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總統特朗普周一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隨後中國官方新華社發布快訊披露,習近平在通話中告訴特朗普其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行政院長強硬回應:沒有台灣“回歸中國”這個選項 https://t.co/EE8tiaTnJ9 pic.twitter.com/14moVhOkYR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November 25, 2025
對此,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受訪強硬回應,“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主權獨立的國家,2300萬的國人沒有回歸的這個選項”。台灣媒體鹹認,這也是近年來,民進黨政府首長最強硬表達反對統一的談話。
此外,台灣陸委會表示已注意到相關通話,也注意到雙方對於會談內容的說明差異很大。中共側重台灣議題,提及「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美國方麵則是隻字未提。
陸委會還指出,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在台灣接受日本投降,中共意圖扭曲二戰曆史文件及聯合國相關決議,不實敘事無法改變台灣從來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客觀事實。
中美領導人此次通話,正值日本加速在區域強化軍事布局,包括決定在距離台灣不到 70 英裏的離島部署中程導彈,使台海周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通話中表示,上月釜山會晤達成多項重要共識,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校準航向、注入動力,使雙邊關係整體保持穩定向好。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已被實踐反複驗證,呼籲雙方以“平等、尊重、互惠”態度,拉長合作清單、壓縮問題清單,為兩國及世界創造更大利益。
針對台灣議題,習近平闡明中方原則立場宣稱,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美曾在二戰時並肩對抗法西斯,如今更應共同維護“戰後成果”。
然而,特朗普政府迄今對台灣議題的公開發言相對節製,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仍維持華盛頓曆來的“戰略模糊”,在“是否會介入台海衝突”這個核心問題上保持刻意不表態的傳統。
相關分析認為,這種模糊性本身正是政策用意的一部分。此外,在與習近平周一通電話後,特朗普本人的推文中,並未提到台灣。
的確,“不明講”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最大化,也不會被北京抗議,亦可達到「你永遠不知道我會幹嘛」嚇阻效果,這也顯示外界所謂的“台灣交易論”還不存在。
特朗普擬於明年4月赴中進行國是訪問,回邀習近平明年稍晚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