稚園裏挺好玩的,學了很多兒歌童謠,至今還記得好幾首。 幼稚園'畢業'生,無須考試,直接升入和平門外、虎坊橋附近的北平市立梁家園小學就讀。學校地處和平門外,南新華街以西、騾馬市大街以北。梁家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北平南城宣武門附近的雜院裏長大,從小就和城牆、城樓、鐵路、護城河,有很多親密接觸,留下深刻記憶,有著一份特別的情感。 最早的記憶是,小時候,我和弟弟坐在竹製的雙坐位孩童車(有四個輪子)裏,爺爺推著車,帶我們來到城牆外邊、護城河沿的柳樹蔭下納涼玩耍。聽知了喧噪,看環城火車,看四周熱鬧,看過往行人和車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948年11月29日,共產黨所屬東北野戰軍會同華北軍區主力共100萬人,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聯合發起平津戰役,與國民黨軍傅作義部60萬人展開決戰。 12月12日,北平城被解放軍包圍,南苑機場失守,國民黨軍氣脈已竭,力不能支,平津即將陷落。蔣介石急派飛機空投手諭致平津守軍各軍長,以鼓舞士氣。手諭末尾以悲壯無奈的口氣道:“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這一篇開始,以後所寫大多是我自己記憶中親曆或親見的情景和事件,應該是五、六歲以後,也就是北平淪陷期間1941年、1942年以後的事情。 宣武門外的永靖會館,是一個普通的標準四合院,青瓦屋頂、青磚牆壁和地麵。位於南北走向的永光寺中街上,坐西朝東。大門開在院牆的東南方位。進大門,左手邊是整個院子的東南角,有一個儲物間,放些雜物。院子的西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20 14:21:37)

一直覺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家在北平居住的宣武門外“永靖會館”,可能和湘西酉水河畔兩個相鄰的縣:永順和保靖相關。查了一下,果然是屬於湖南省的會館。看到一本《北京湖南會館誌略》,當年僅湖南一省在京會館就有21處之多。 早就聽說,京城“會館”,起先是因明清兩朝在京城舉辦科舉考試而興起的,是各地學子赴京趕考,京官及候選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出生起就生活在北平,一直到11周歲後,離開北平回湘西,那裏是父母親的老家。記事前的一些事情多是聽母親講述,父親不愛講話,更少和子女交談,好在母親喜歡講話。 父親是一眾堂兄弟中年齡最長的。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姐姐在湘西老家出生,也是“長(chang)”字輩的第一個孩子。之後,父親隻身一人去北平讀書,母親則帶著姐姐,和祖父祖母一起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