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力軍 閆可書 董令博
這位威嚴端坐、白髯飄飄的老者,比慈禧大5歲,比光緒大41歲,三人卻在同一年相繼離世。此人就是被稱為“官場不倒翁”的王文韶。他身邊這位頭戴官帽、身穿官服、腳蹬官靴的孩童是他的小孫子。有一個位高權重的爺爺,小孫子一出生也就有了官品。
王文韶故居
在今天杭州的清吟巷,有一座規模巨大的中式庭院,白牆黑瓦,雕梁畫棟。據說原有“退圃園”、“紅蝠山房”、“藏書閣”等大小廳堂樓閣、花園天井數十個。如今隻剩下門廳、轎廳、中廳、戲廳、鴛鴦廳等,門頭上掛著“西泠拍賣”的燙金招牌。整個建築在布局、結構、雕刻上都具有濃鬱的晚清風格和江南宅第特色,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官僚宅邸。這座大宅的主人就是王文韶。
王文韶
王文韶是誰?恐怕知道的人不多。慈禧給他取外號“琉璃蛋”,官場同僚戲稱他“油浸枇杷核”。可見他處事圓滑,“趨利避害”,充分發揚“多磕頭,少說話”的官場老油條風格,輕易不發表意見,以免得罪人,這也是他被稱為“官場不倒翁”,“曆經鹹豐、同治、光緒三朝而屹立不倒”的秘訣所在。
但今天我們要來講講他的另一麵。
他1832年生於蘇州府嘉定,出身貧寒,祖父為一無名鹽商。通過科舉開始步入仕途,鹹豐年間中進士,任戶部主事,同治年間任湖南巡撫,光緒間授雲貴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與崇厚、李鴻章、榮祿、袁世凱並稱“北洋五大臣”。
他很早就對西方文化持開放態度,願意聽取西洋外交官的意見。在一次參訪美軍軍艦時,他曾感歎“兵製如此嚴肅,軍火如此壯麗,誠未可以力與之角勝也”。
義和團運動興起時,他反對對外啟釁,力主妥協。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他帶著兒子追趕到雞鳴寺,一路隨護皇室到西安。
......
“莫理循在中國”
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泰晤士報》駐華特派記者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在1895年出版的遊記《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中,稱讚王文韶:“他是中國最開明的官員之一,沒有人不被他優雅的舉止與聰明的頭腦所折服。”。
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與《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後,王文韶被召到京城,任為“幫辦北洋事務大臣”。戰爭失敗,李鴻章赴日談判前,舉薦王文韶代理自己的職務。1895年8月28日,王文韶正式成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在此期間,作為洋務派的中堅之一,他繼續推進李鴻章的洋務運動,一方麵散遣冗兵,同時興辦水師學堂和武備學堂。革除漕運積弊,興辦吉林三姓金礦和磁州煤礦,興築京漢鐵路,《清史稿》記載:“並奏設北洋大學堂、鐵路學堂、育才館、俄文館,造就甚眾”。
北洋大學堂主樓(1903年)
這裏提到的“北洋大學堂”,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學,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在它的紀念碑文中,寫明是由盛宣懷創設的。這不是事實,至少是不全麵的。以盛宣懷的資曆和職務,根本不可能直接向皇帝上疏,充其量隻是一個倡議者。真正向光緒上奏的人,正是王文韶。他在1895年10月1日,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僅僅34天,就上摺奏請創辦西學學堂,也就是北洋大學堂。這一點在《清史稿》中記載非常明確。
天津大學之所以“揚盛抑王”,大概是不想與這位名聲不太好的封建官僚扯上關係吧。但別忘了,任何人都有另外一麵,王文韶對中國的現代工業和教育事業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
這從他創設“鐵路學堂”的經過,可窺一斑。
翻開《王文韶日記》,他在1896年3月6日寫道:“吳調卿(可點超鏈接)帶同鐵路總工程司金達來見。”這應該是金達第一次拜會王文韶,而且是通過時任北洋官鐵路局總辦的吳調卿引薦。雖然沒有寫明他們談了什麽,但幾乎可以肯定,創辦鐵路學堂必然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
第一次遞給李鴻章,無果。
第二次遞給王文韶,成了。
正所謂找對人,才能辦成事。
金達
不到兩個月,1896年5月4日,金達就向時任津蘆鐵路局總辦胡芸楣遞交了第二份創辦鐵路學堂的計劃書,並附有《在華學成之鐵路工程司章程》十六條,能不說他得到了王文韶的首肯?
5月11日,在《王文韶日記》中就出現了“芸楣來久談”的記述。20日又寫道“芸楣來晤”。不到半個月內兩次會晤,想必是胡芸楣向王文韶遞交了金達的計劃書。
5月31日,日記中又出現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周南屏挈其次子傳誡號正卿來見,係在鐵路總工程司金達處辦事者。”王文韶是初識周正卿,但卻特別強調他是“金達處辦事者”。第二天又記:“周正卿偕金達來見”,很顯然,這一次金達來見,正是王文韶要求的。
吳調卿
不能光聽中間人傳話,他要當麵聽取匯報。
在這之後,王文韶責成“北洋官鐵路局總辦”吳調卿具體籌劃創辦鐵路學堂之事。吳調卿廣泛征求包括詹天佑在內的諸多人士意見,擬定了開辦學堂的具體計劃和經費籌措辦法,製定了《鐵路學堂章程》二十條,一並呈遞王文韶。
10月14日,王文韶再命“周正卿挈金達來見”。這一次不再務虛,而是就上疏的具體措詞進行了商榷。
10月29日,即光緒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王文韶度過了極其忙碌的一天。他“午前見客兩班,午後見客四起,事畢已上燈刻許矣。”即使這樣,他還是“拜發四摺六片”,其中就有“設立鐵路學堂片”。
字斟句酌的311個字,明訂了鐵路學堂的校址、學額、華洋教員、學期、經費來源等等事項。
光緒皇帝很快朱筆禦批:“該衙門知道”。
這一刻,中國第一所獨立的高等鐵路學堂應運而生,她的名字叫“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26年後,這所學堂名叫西南交通大學。
還有一個有趣的巧合,王文韶在任雲貴總督時,麵對清末民變的問題,他並不完全認同清廷,對“苗疆起事者”抱有同情之心。半個世紀以後的抗戰期間,他奏設的鐵路學堂遠避貴州平越(今福泉)辦學,那裏正是苗族布衣族聚居的地區。
王文韶晚年授體仁閣大學士,政務處大臣、督辦路礦大臣,外務部會辦大臣等。授文淵閣大學士、終武英殿大學士。《清史稿》稱“文韶曆官中外,詳練吏職,究識大體,然更事久,明於趨避,亦往往被口語。三十四年,鄉舉重逢,賜太子太保。其冬,卒,年七十九,晉贈太保,諡文勤。”
縱觀王文韶的官場生涯,有處世圓滑、中飽私囊的一麵,但他在地方勇於任事,建立軍工企業,興辦新式學堂、礦務、鐵路等,對中國近代建設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也是難能可貴的。
- End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