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原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內著名畫家周華君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11月24日14:22在華西醫院去世,享年78歲。周華君於1978年到三蘇祠工作,曾任副所長、館長,黨支部書記等職,在任期間對三蘇祠的發展以及東坡文化傳承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
圈內人:
他對生活、對藝術有火一樣的熱情
周華君突然離去,讓不少圈內好友感到震驚,在四川眉山,不少朋友送別之餘還發文緬懷。
有圈內人士表示,“前不久,在劉川眉老師的新書《江鄉書》分享會上,我以為會見到華君老師,但是沒有。川眉老師說華君老師讀完了《江鄉書》,還打了一兩個小時的電話跟他聊書中的人和事,華君老師也答應了一定參加川眉老師的新書分享會,但是分享會的時候華君老師已經住院了,他不想讓人知道,叮囑川眉老師不要告訴大家。華君老師給我們的印象是對生活、對藝術有火一樣的熱情,精力充沛得很,他怎麽突然就走了!留下一大幫粉絲和朋友們唏噓長歎!”
▲周華君
在眉山作家劉川眉新作《江鄉書》中,其飽含深情地回憶了與周華君的往事:那天下午陽光燦爛,在咖啡館外的街簷下,我們一邊曬著太陽、喝著咖啡,一邊聽天庭飽滿、長發飄飄的周華君侃侃而談:談法國,談藝術,談他1991年在法國舉辦的三次畫展的高光時刻,以及他正在參加“2003-2004中法文化年”活動……
除了藝術,周華君還熱心於公益和東坡文化傳承,2017年,眉山東坡區教育體育局與眉山三蘇文化研究院合作,從全區教師中招募三蘇文化愛好者,組建了這支骨幹講師團,向學生、市民傳播三蘇文化。培訓時,少不了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的專家助力,老館長周華君擅長丹青,來講解東坡書畫作品;老館長楊常沙研究三蘇家訓家風頗有心得,來講述三蘇讀書正業、孝慈仁愛等家風故事……
▲周華君(中)與朋友們在一起
外甥:
舅舅身上充滿理想主義
11月25日中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眉山市殯儀館送別周華君,生前率真豪爽的他安靜地躺在鮮花中,不少朋友及圈內人士紛紛前來送別。
其外甥表示,舅舅這些年一直在眉山,雖是因病去世,但走得很安詳,追悼會定於2025年11月26日9:00在眉山市殯儀館舉行,之後,舅舅會葬在外婆出生的家鄉,“墓碑上會刻上‘與荷同眠’。”
在他心裏,舅舅身上充滿理想主義,一生中有一大群人愛他,喜歡聽他講笑話,那個經常拿著酒杯、笑聲爽朗的舅舅會一直陪伴自己,陪伴大家。其外甥提供的資料顯示,周華君出生於眉山,曾就讀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班,曾旅居法國從事創作與藝術交流,曾在中國美術館、成都、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法國、德國等多地舉辦個人畫展聯合展覽百餘次。
▲周華君(右一)向法國總統府贈畫
艱苦豐富的經曆造就了周華君性格中的東坡式的詩人氣質,仁厚、悲天憫人及心靈觸角的異常敏銳。他常常讚歎蘇子雖經重重磨難而仍能保持清新明麗的心境。而在現實中,他自覺地以這種心態去體驗人生,感受大千世界,凝煉了最具鮮明特色的作品,不少藝術評論家稱周華君“得蘇子精華”。
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史論係教授的畫家、美術理論家杜哲森曾評價周華君稱,“我在周華君的作品中看到這每一色塊每一筆觸,每一幅畫的構成,包括他的題款,都是燦爛晶瑩的,我相信這樣的畫才能留在曆史上。”
周華君多思善悟,筆端的山水、人物、花
、鳥獸無不生氣流行,飄逸“俊發”之氣息撲麵而來,尤其擅長畫荷,其落筆寫荷,秀逸瀟灑,散發迷人之清香。
▲周華君作品
在眉山市殯儀館內,朋友為其撰寫的挽聯上,既有荷韻,也留下“華君”二字:“華彩千秋留荷韻,君魂一縷化墨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