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美國心理學會:過度刷短視頻將致“腦腐” 且焦慮增加

美國心理學會:過度刷短視頻將致“腦腐” 且焦慮增加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5-11-25 07:51: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心理學會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過度使用短視頻軟件,將會損害認知表現,導致“腦腐”。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匯集了71項研究,共有98299人參與調查,該調查直接將來自算法驅動平台的短視頻內容與大腦衰退聯係起來。通過這一係列研究,心理學家們發現一個人看的短視頻數量越多,在注意力方麵的認知表現就越差。

美國心理學會:過度刷短視頻將致“腦腐” 且焦慮增加

▲資料圖片 圖據視覺中國

研究者總結認為,反複觀看強刺激、快節奏的短視頻內容,會導致人對閱讀、深度學習等速度更慢但更需要投入努力的認知任務的敏感程度下降,從而導致人的認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自製力、語言、記憶等)下降。簡而言之,看短視頻將會導致“腦腐”。

牛津詞典就曾將“腦腐”定義為:“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退化,通常是過度消費瑣碎或缺乏挑戰性內容的結果。”“腦腐”也被牛津詞典選為2024年年度詞匯。

另外,研究還發現,過度消費短視頻內容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麵影響,增加人的壓力、焦慮和孤獨感,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研究人員稱,不斷滑動屏幕,不斷接收新的、能夠刺激情緒的內容,這種循環模式會刺激大腦的獎賞係統,觸發多巴胺釋放,從而形成強化回路,導致人們養成觀看短視頻的習慣,並在情感上更加依賴這種網絡交互。而這種習慣的養成,讓人們在線下日常生活中出現交流障礙,並且更加難以控製情緒。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過度消費短視頻將會帶來社交孤立,負麵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為人們將現實世界裏的人際交往,替換為了被動的網絡交互,強化了孤獨感。

此前發表在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兒童在閱讀、記憶和詞匯測試中的得分,遠低於那些不使用社交媒體的兒童。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與川普通話結束,高市早苗:談及習近平對話內容
53歲的母親,隨著1畝6玉米地消失了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習近平罕見致電特朗普,美國介入中日僵局?
200多萬買別墅,大騙子郭某:叫我教授!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美國正在給自己“挖坑”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南風窗: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年輕中國男子在日本機場墜亡 更多事發細節披露
"台灣有事"中日鬧到聯合國,彭博:北京施壓全球選邊站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72次前科惡犯當眾縱火燒人 出庭狂喊"我是中國公民!"
美國人2000紅利快到手?「關稅案會贏」商務部長有信心
翻車現場:傾盡心力,為我可愛的祖國
49歲餘秀華為“絕經”寫詩,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入籍十多年又被吊銷 司法部:騙福利還想當美國人
川普接連致電中日領袖,彭博:決心「避免卷入爭端」
高市早苗最新民調飆至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打著學術幌子” 央視指控:日方公然培養“媚日人士”
“水果姐”現身上海南京東路一雜貨店 引歌迷合唱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心理學會:過度刷短視頻將致“腦腐” 且焦慮增加

紅星新聞 2025-11-25 07:51:49

美國心理學會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過度使用短視頻軟件,將會損害認知表現,導致“腦腐”。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匯集了71項研究,共有98299人參與調查,該調查直接將來自算法驅動平台的短視頻內容與大腦衰退聯係起來。通過這一係列研究,心理學家們發現一個人看的短視頻數量越多,在注意力方麵的認知表現就越差。

美國心理學會:過度刷短視頻將致“腦腐” 且焦慮增加

▲資料圖片 圖據視覺中國

研究者總結認為,反複觀看強刺激、快節奏的短視頻內容,會導致人對閱讀、深度學習等速度更慢但更需要投入努力的認知任務的敏感程度下降,從而導致人的認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自製力、語言、記憶等)下降。簡而言之,看短視頻將會導致“腦腐”。

牛津詞典就曾將“腦腐”定義為:“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退化,通常是過度消費瑣碎或缺乏挑戰性內容的結果。”“腦腐”也被牛津詞典選為2024年年度詞匯。

另外,研究還發現,過度消費短視頻內容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麵影響,增加人的壓力、焦慮和孤獨感,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研究人員稱,不斷滑動屏幕,不斷接收新的、能夠刺激情緒的內容,這種循環模式會刺激大腦的獎賞係統,觸發多巴胺釋放,從而形成強化回路,導致人們養成觀看短視頻的習慣,並在情感上更加依賴這種網絡交互。而這種習慣的養成,讓人們在線下日常生活中出現交流障礙,並且更加難以控製情緒。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過度消費短視頻將會帶來社交孤立,負麵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為人們將現實世界裏的人際交往,替換為了被動的網絡交互,強化了孤獨感。

此前發表在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兒童在閱讀、記憶和詞匯測試中的得分,遠低於那些不使用社交媒體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