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5-09-20 12:32:54)
1979年3月27日清晨,隨著祖國西南邊陲的一聲炮響,壓抑在全國人民心中已久的怒火隨著懲罰越南小霸戰爭的開始終於得到了宣泄,在密集炮火的掩護下,十幾個還沒有達到機械化程度的解放軍步兵師在少量坦克掩護下,向著曾在不久前擊敗美國侵略軍,號稱陸軍戰力世界第三的越南軍隊,發起了規模龐大的進攻,在密集炮火掩護下,他們不顧每天1千人以上這個叫每個中國人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澳大利亞陸軍的剪刀魚輪式戰車在阿富汗巡邏

莫瓦格公司生產的剪刀魚I型4*4裝甲車樣車。
莫瓦格公司展示剪刀魚I型係列由前至後分別為4*4、8*8和6*6型
涉水試驗中的剪刀魚I型裝甲車。
剪刀魚II型裝甲車增加了承載量,並改進了電子設備。

  輪式裝甲車輛的曆史非常悠久,早在1855年,英國就試製了世界上第一輛輪式裝甲車。雖然該車沒有投入實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20 07:22:29)


NSV係列重機槍的幾種變形槍。

處於局部拆解狀態的PK通用機槍,中國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繳獲該槍後仿製出80式通用機槍。
蘇軍步兵班配備的RPK機槍。
PK機槍  ⊙從1868年沙皇俄國首次從美國、比利時進口轉膛槍開始至今,俄羅斯及後來的蘇、俄在機槍使用和製造方麵已走過了100多年的漫長曆史,從當初的蹣跚學步成長為一個巨人。如今的蘇/俄機槍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69-IIM式中型坦克四視圖

中國吸引西方先進技術研製的79型主戰坦克
中國吸引西方先進技術研製的79型主戰坦克。該型坦克安裝了帶熱護套的105毫米坦克炮和簡易火控係統,在性能上達到了國外戰後第二代坦克的水準。雖然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但79型主戰坦克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過渡車型仍?onkeypress=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最新主戰裝備-98式主戰坦克
  ☆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5-09-20 07:06:50)


中國陸航部隊的S-70C黑鷹直升機

客觀而論,中國陸軍航空兵通過使用比較發現,黑鷹遙整個係統工程設計比俄羅斯生產的相同用途的米-17直升機更加先進、可靠。
上圖為沒著美麗的山穀,中國陸航部隊的S-70C黑鷹直升機劃出優美的飛行線條,充滿著空穀悠蘭的韻味。下圖為我軍黑鷹直升機快速機動。
中國黑鷹直升機飛行員在野外就餐,遠處的黑鷹直升機曆曆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9 13:54:56)


新中國建國後,迅速開始了仿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中蘇政府於1951年10月正式簽訂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組織修理飛機、發動機及組織飛機廠方麵以技術援助的協定》。同年4月18日重工業部設立航空工業局,統一負責飛機的維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業局共下屬18個工廠,職工近一萬人。1951年12月,周總理親自主持會議研究決定,要在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9-17 19:41:24)


F-111“土豚”超音速戰鬥轟炸機。

正在進行試驗的F-111風動模型。
並列雙座是F-111的一大特點。使兩名飛行員有較好的視野利於發現和跟蹤目標,並實施攻擊。
澳大利亞空軍的F-111C正在展示其所有“家當”其戰鬥力可見一斑。
  給史上最具爭議的作戰飛機蓋棺定論——F-111的成敗得失  ⊙F-111可以說是世界軍事航空史上最具爭議的飛機。它笨重、複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7 19:10:00)


空中坦克:米-24

被安放在托爾若克博物館的米-24A武裝直升機原型機。米-24A並未大量裝備部隊。
在舉世震驚的“西方81”演習中,蘇聯紅軍動用大量直升機配合坦克部隊推進,實踐了東方特色的“空地一體化”作戰模式。
左圖為米-24D座艙儀表。右圖為米-24D直升機的內部線路走向。
  開啟“空中坦克”革命的時代——武直米-24家族誌  -20世紀60年代,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7 19:03:05)


烏克蘭莫洛佐夫設計局生產的T-84主戰坦克

莫洛佐夫設計局前身T2K設計局在20世紀30年代研製的BT-7M快速坦克。圖為BT-7M收起履帶後以負重輪行駛的情景。
大名鼎鼎的T-34坦克前身-T-32中型坦克。它安裝了76毫米的短身管火炮,並且在外形上與GT-34坦克非常接近。1939年,T-32中型坦克與T-20快速坦克一道參加了蘇芬戰爭。實戰證明,輪履兩用行走裝置的通過能低下。這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9-16 16:27:10)


駁殼槍,中國又稱盒子炮,其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Military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次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有一種全自動型的,稱做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產。在我國很多小說裏經常能看到“快慢機”這個詞,筆者幼時最喜歡的鐵道遊擊隊中的王強就是一人拎著兩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