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麥穗者說

打印 (被閱讀 次)

拾麥穗者說

  我們上小學時,夏收季節都會組織到生產隊幹農活,主要任務是拾麥穗和蠶豆,幹活前都要先喊一陣口號:勤儉節約,顆粒歸倉!艱苦奮鬥,反對浪費!

  當時的規定是,小麥和蠶豆收割後,必須由學生複收一遍,那些等著撿漏的老爺爺老奶奶才被允許下地,否則,按盜竊公社財產論罪,到了農閑時是要掛牌遊街的。

  那天班主任陳老師領著我們拾蠶豆。我們在地裏排成一溜,每人負責兩行。每撿滿大半書包,就拿到地頭,由社員稱重記數。一天結束,根據重量,生產隊會發給我們幾隻鉛筆或寫字本。

  我們拾蠶豆時,早就有十幾位老人在田頭眼巴巴地望著我們。我負責的兩行遺落的蠶豆特別多,老是被拉在後麵。陳老師好幾次過來催我快往前走,後來又在我屁股上輕輕踢了兩腳,讓我跟上隊伍。我很委屈地看著他,他不理我,一個勁往前走。那天我是班裏撿的最多的。

  回到家裏,我拿著得到的三個寫字本向母親炫耀,說要不是陳老師,我還能多得一個本子,我還告狀說他踢了我兩腳。母親聽完,隻說了一句:陳老師心善,是個好人。我很納悶,母親沒有表揚我,還誇踢我的陳老師是好人。

  年事稍長,我才明白了陳老師的那兩腳和母親的那句話。

  拾麥穗,是一個最喜聞樂道的場景,人們用它來表述窮人應該受到關愛。


米勒的名畫《拾穗者》

  中國第一個關於"撿麥穗"的故事出現在三千多年前的《詩經 秦風 大田》: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積。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王夫之闡釋為,“此之不獲不斂,遺且滯者,蓋有意為之,以惠矜寡也……以養民俗於忠厚”。這樣一來,詩句的含義就是:作為一種忠厚民俗,田主故意在田裏遺留一小部分收獲,讓貧弱者任意撿拾。

  寫於詩經之前的舊約聖經《利未記》明白地記載了耶和華神的教誨:“你們收割莊稼的時候,不可把田角的穀物都割盡,也不可收拾取收割時遺下的。不可把你葡萄園的果子都摘盡,也不可拾取你葡萄園中掉下的,要把它們留給窮人和寄居的外人。” 《申命記》則更具體地指出,這種習俗是為了救助寡婦、孤兒和寄居者。這些宗教文獻,是當時希伯來人社會習俗的真實記錄。《舊約·路得記》記載,在約旦河西岸的伯利恒,寡婦路得(Ruth)依靠撿拾大麥和小麥的遺穗,養活了自己和婆婆拿俄米(Naomi)。田主是猶太人波阿斯(Boaz),在女仆從事收割工作時,他不僅允許路得緊跟著一路撿拾,還讓女仆故意從麥捆中抽出一些,撒在地上。

  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也描述了麥收季節窮人的悲苦: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英國作家艾麗莎·沃恩(Eliza Vaughan)在發表於1926年的《鄉間回憶錄》(The Stream of Time:Sketches of Village Life in Days Gone By)裏,如此描述其故鄉埃塞克斯郡芬興菲爾德村(Finchingfield)的拾麥風俗:“古老的規則被嚴格遵循著:婦女和兒童們可能一大早就已經趕到遠處的田地裏,占好了位置,但是沒人敢從地上拾起哪怕一個麥穗;直到八點鍾,教堂鍾聲響起,拾麥才宣告開始。”1909年出版的《埃塞克斯郡的教堂鍾》(The Church Bells of Essex)記載,這樣的小教堂遍布當地,拾麥起止時間均由各村自行規定;在聽不到鍾聲的地方,會有專人騎馬至田間搖鈴通知。

  二戰後期,德國大城市食物短缺,結伴騎車至鄉間拾薯成為了主婦們的重要工作,在大量的德文回憶錄和日記裏被反複提及。1939年底開始實施配給製度後,德國農民的夥食狀況比城裏人好一些,為了“照顧同胞的肚子”,他們會將一大塊田快速收獲完畢,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將消息放出去。拾薯一般在早上六點鍾開始,參加者需要提前準備好鋤頭和口袋,天不亮就往鄉下趕,離得近的還會使用手推車。拾薯雖是重體力勞動,但很少有壯年男性參加,算是一種不成文的約定。

拾薯路上的婦女們,理查德·彼得1945年攝於德累斯頓

  聖經記載的情景,在中文文獻中也屢見不鮮。南宋紹定年間,郴州農民在山上刈麥,尾隨其後拾麥的婦女們在田間“聲相呼”。紀昀記載,在乾隆年間的河北地區,“鄉村麥熟時,婦孺數十為群,隨刈者之後,收所殘剩,謂之拾麥。農家習以為俗,亦不複回顧,猶古風也……故四五月間,婦女露宿者遍野”;比其時代稍晚的陳奐也說:“今山東農家於刈獲時,必留田一角,令貧戶取之以為利,猶古遺風歟!”

  到了土地全部公有的社會主義時代,這種關愛鰥寡婦孺的古遺風就難於傳承了。

  2012年12月,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發表獲獎感言,其中一段說道: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裏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衝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的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近日,在媒體上看到,一位八旬老人在市場旁邊賣幾根自家的筍,被管理人員強收十元攤位費,頗有感慨。恢恢天網之下,要是能遺漏老人蹲著的那個角落,照射進來的必是人性的光輝。

  可惜,我們常常看到的、聽到的,是低端人口被圍剿,是弱勢群體被小過重罰。這些現象,凸顯的是公權力的傲慢、任性和冷漠無情,公權力霸氣橫生,民間戾氣側漏,底層互害頻頻發生,人心不古,傳承千百年的公序良俗蕩然無存,令人心寒齒冷!

    寫於2024-04-29 蒙村

百裏舟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來訪,謝謝鼓勵!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讚好文,翔實又讓人感動,讀題目就想到了聖經裏的路德。
百裏舟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百裏舟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forfun' 的評論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百裏舟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馬振魁' 的評論 : 謝謝祝福!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寫的好。
justforfun 發表評論於
相當於柏林墻的東德守衛,槍口抬高一寸
馬振魁 發表評論於
您的陳老師和您的母親真好,祝好人一生平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