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在美國上中學(5)CurriculumNight課程之夜昨晚去老二學校開家長會,確切地説是參加“課程之夜”。我好像從孩子們上初中之後,除了每年一次家長會,跟班主任見個麵,就再也沒有去過學校,甚至連她們開設什麽課程有時都稀裏糊塗的,真的是很慚愧。這是第一次發現“課程夜”很有趣,每個家長拿著各自孩子的課程表,按照Ta上課的順序走一遍,每個教室停留1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美國中學生周記4 開學進入第四周,這幾天總看到7年級的老二拿著一個麵巾盒進進出出,一問才知道是SocialStudy的小項目,這讓我有了深厚的興趣。 項目名稱:CultureIceberg 學習內容:Culture 具體作法: 1、學習什麽是Iceberg? 2、從學習、研究自身的文化開始,根據冰山現象,分類出顯現文化,看不見的文化。 3、選擇自已文化的6個點(其中要求3個可見的,3個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碎片化”這個概念,我最初好像是在“邏輯思維”裏聽到的。這幾年已經變得越來越火。“羅胖”把這個概念也是發展到極致,推出的“得到”APP,匯集了各大名校、名師的學習課程。他一直在宣揚一個説法: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傳統的學習方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碎片化學習、跟人學、再進行縫合、表達,從而完成真正的學習。什麽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美國中學生生活周記3 【簡述】我家有倆青春期美少女,正值花樣年紀,一靜一動,一初中一高中。這兩小喇叭,每天向我展現著美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和趣聞趣事。帶給我連綿不斷的驚喜的同時,也有此消彼長的情緒挑戰。我喜歡徜徉在她們中間,買菜、做飯、陪伴。翻看課本才知道原來她們的“歐洲史”跟我們學的“歐洲曆史”很不同;看他們做Projec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9-09-05 06:47:55)

開學第二周,今天分享的內容包括:1)英語課上看OprahShow;Tradingschools2)本單元學習:同理心Vs同情心;3)7年級的書包裏都裝了什麽4)開卷有益:雜書vs課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幾乎每年8月下旬,我們家都會來一次周末大穿越,去參加wisconsin的文藝複興節(BristolRenaissanceFaire)。它位於伊州和威斯康星州交界處,已是連續八年被評選為全美“最佳文藝複興節”。從7月6日開放,為期九個周末,一直到勞動節結束。每年夏天“文藝複興節”,像一個彩色大拚盤,把16世紀的曆史、文化、歡樂,音樂,美食和遊戲融合在一起,展現給大家,精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08-27 06:30:43)

家有中學生---ABC成長周記(1)我家有倆青春期美少女,正值花樣年紀,一靜一動,一初中一高中。這兩小喇叭,每天向我展現著美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和趣聞趣事。帶給我連綿不斷的驚喜的同時,也有此消彼長的情緒挑戰。我喜歡徜徉在她們中間,買菜、做飯、陪伴。翻看課本才知道原來她們的“歐洲史”跟我們學的“歐洲曆史”很不同;看他們做Project,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9-08-23 07:26:07)

開學這幾天,我在整理儲藏室和冰箱,目標之一努力做好孩子們的後勤保障。這一清潔,扔了整整兩大袋東西,一部分是保存不當的果蔬,一部分是要過期的食品。有點生自己的氣,一個全職家庭主婦,連這個最基本的事情都沒做好,真的説不過去。其實三個月前我曾做過“冰箱收納”和“Pantry的收納”的視頻,現在看來片麵注重收納的整齊與美觀、忽略了“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電視劇《小歡喜》還在熱播中,每天都有不少熱點話題和妙語對白吸引我。有人在方園“橫看、豎看”的育兒經中感悟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哲學;有人在方一凡唱的“小小少年”中,依稀看到自己的青春年少,潸然淚下;也有人在英子和楊楊媽仰望星空,談論“宇宙治愈”中,找到共鳴。或許有人跟我一樣在罵宋倩、文潔的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9-08-15 05:39:52)

我們這裏下周開學,今天分5塊分享我們家開學前的準備工作。家裏有初中、高中生,我的原則是盡量放手讓她們自己采購、整理、準備,我做好司機、廚師,當好管理員。一、Schoolsupplies+backpack友情提示:1、提前1、2周把東西備齊,報到時直接送到學校,不要最後一分鍾采購。2、先把去年剩下的文具用品整理一下,再確定今年的購買;3、為了省事省心,每年可以在4、5月份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