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苑思辨錄

發布自己的各種觀點,以求與人共享有益的思想。
正文

對方舟子《批評中醫》之批評(九)續7

(2014-02-18 14:18:19) 下一個

  但是每次說起這個問題,總有人說,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而且非專業
人士和偽醫遊醫總是這樣來說明中藥有效,這說明這些偽醫遊醫根本沒有基礎醫
學知識,尤其是沒有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本來以為好戲終於要開始了,因為分析為什麽“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無效,說明中藥是慢性自殺品,才是最為關鍵的,才是作者應當著重論述的,但是,我又一次失望,因為作者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筆鋒一轉,攻擊非專業人士和偽醫遊醫沒有基礎醫學知識,沒有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按作者的邏輯,非專業人士和偽醫遊醫由於沒有基礎醫學知識、沒有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才認為“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有效,如果非專業人士和偽醫遊醫具有基礎醫學知識、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的話,就會認為“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無效,相反,是否會認為“某某吃了某某西藥病不好”才說明西藥有效呢?作者沒說,但其邏輯好像應當如此。天哪,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基礎醫學知識、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作者在這裏抬出三個名詞,基礎醫學知識、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好像有了這三個名詞,本身就能說明“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無效似的,但是,我要說,這三個名詞並沒有直接提示或是間接暗示“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無效的邏輯關係,如果作者從基礎醫學知識、醫學統計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知識出發,發現其中有能夠邏輯地推出“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說明中藥無效的結論,就應當把這個推論過程向讀者展示,否則,就是文理不通,胡說八道。方派反對中醫有兩張虎皮,一張是統計學,一張是現代新藥問世的嚴格程序。新藥問世的程序後麵再討論,在這裏,先說說統計學。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測定、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反映客觀現象總體數量的數據,以便給出正確認識的方法論科學。臨床流行病學不過是在西方現代醫學條件下對其臨床數據進行測定、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後而得出的結論,與“某某吃了某某中藥病好了”是否說明中藥有效完全互不掛搭,沒有關係,作者在這裏扯出流行病學的概念,完全是在作無關論證,因而也就是無效論證。事實上,作為方法論的統計學也完全可以用於在中醫理論條件下對中醫臨床數據進行測定、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那麽多的中醫醫案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數據庫,為進行中醫的臨床學統計工作做了了充分的準備,隻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從事這項工作,如果有人進行了這項艱巨的工作,我相信是會有開創性的科研成果的,也必然能用現代科學的統計方法證明中醫臨床的有效,從而證明中醫理論的正確性或真理性。作者在沒有對這些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之前,就妄談中藥和中醫治療方法的有效與否,不過是其沒有科學依據的臆說而已,我是不會把它當真的,但不知,讀者你會如何?)關於中藥的作用的第三條我稱為伴隨作用,這實際上是很多病人服食中藥後覺得好轉的原因,與安慰劑作用還不一樣(這個具體內容在下麵,後麵再予注疏,此處就從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