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與地緣政治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打印 (被閱讀 次)

以國家安全為由幹預各種經濟活動,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如雷蒙多(Gina Raimondo)領導的商務部在過去幾年裏一直在設計出口管製措施,旨在阻止美國公司協助中國大陸在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方麵取得進步。她在去年(2023年)12月於加州西米穀(Simi Valley)舉行的裏根國防論壇上表示,如果美國公司采取措施重新設計一款芯片來規避政府禁令,幫助中國大陸實施人工智能項目,“我第二天就會采取控製措施。” (下圖 FIERCE Wireless)

在美中競爭白熱化時代,全球化下一國的國家利益可能與開放市場和擴大貿易不一致。根據最近一項針對500家機構投資者的民意調查,地緣政治被認為是2024年全球經濟和市場的最大風險。隨著政府依靠經濟限製和產業政策來實現地緣政治目的,企業越來越成為國家外交政策的對象和工具。華盛頓的一些主要外交政策優先事項,如鼓勵有彈性的清潔能源供應鏈或減緩中國大陸的技術進步,依賴於成千上萬私營企業行為者的配合執行。但是,這些私營企業並不總是與美國政府的利益一致的。

作為美國國家利益的仲裁者和保護者,國家政策製定者必須相應地轉換模式,致力於以根本不同的方式思考私營部門,從習慣於指揮命令轉向幫助服務。政府應該就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與私營企業進行製度化協商;為行業專業知識提供資金以及更好的經濟情報。

軍事—〉外交—〉商務

經濟競爭在當今外交政策問題中的中心地位代表著與過去的質的突破(下圖 Pensions&Investments)。冷戰期間,美蘇之間幾乎沒有經濟上的互動。蘇聯解體後的後冷戰時期,美國的外交政策側重於開放市場和減少國際經濟壁壘。“反恐戰爭”使美國更加關注安全和軍事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由此,全球經濟一體化如火如荼。經濟體之間的相互交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  貿易從1980年占全球GDP的37%,到2023年的74%。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國家間經濟聯係密切,也使大國間“武器化相互依存”衝突的行業數量增加。例如,七國集團國家利用俄羅斯對西方航運保險公司的依賴,阻止這些航運保險公司為俄羅斯原油貨物投保,除非它們以西方規定的每桶60美元的最高價格出售。又如2010年,一艘中國大陸拖網漁船和日本海岸警衛隊巡邏船在有爭議的水域相撞後,中國大陸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礦物,迫使日本讓步。

地緣政治摩擦因美中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而加劇。兩國的目標都是主導21世紀的經濟,爭取在計算技術、生物技術和清潔能源方麵占據上風。兩國正努力實現“自力更生”(北京)或“去風險”(華盛頓)政策,即以減少脆弱性和增加影響力的方式塑造各自的經濟。就對美國來說,就是擴大對先進半導體和製造設備的出口管製,加強政府對美國公司在外國市場投資的審查,以及主要通過《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和《芯片法案》(CHIPS Act)對電動汽車和微芯片等行業的重大補貼。現在的商務部長扮演著堪比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的重要角色。

企業在美中競爭中的活法

在經典資本主義私有經濟中,政府的政策致力於為企業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壯大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如果有市場需求且法律允許,一家公司什麽時候在何地再建一家工廠、一個先進的研發中心、收購或出售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等等,完全是企業的商業決定,不勞政府操心。但在美中競爭的今天,情況變了。如今,即便中國大陸製造的芯片最具成本效益,一家美國消費電子公司也可能不會購買 – 如果政府不同意的話。經濟利益要服從國家安全(下圖 WAR ON THE ROCKS),私營企業要講政治 -- 出口或進口某些商品必須要考慮這是能否有效地“降低”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

華盛頓正重塑半導體製造業。盡管有商務部的390億美元補貼,美國工廠生產出來的半導體芯片依然成本高昂,難與東亞國家/地區廠家的產品競爭。這時蘋果是購買美國製造商生產的價格較高的芯片,還是亞洲生產的價格略低的芯片呢?講政治的話,就買美國公司產品,但性價比差而在市場上競爭不過對手。可買性價比高的非美國產芯片吧,它又涉及愛國與否,經濟安全問題。對公司CEO來說,茲事體大,傷腦筋啊。以世界首富之一的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俄烏戰爭中的經曆為例。

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提供基於衛星的互聯網服務星鏈(Starlink)。在俄羅斯的網絡攻擊消除了烏克蘭的大部分互聯網連接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即為烏克蘭提供星鏈接入,讓其有了至關重要的鏈接世界的生命線(下圖 WIRED)。但2022年9月,馬斯克拒絕了基輔的請求,沒有將星鏈覆蓋範圍擴大到克裏米亞,烏克蘭軍隊因而難以對克裏米亞的俄軍發動襲擊。馬斯克後來解釋說,這樣做會使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明確地成為戰爭和衝突升級的重大行為的同謀”。而且,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必須考慮公司將來的利益 – 戰後在俄羅斯開展業務的機會。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政府,顯然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馬斯克)的決定感到失望。

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困境表明,私人企業有時候在遵守政府規定與自身生存發展間會動輒得咎。

堵與疏

政府與企業行為者的目標不一致。畢竟,政府考慮的是全局性的戰略大目標。而企業要解決的是職工的生計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國家利益和民主自由,大多數公司最初多半都會遵守政府的製裁、禁運和各種管製措施規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一些公司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與政府彎彎繞,在三心二意的“遵守”政策法規的同時規避製裁禁運以求生存謀發展。如英偉達售華芯片從A100和H100改為A800和H800,再改至H20。問題是,在很多領域,美國完全沒有如英偉達一般的一言九鼎的能力。這時,美國的競爭對手會找到繞過限製和克服障礙的辦法。如2022年西方切斷了與俄羅斯幾乎所有的經濟互動後,莫斯科很快就從中國大陸找到了替代供應來源:俄羅斯從北京的進口激增,兩國貿易在2023年劇增至2400億美元!(下圖 FINANCIAL TIMES/The Moscow Times)

此外,全球其他參與者會樂於取代美國成為製裁和禁運的專業技術產品、技能和和資本的提供者。中國大陸的汽車和機床現在就在俄羅斯實現了對美國/西方的替代。而且,製裁和禁運還可能幫助對手在相關領域發展出一條完整的生態係統,不僅斷了未來與競爭對手的生意,還可能培養出一個在它國與自己競爭的強勁對手。如對中國大陸華為公司的製裁,使華為開發出了能設計、生產7納米5G芯片的中國本土生態鏈(下圖 SemiWiki/THE BUSINESS STANDARD);迫使中國互聯網和AI公司購買本土(華為)公司的AI芯片升騰910(Ascend 910)。據說華為可能已開發出5納米芯片,其對標英偉達A100的升騰910B(Ascend 910B)也已麵世。如果量產,華為(今年9月推出)的新一代手機完全可能拿下蘋果iPhone的相當部分市場份額,英偉達的閹割版AI芯片H20在大陸的市場也堪虞了。這兒需要指出的是,在芯片禁運前,中國大陸僅能生產28納米的運算芯片。今天,中芯國際已經能生產美國(英特爾)都不能達到的7納米芯片!!!這意味著今後英特爾和高通的絕大部分芯片在中國大陸都賣不動,如果中芯國際解決了產能問題的話。

這一新地緣政治現實意味著政策製定者需要進行範式轉變。美國政府將需要采取更加合作的方式,向企業明確闡明每項政策的意圖和目標 -- 計劃如何限製美國的資本和技術,以及出於什麽目的。美國政府也需要與私營企業進行更製度化的對話,更好地了解企業的困難與需要,幫助企業在抵禦地緣政治幹擾的同時與中國大陸市場互動,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參考資料

Miscik, J. Orszag, P. & Bunzel, T. (2024). Geopolics in C suite. FOREIGN AFFAIRSW.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geopolitics-c-suite?utm_medium=newsletters&utm_source=twofa&utm_campaign=Forever%20Putinism&utm_content=20240315&utm_term=FA%20This%20Week%20-%20112017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