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會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過度使用短視頻軟件,將會損害認知表現,導致“腦腐”。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匯集了71項研究,共有98299人參與調查,該調查直接將來自算法驅動平台的短視頻內容與大腦衰退聯係起來。通過這一係列研究,心理學家們發現一個人看的短視頻數量越多,在注意力方麵的認知表現就越差。
▲資料圖片 圖據視覺中國
研究者總結認為,反複觀看強刺激、快節奏的短視頻內容,會導致人對閱讀、深度學習等速度更慢但更需要投入努力的認知任務的敏感程度下降,從而導致人的認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自製力、語言、記憶等)下降。簡而言之,看短視頻將會導致“腦腐”。
牛津詞典就曾將“腦腐”定義為:“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退化,通常是過度消費瑣碎或缺乏挑戰性內容的結果。”“腦腐”也被牛津詞典選為2024年年度詞匯。
另外,研究還發現,過度消費短視頻內容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麵影響,增加人的壓力、焦慮和孤獨感,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研究人員稱,不斷滑動屏幕,不斷接收新的、能夠刺激情緒的內容,這種循環模式會刺激大腦的獎賞係統,觸發多巴胺釋放,從而形成強化回路,導致人們養成觀看短視頻的習慣,並在情感上更加依賴這種網絡交互。而這種習慣的養成,讓人們在線下日常生活中出現交流障礙,並且更加難以控製情緒。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過度消費短視頻將會帶來社交孤立,負麵影響生活滿意度。因為人們將現實世界裏的人際交往,替換為了被動的網絡交互,強化了孤獨感。
此前發表在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兒童在閱讀、記憶和詞匯測試中的得分,遠低於那些不使用社交媒體的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