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以自己為羞恥嗎?
----
我的經曆
小時候,我爸爸站在教室門外吸煙,我立刻著急地說:“你怎麽在這裏吸煙啊?老師看見了,也會說我的。”
這樣的瞬間很多。“沒用”、“多餘”、“不懂事”,那些話像針一樣,一點點紮進心裏。我從小就學會了隱藏,學會了看別人臉色,學會了把“羞恥”當作自己的一部分。
舒淇的《女孩》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見了一直在恩+典中療愈的自己
----
我丈夫的經曆
我丈夫也有他自己的羞恥。他心裏積累了很多苦,從小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覺得母親固執迂腐。
小時候過年,別人家熱熱鬧鬧,他父母卻總是在吵架打架。那種強烈的對比讓他覺得自己格外孤單。
7歲那年,有同學嘲笑他說:“你媽媽早上不梳頭,像個瘋子。” 那一刻,他心裏塌陷,無力反駁。
----
我婆婆的經曆
我婆婆也是一位在壓抑中生活了一輩子的女人。
小時候家裏窮,母親對她說:“你去幹活吧,讓弟弟妹妹讀書。” 她乖乖地聽話,從不反抗,不埋怨,被誇懂事。
直到70歲了,她才對我說:“我媽不讓我讀書,我一個字都不認識。去教jiao會的時候,很自卑,看別人讀+經.唱.詩,我就覺得自己像個傻子,不敢跟人在一起。”
她原以為自己的一生是順從的,其實是被壓抑的;她以為自己是善良的,其實是一直在取悅、在忍耐。她的那份“乖”,背後藏著深深的自卑與被遺忘的痛。
----
我們兩代人的生命,像被一條看不見的線連接著,那條線叫“羞恥感”。
它從上一代傳下來,織進了我們的性格、我們的關係、我們的反應裏。
上一代人不會表達,他們選擇沉默;這一代人知道痛,卻不知該如何掙脫。
於是,我們都在努力逃避羞恥,卻又被它困住。
我用了20年,才慢慢走出那片陰影。療愈的過程漫長而反複,通過禱-dao告,寫日記,看書,開始在文字裏一點一點地看見自己。我學著去擁抱那個總是害怕、總想被肯定的孩子。
我婆婆也是在慢慢的接納自己,我告訴她,“你哥去讀書,你弟弟妹妹也去讀書,隻有你不能去。你也有權利爭取去讀書,或者要求他們教你認字”。她起初是不允許自己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現在她也敢於表達真實的內心。
而我的丈夫還困在裏麵,他把錯誤都歸咎給父母。
很多人發帖問,童年的創傷,為什麽到成年後才爆發?我婆婆之前也不理解,“他小時候很乖的,怎麽現在變了一個人?”
其實,我知道那不過是他心裏那隻“枯幹的手”,還蜷縮在那裏,不敢讓光照進來。那是需要我和婆婆一起d-g,給與他更多理解,相信慢慢會好的。
----
經+上說,耶S-u對那枯幹了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伸出手來” ,那人把手一伸,手就複了原。
在我看來,站在當中已經很勇敢了,還要伸出那隻枯幹的手——那隻瘦弱、幹癟、沒有血色的手,象征著我們最羞恥、最想藏起來的部分。而奇跡就在那一刻發生,當那人願意伸出手時,複原開始了。
那隻枯幹的手,其實就是我們心裏的那份羞恥——不夠好、不配被愛、不敢被看見。可隻有當我們願意伸出它,讓光觸及它,生命才會重新活起來。
如果我們暫時還不敢在眾人麵前伸出那隻“醜陋”的手,可以先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試試看,比如在日記裏,在禱-dao-告裏,在一個安靜的夜裏,讓那隻手見見光。
----
複原,不是一瞬間的奇跡,而是一個漸漸蘇醒的過程。光一旦進來了,就沒有黑暗能吞沒它。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光裏,慢慢複原。那隻曾經枯幹的手,會再次有血色、有溫度,重新活過來。讓那隻枯幹的手見到光吧,會不一樣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