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能不能翻譯?

來源: 聚曦亭 2014-10-30 20:37:3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62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聚曦亭 ] 在 2014-10-31 07:58: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Very good translation. One thing to discuss--馬下人2014-10-30 13:16:40
馬下人女士說:“道是不能翻譯的。 如果簡單的REPHRASING能解釋道, 道即不為道。 玄也是不可翻譯的。 將玄翻譯成mistery, 玄已不是玄。 所以。 我認為給出音譯為好。 讓讀者自己體會什麽是玄。”


首先謝謝馬女士的美言!


很高興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也很高興能在學術的氣氛裏跟你探討這個問題。我想,要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我們首先得給“不能譯”下個定義。不然,無論怎樣討論,都是不會有結果的。這一點,我想你一定是讚同的。

那麽,什麽叫“不能譯”呢?如果你說的“不能譯”是指漢語裏的某個詞,或者某個短語,抑或某個概念在英語裏找不到對等的東西來表達,那麽,你說對了,因為世界上沒有哪兩種語言是絕對對等的。就拿盡人皆知的《紅樓夢》一書的書名來說,如果用red來對“紅”,看上去挺般配的,其實,此red非彼“紅”也。西方人概念裏的red更多象征著暴力,血腥,而東方人概念裏的“紅”則更多地象征“喜慶”。如果用“mansion”來對“樓”, 看上去也挺般配的,其實,此mansion非彼“樓”也。mansion給西方人的形象更多的是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而“樓”給東方人的形象則更多的是亭台樓閣裏的那種“樓”。如果用dream來對“夢”,雖然我們不知道西方人做的是什麽夢,但夢隨事遷,西方人跟東方人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裏長大,他們的夢跟我們的夢也一定相差甚遠吧。話說回來,世界上雖然沒有哪兩種語言絕對對等,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從未斷過,兩國往來的人,操著不同的語言,通過翻譯,一樣暢快地交流。在有專家工作的小組裏,雖然外國專家說的是異國語言,通過翻譯,他們還是把預計完成的給完成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又是可譯的,這是無法否認的。

所以,問題不是可不可譯。任何一種語言,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個句子,任何一個短語,甚至任何一個單詞都可以被譯成另一種語言,另一篇文章,另一個句子,另一個短語,另一個單詞,隻是這之間存在著丟失。“紅”可以被譯作red,“樓”可以被譯作mansion,“夢”可以被譯作dream,交流的目的達到了,隻是這之間丟失了原來的一些意思,一些形象而已。說到這裏,我想,我們應該可以接受這樣一個定義了:即翻譯是可行的,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隻是譯文有時會丟失一些東西而已。我想,你的“不能譯”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那麽,“道”與“玄”是否可以英譯呢,當然也可以,隻是其間有些東西會丟失而已。要看這兩個詞是否能夠被英譯,我們首先得把這兩個詞的意思搞清楚。

那麽,什麽是“道”呢?什麽又是“玄”呢?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要把這兩個詞說清楚得花很多篇幅,因為我們不是討論哲學問題,而是討論語言問題,所以我就長話短說,盡量簡單扼要地把它們說清楚。

先說“道”。“道”是老子為他的《道德經》一書創造的一個概念,是《道德經》一書的核心。那麽什麽是“道”呢?我們知道,科學到目前為止都無法說清世界究竟是怎樣產生的,而幾千年前,我們的哲人老子對這個問題就已經有了答案。他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什麽意思呢?通過逆向推理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比如,你是哪裏來的?你是你母親生的;你母親是哪裏來的?她是你母親的母親生的;你母親的母親......的母親是哪裏來的?是猿猴變的;猿猴......是哪裏來的?是從海裏某種生命演化而來的;海裏某種生命......是哪裏來的?這樣推理下去,我們就知道,任何東西都必須有一個前身。既然任何東西都必須有一個前身,那麽最前麵的那個東西前麵是什麽呢?--那必然就是“無”(這個概念要有點悟性才能理解)!就是這個“無”生成了第一個東西,第一個東西又生成了第二個東西,第二個東西又生成了第三個東西,第三個東西就演變成以後的萬物(計算機原理就是一個簡單的從無到萬有的過程)。那麽,這個“無”是怎樣生出第一個“一”的呢?是哪一種動力使它生出第一個“一”的呢?是哪一種“規律”使它演變成了第一個“一”呢?這太“玄”了!我們不知道!這個我們“不知的東西“老子把它定名為“道”,就是這個我們“不知的東西”使“無”生成了第一個“有”。

問題來的,因為一旦你給這個“道”或者說這個“不知什麽東西的東西”定名了,它就“已知”了,因為任何有名的東西,必須有個內容和界限(沒有呢絨和界限的東西怎麽下定義,怎麽起名呢?)因此,如果我們給這個“道”起個名,也就否定了這個“不可知性”。我麽的哲人老子不愧是哲人,他正話反說,避免了這個問題。他在《道德經》第一章裏這麽說: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意思就是:“道”如果可以被“說”,被“討論”,被“定義”,那就不是那個“不可知的永恒的道”。這句話反過來的意思就是:除了可以被“說”,被“討論”,被“定義”的那些個“道”(指一般規律的“道”)以外,還有一個不可被“說”,被“討論”,被“定義”的“道”,這個“道”雖然很“玄”,但它就是創造世界的那個不可知的東西/動力/規律/等等。)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意思就是:“名”如果可以用來命名某東西,那個名就不是用來指那個“不可知的永恒的道”的名了,因為某東西一旦被命名了,就一定有內容和界限了,而那個“道”是不可知的,因此也就不可被命名的。)


知道了“道”指的是什麽,“玄”就容易理解了,簡單地說,所謂“玄”就是這個“不可知性”。


現在我們懂得了什麽是“道”,什麽是“玄”,我們在英譯時隻要找到一個相應的詞把這個兩個概念表達出來就可以了。我們用一個大寫的漢語拚音Dao,把老子原文裏的“道”譯成一個專有名詞,因為是一個新創造的專有名詞,它的意義有待被定義後才能確定,但問題是,我們一旦給它下定義了,確定了它的意思,它也就不能用來指那個永恒的“道”了。那怎麽辦?我們的解決方法也跟我們的哲人老子一樣,用他原來的句型,正話反說:A Dao that is definable is not the eternal Dao,問題就解決了!我們並沒有給這個Dao下定義啊,但我們已經正話反說地說出了那個永恒的不可知的“道”了。

理解了這個Dao,有了上下文,這個mysterious(玄)自然也被賦予了上下文為它設定的內涵了,譯文的讀者絕不會把這個mysterious 理解成某個神鬼故事裏的mysterious, 絕不會把它理解成Stenven King所寫的恐怖小說裏的那個mysterious的意思。它一定是譯文裏所提供的上下文裏的那個關於開天辟地的mysterious。當然,我們的譯文也丟失了一些東西,比如篆體《道德經》原文裏“道”的象形形象沒有了。

寫得比較匆忙,一定有很多錯,請原諒。




所有跟帖: 

"翻“與”不翻“--- -馬下人- 給 馬下人 發送悄悄話 馬下人 的博客首頁 (1341 bytes) () 10/31/2014 postreply 07:21:59

我明白了,其實你是說這兩個字很難被全麵定義,而不是能不能譯。 -聚曦亭- 給 聚曦亭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31/2014 postreply 08:03: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