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是咋回事嘛!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打印 (被閱讀 次)

自力更生是咋回事嘛!

自力更生是毛澤東思想中一個極其重要內容。毛澤東時代,中國共產黨認真貫徹了自力更生思想,在經濟戰線上取得了極其巨大的成就。但毛澤東去世之後的幾十年程度不同甚至完全偏離或背離自力更生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自力更生思想內容豐富。基本精神就是一個黨、一個國家和民族要進行革命和建設,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本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把立足點放在自己的力量基礎上,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勤儉建國,才能實現革命和建設的最終目標。

毛澤東這一思想在民主革命時期已經萌發。

如他在1935年12月27日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中指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自林的能力。”

1936年,他同斯諾談話時反複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

1945年1月,在《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文中說:“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

黨的七大會議閉幕詞《愚公移山》一文繼續號召全黨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同年8月又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說:“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麽基點上? 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我們並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組織的力量,打敗一切中外反動派。” 

10月,他又說,我們要告訴人民,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障礙物,還有許多困難。我們要承認困難,分析困難,向困難作鬥爭。我們和全體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排除萬難,達到勝利的目的。幹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鬥、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幹淨。

當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時候,他又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多次關於經濟建設的批示中再一次極其明確地表達了他所一貫堅持的這一原則立場。這就是:希望有外援,但又不主要依靠外援,外援是第二位的,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打倒向靠大國富國乞討過日子的奴隸思想,獨立自主地幹農業、幹工業、幹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

1959年,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說:“在國與國的關係中,我們主張,各國盡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賴外援為原則。自己盡可能獨立地搞,凡是自己能辦的,必須盡量地多搞,隻有自己實在不能辦的才不辦。特別是農業,更應該搞好。吃飯靠外國,危險得很,打起仗來,更加危險。”

毛澤東的自力更生思想還包括不照抄照搬原蘇聯企業管理的模式。

1960年,針對原蘇聯“馬鋼憲法”的弊端,毛澤東批轉了具有中國社會主義企業管理大法即鞍鋼憲法,突出強調政治掛帥,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幹部參加生產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改革企業中不合理的規章製度;在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中實行企業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在社會主義企業管理方麵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走獨立自主的道路。

毛澤東在強調自力更生思想的同時,從來沒有否定爭取外援和學習他人的必要性。

他在1956年著名的《論十大關係》一文中說:“我們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我想是提得對的。……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的一切好的東西都要學。”

但毛澤東反對不加分析,機械照搬。“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能學。” 

“外國資產階級的一切腐敗製度和思想作風,我們要堅決抵製和批判。但是,這不能夠妨礙我們去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中合乎科學的方麵。”

毛澤東自力更生思想、精神的實質是什麽呢?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概括實際就是實踐精神、實幹精神。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特別是物質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中起最終決定性的因素。正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即勞動,才有人類社會的發展,才有民族和國家的發展。

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深度和廣度,與一個民族自身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有直接的正比關係。天上不能掉餡餅,經濟發展成果隻能是物質生產實踐轉化的結果。不通過自己的實踐、實幹,過分依賴他人、他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就隻能是空話。

毛澤東自力更生思想也是來源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是對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

在紅軍反圍剿時期,軍事指揮權曾經一度掌握在原共產國際派來的李德手中,李德不熟悉中國國情,簡單照搬西方軍事理論,導致紅軍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的軍事慘敗。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新的軍事路線,軍事指揮權也回到毛澤東手中。他深感中國革命還必須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實現。

當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犯中國時,毛澤東強調,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最主要還要靠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力量,強調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國際援助。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國民黨當局多次發動反共高潮,單獨接收、獨占各國援助中國的武器彈藥及其它物資,又對我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從實踐中毛澤東認識到,單純依靠國民黨和國際援助是靠不住的,他向全黨和全軍發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三五九旅開赴南泥灣開荒生產,各抗日根據地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生產自救運動。

建國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技術禁運、軍事包圍的反動政策,企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當時雖有社會主義蘇聯的援助,但相對於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的中國而言也隻是杯水車薪。六十年代初國內遭受三年自然災害,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撤走專家,單方麵撕毀數百份合同,逼還各種債務。在這樣特定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毛澤東深感,隻有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發憤圖強,才能真正發展自己。

所以他在黨的重要會議講話中、在文件批示中,在視察工作中再次強調和闡述帝國主義的本質和自力更生為主的重要思想。

如他在同張平化的談話中反複講, “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麽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麽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 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麽耀武揚威?! 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毛主席還說:“事情不是那麽簡單,人家資本主義製度發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製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曆史長,地區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上四分五裂。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隻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等許多方麵都有優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既合作又排擠,怎麽可能讓落後的中國獨立發展,後來居上?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利用。”

正因為毛澤東看透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企圖依附於西方國家實行中國的現代化是絕對辦不到的,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 

在如何調動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方麵,毛澤東認為,人民是國家的真正主人,隻有給予人民群眾真正的民主管理權利,才能使人民群眾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國家和企業的主人,才能有真正的社會主義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原蘇聯馬鋼憲法的最主要弊端就是單純依靠物質刺激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毛澤東發現了中國工人階級在實踐中探索和創造出來的鞍鋼憲法,並加以推廣普及。

毛澤東的自力更生思想是: 

一是群眾史觀。曆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創造了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一個國家、民族革命建設的成就既不是少數傑出人物創造的,也不是大國、強國恩賜的,歸根結底還要依靠自己的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實在在幹出來的。這是自力更生思想的核心。毛澤東特別善於發現和支持人民群眾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幹社會主義事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並親自樹立了堅持這種精神的三個典型即大慶精神、大寨精神和解放軍“兩彈一星”精神。任何一個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隻要不帶著有色眼鏡,都必須客觀地承認,這三種精神在那個時代對於塑造中國人的精神麵貌,推動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發展起到了極其巨大的作用。

二是內外因原理。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內因,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其作用。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同任何事物一樣,需要內外因兩個條件。毛澤東強調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就是強調事物的內因、根本原因。毛澤東在強調自力更生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棄國際援助、爭取與其他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往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對我發展有利的因素和條件。但對外部條件的利用不是囫圇吞棗、也不是邯鄲學步。不經過辨別、分析、消化,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園”,機械、簡單照搬過來,甚至用外部條件取代自力更生絕對是錯誤的。

三是矛盾的鬥爭性和矛盾的同一性思想。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也就是說,矛盾的絕對的鬥爭性和相對的同一性相結合,由此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在國家、民族發展問題上,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際上就是堅持矛盾的鬥爭性。因為任何事物發展進程中就一定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阻力。麵對著困難阻力,是迎難而上,還是退步不前。毛澤東主張前者而反對後者,他所闡述的“愚公移山”精神,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就是一種大無畏的鬥爭、犧牲精神。“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但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不僅外部條件不完全相同,內部條件也不完全相同,也就是矛盾的同一性不同,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條件不同,相互轉化的條件也不同。“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中”,因此唯物辯證法在強調絕對的鬥爭性的同時,一定要根據矛盾的同一性的特殊的環境、條件等不同,采取不同的鬥爭策略、方式、方法。

也就是說,毛澤東所強調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思想絕不是不講條件、不講科學、不講規律,盲目、簡單、違背規律地蠻幹、亂幹,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和遵循客觀規律性,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團結和調動一切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積極的進步的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鞏固社會主義政權共同奮鬥。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自強是本,但不能過。想起來少了星巴克、蘋果,德國汽車、F1,真是與世隔絕的地方。當然能活,就是不精彩
haiwaiyouzi 發表評論於
支持樓主的評述 !自力更生,發奮圖強,這是立國之本,任何時代都不應改變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