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苑思辨錄

發布自己的各種觀點,以求與人共享有益的思想。
博文

  4、在使用混合全草時候,同時服用了大量的未知成分(未知成分,這隻是從現代化學成分的角度講的,從別的角度講,就未必是未知成分了。好比說,我們吃蘿卜、白菜、青菜等,都是吃的全草,但我們對我們所吃的成分是肯定,我們吃的是蘿卜、白菜、青菜等,而不是任何別的東西。很多食物,我們吃了幾千年,並不知道其化學成分,並不等於我們對成分就一無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五,饒毅文中說“1979年,張亭棟……總結他們治療55例急性白血病……總緩解率為70%……他們用的劑量副作用較小。他們以相當於成人劑量十倍的劑量注射到家兔,病理解剖後沒有見到心、肝、脾、腎的毒性。”他沒有詳細說明張亭棟們是如何實現減毒的。這裏使用了一個模糊的“用的劑量副作用較小”用語,如果僅僅是劑量減少而導致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應當說,雖然張鵬教授的述說與饒毅的述說有出入,而且有意突出他自己對這項發明的作用,但我還是傾向認為他通過其博文比較實事求是地向世人展現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的發明過程。依據其述說,我將這個過程簡單勾勒一下,以清晰醒目:始於韓太雲根據榮秀成收集的民間驗方運用中藥砒石和輕粉合用治療“瘰鬁”和“毒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藥對中醫理論框架下認識的病基本上都有信。問題是你所說的病與中醫理論框架下認識的病不是一個概念。你所說的病是西方現代醫學理論框架下所認識的病。你知道,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西方現代醫學的病名命名方法,以人體解剖所看到的組織、器官和係統具體實物病灶為綱,以侵入病灶的借助或不借助科學儀器手段能夠測量或觀察到的外在因素或病灶本身變化狀態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3、即使加大用藥量,但是有效成分也是不可控(這是無端指責,大部分的常用中藥,前人都已經確定了其有效用量的幅度,我們在這個幅度內用藥,基本可以達到臨床預期療效,所以不存在“即使加大用藥量”的問題。有些中草藥,作為西藥的材料,其實在這種條件下,我們知道,我們隻能稱之為植物礦物藥材,而不能稱之為中藥,經研究發現含有西藥用途的有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即使某種草藥中含有的某種成分具有治療效果,其中的劑量可能不足以達到藥理劑量(這又是一句不講邏輯的昏話,既然“某種草藥中含有的某種成分具有治療效果”,怎麽可能“其中的劑量可能不足以達到藥理劑量”?第一,既有治療效果,就必然已經達到治療劑量,所謂“藥理劑量”不過是藥理學上認定的某種藥物達到治療效果和人體本身能耐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事實是(其實下文中基本沒有事實描述,主要是作者的觀點的提綱,把它們說成是事實,要不是用詞不當,要不就是其觀點本身蒼白無力的表現,作者自感蒼白無力,故借“事實”一詞以強裝爾。):  1、目前絕大部分混合中藥方劑對任何疾病都沒有別證明具有臨床治療效果(這句話我讀不懂,因為,好像掉了個“特”字,權且把它理解為“目前絕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但是每次說起這個問題,總有人說,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而且非專業人士和偽醫遊醫總是這樣來說明中藥有效,這說明這些偽醫遊醫根本沒有基礎醫學知識,尤其是沒有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本來以為好戲終於要開始了,因為分析為什麽“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無效,說明中藥是慢性自殺品,才是最為關鍵的,才是作者應當著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服用這些東西無異於慢性自殺,還不知道什麽原因(注意,這個結論,不是作者上述行文的邏輯結果,而是作者惡意地於此帶的一個拖。從作者的中醫理論的“完全錯誤”,中藥等同於各民族的“天然植物藥和礦物藥”,其間主要是“經驗醫學的成分”且與完全錯誤的中醫理論沒有關係,和全草熬湯喝,搓丸子吃,熬膏吃等前提,邏輯上推不出慢性自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但是即使如此,現代醫學條件下也不應該采用古代土著的方式服食混合在一起的全草,就是現在的方式,將各種草藥混合在一起,熬湯喝,或者搓成丸子吃,或者做成所謂的膏方和大補膏,或者做成什麽中成藥(西藥的存在形式不是現代醫學條件下的產物,而是現代科學條件下的產物,是不是在現代科學條件下,人類應當否定所有有史以來的食物的存在方式呢?答案顯然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