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大曝光

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大曝光

文章來源: 情感橋 於 2025-11-24 09:09: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多數年輕人當被問及是否想提前退休時,答案往往是肯定的。不少年輕人甚至表示,若有選擇,他們寧願立刻退休,再也不工作了。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想法僅僅停留在幻想階段,一旦夢醒,他們不得不重新投入到為生計奔波的日常之中。

但在上海,一對小夫妻卻真實地實現了這樣的生活,過上了許多年輕人所向往的退休生活。

上海小夫妻的“禁欲”生活

這對小夫妻與眾不同,他們已經小有所成。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擁有兩處房產,自住一套49㎡小屋,另一套稍微大一些的出租,僅租金一項每月就有一萬元收入,這個數額甚至超過了許多人的月薪。除此之外,這對伴侶手頭還有130萬的儲蓄,在通過理財後,每月能額外得到4000元的收益。因此,即便他們決定不再工作在家躺平,他們每個月仍能保證有1.4萬元的固定收入。聽起來是不是非常令人羨慕?但這個家庭的日常開支也不小。他們聘請了一名家政阿姨,每月需支付7000元的費用。家中還有一個女兒、一個老人以及兩隻貓,全家的生活費每個月固定需要7000元左右。

這意味著,夫婦倆的月收入與支出持平,幾乎沒有餘額。

而這還是在沒有意外支出的情況下。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或需要參加社交活動,每月的支出可能會更多。

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大曝光

網友不免質疑,僅憑130萬的儲蓄,能否支撐20年的退休生活?夫妻倆也曾對此感到擔憂,但對他們來說,與其拚命工作賺錢,不如花時間陪伴家人,享受慢生活,這對他們而言更加重要。實際上,在我看來,外界的擔憂是多餘的。盡管夫婦二人目前沒有正式工作,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失去了賺錢的能力。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曝光從事自媒體,這也是一種工作方式,同樣能為他們帶來額外的關注和收入。而且,這對夫婦的固定資產已經超出許多普通家庭。如果生活更加節儉,維持二十年的退休生活並非難事。

低欲望生活

節儉曾經是美德,現今卻成為了一種時尚,這種生活方式現被稱為"低欲望生活"或"極簡生活"。輕易搜索這些關鍵詞,就能找到大量相關內容。你會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一種減少物質需求的生活方式,他們盡可能簡化自己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以最低的成本享受生活。他們可能選擇吃價格不超過十元的簡單午餐,或者一年也不購買新衣服,卻願意花費數千元去旅行,尋求精神上的滿足和放鬆。正如網絡上充斥著的那種以極低預算生活的挑戰視頻,如"一天隻花20元"的生活挑戰。選擇像那對上海夫婦一樣"躺平"的年輕人也在增多。他們離開大都市的喧囂,回歸到更寧靜的小城鎮生活,放棄了高薪但壓力大的工作,選擇了一種更平靜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見,追求低物質欲望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常態。這種態度通常會呈現為兩種極端:一種是極力賺錢、節省開支,以期攢夠購房或退休資金;另一種則是徹底"躺平",減少物質需求,不再追求高收入,隻求過得去的生活。實際上,這兩種生活方式雖然看似截然不同,但它們共同追求的是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一些人選擇了先苦後甜的道路,而另一些人則選擇享受當下。在日本,低物質欲望的生活方式比在中國出現得更早。這種生活觀念不僅反映在經濟上,還體現在人們的生活各個方麵。

2019年,日本政府機構對年輕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5至39歲的年齡段中,有41.2%的男性和31.1%的女性表達了對生活缺乏欲望,沒有想要的東西,也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此外,日本的年輕人對於戀愛、婚姻乃至生育的興趣減少,這導致了日本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劇,對經濟的影響也日益嚴重。





年輕人的無奈與對抗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年輕人選擇低物質欲望或極簡生活方式,並非完全是主動選擇,而更多是一種無奈之舉。

這種現象並不是什麽好消息。當人們的消費能力無法滿足他們的消費欲望時,一些人選擇通過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等方式,為自己不斷增長的欲望買單。但當每月的還款壓力來臨時,人們應該如何是好?因此,為了平衡消費欲望和實際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傾向於采取低物質欲望的生活方式。這種趨勢逐漸成長為社會中的一個顯著群體。

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采納低物質欲望或極簡生活的理念,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為了達到內心的平衡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他們選擇主動減少內心的物質需求,而不是被動地讓自己的欲望受到壓抑。隨著這個群體的不斷壯大,更多的年輕人在其中找到了歸屬感。他們不再感到孤立無援,而是在社會中找到了誌同道合的夥伴,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抵禦社會主流價值觀對他們造成的壓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躺平”,裸辭去旅行,或是提前退休。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自己內心存在的嚴重問題。

韓裔哲學家韓秉哲認為,當代社會之所以充滿了抑鬱和厭世的人,是因為這是一個不斷鼓勵人向前衝的功績社會。人們被期望活在一個充滿積極性的環境中,但實際上,無法實現的事情太多了。

正如作家餘華所指出,我們生活的時代已經不再是那種隻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時代。

如果有選擇,絕大多數年輕人也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他們所追求的“慢生活”、“低物質欲望生活”,實際上是在與社會的“快節奏”和“不斷膨脹的欲望”進行對抗。因此,社會應當對年輕人的這種生活選擇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而不是簡單的批評與指責。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向他人提供更多的關懷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寬容與善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原來如此!川普昔日死忠粉葛林辭職背後大有玄機
亞馬遜大裁員,數萬人的無聲退場
網絡叫賣數萬元“手搓飛機”?央視起底三無飛機
敏感時刻 日本南端島鏈大幅擴軍 小泉親自督戰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內閣支持率75%,6成日人認同"台灣有事"發言
高市早苗最新民調飆至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高市早苗不甩中國報複 最新民調支持率高達72%
突然通話!習近平闡明台灣回歸重要性 川普:理解
中日爭端無緩和跡象,高市早苗麵臨考驗
"台灣有事"高市早苗無須退讓!美學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麵對特朗普和平方案,澤連斯基能否再次力挽狂瀾?
高市早苗上任滿月 川普讚“最偉大” 習近平卻氣瘋
英媒評選:全球“最令人向往國家”出爐 地表最酷
跟進中國反製措施!香港政府"暫停"與日本總領事館交流
X一“新功能”讓小粉紅蒸發 網軍“如同裸奔”
熱情相擁!高市早苗國際舞台化身“打招呼魔人”
美證實:川普正權衡 讓英偉達先進AI芯片銷中國
又吵起來!北京亮出“敵國條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當年也…
不到一年,美國政府效率部已提前解散
北京警告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導彈“極其危險”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大曝光

情感橋 2025-11-24 09:09:03

多數年輕人當被問及是否想提前退休時,答案往往是肯定的。不少年輕人甚至表示,若有選擇,他們寧願立刻退休,再也不工作了。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想法僅僅停留在幻想階段,一旦夢醒,他們不得不重新投入到為生計奔波的日常之中。

但在上海,一對小夫妻卻真實地實現了這樣的生活,過上了許多年輕人所向往的退休生活。

上海小夫妻的“禁欲”生活

這對小夫妻與眾不同,他們已經小有所成。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擁有兩處房產,自住一套49㎡小屋,另一套稍微大一些的出租,僅租金一項每月就有一萬元收入,這個數額甚至超過了許多人的月薪。除此之外,這對伴侶手頭還有130萬的儲蓄,在通過理財後,每月能額外得到4000元的收益。因此,即便他們決定不再工作在家躺平,他們每個月仍能保證有1.4萬元的固定收入。聽起來是不是非常令人羨慕?但這個家庭的日常開支也不小。他們聘請了一名家政阿姨,每月需支付7000元的費用。家中還有一個女兒、一個老人以及兩隻貓,全家的生活費每個月固定需要7000元左右。

這意味著,夫婦倆的月收入與支出持平,幾乎沒有餘額。

而這還是在沒有意外支出的情況下。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或需要參加社交活動,每月的支出可能會更多。

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大曝光

網友不免質疑,僅憑130萬的儲蓄,能否支撐20年的退休生活?夫妻倆也曾對此感到擔憂,但對他們來說,與其拚命工作賺錢,不如花時間陪伴家人,享受慢生活,這對他們而言更加重要。實際上,在我看來,外界的擔憂是多餘的。盡管夫婦二人目前沒有正式工作,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失去了賺錢的能力。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曝光從事自媒體,這也是一種工作方式,同樣能為他們帶來額外的關注和收入。而且,這對夫婦的固定資產已經超出許多普通家庭。如果生活更加節儉,維持二十年的退休生活並非難事。

低欲望生活

節儉曾經是美德,現今卻成為了一種時尚,這種生活方式現被稱為"低欲望生活"或"極簡生活"。輕易搜索這些關鍵詞,就能找到大量相關內容。你會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一種減少物質需求的生活方式,他們盡可能簡化自己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以最低的成本享受生活。他們可能選擇吃價格不超過十元的簡單午餐,或者一年也不購買新衣服,卻願意花費數千元去旅行,尋求精神上的滿足和放鬆。正如網絡上充斥著的那種以極低預算生活的挑戰視頻,如"一天隻花20元"的生活挑戰。選擇像那對上海夫婦一樣"躺平"的年輕人也在增多。他們離開大都市的喧囂,回歸到更寧靜的小城鎮生活,放棄了高薪但壓力大的工作,選擇了一種更平靜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見,追求低物質欲望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常態。這種態度通常會呈現為兩種極端:一種是極力賺錢、節省開支,以期攢夠購房或退休資金;另一種則是徹底"躺平",減少物質需求,不再追求高收入,隻求過得去的生活。實際上,這兩種生活方式雖然看似截然不同,但它們共同追求的是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一些人選擇了先苦後甜的道路,而另一些人則選擇享受當下。在日本,低物質欲望的生活方式比在中國出現得更早。這種生活觀念不僅反映在經濟上,還體現在人們的生活各個方麵。

2019年,日本政府機構對年輕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5至39歲的年齡段中,有41.2%的男性和31.1%的女性表達了對生活缺乏欲望,沒有想要的東西,也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此外,日本的年輕人對於戀愛、婚姻乃至生育的興趣減少,這導致了日本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劇,對經濟的影響也日益嚴重。





年輕人的無奈與對抗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年輕人選擇低物質欲望或極簡生活方式,並非完全是主動選擇,而更多是一種無奈之舉。

這種現象並不是什麽好消息。當人們的消費能力無法滿足他們的消費欲望時,一些人選擇通過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等方式,為自己不斷增長的欲望買單。但當每月的還款壓力來臨時,人們應該如何是好?因此,為了平衡消費欲望和實際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傾向於采取低物質欲望的生活方式。這種趨勢逐漸成長為社會中的一個顯著群體。

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采納低物質欲望或極簡生活的理念,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為了達到內心的平衡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他們選擇主動減少內心的物質需求,而不是被動地讓自己的欲望受到壓抑。隨著這個群體的不斷壯大,更多的年輕人在其中找到了歸屬感。他們不再感到孤立無援,而是在社會中找到了誌同道合的夥伴,這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抵禦社會主流價值觀對他們造成的壓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躺平”,裸辭去旅行,或是提前退休。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自己內心存在的嚴重問題。

韓裔哲學家韓秉哲認為,當代社會之所以充滿了抑鬱和厭世的人,是因為這是一個不斷鼓勵人向前衝的功績社會。人們被期望活在一個充滿積極性的環境中,但實際上,無法實現的事情太多了。

正如作家餘華所指出,我們生活的時代已經不再是那種隻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時代。

如果有選擇,絕大多數年輕人也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他們所追求的“慢生活”、“低物質欲望生活”,實際上是在與社會的“快節奏”和“不斷膨脹的欲望”進行對抗。因此,社會應當對年輕人的這種生活選擇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而不是簡單的批評與指責。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向他人提供更多的關懷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寬容與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