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北京打工族:我賺的錢隻敢在河北花

北京打工族:我賺的錢隻敢在河北花

文章來源: 真故研究室 於 2025-11-24 01:40:4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北京打工族:我賺的錢隻敢在河北花

???????

年薪三、四十萬,卻愈發不敢在北京五環內“痛快花錢”,這成了不少北京居民的現實寫照。但生活,終究無法被壓縮成“零享受”的真空。於是,越來越多人將目光轉向河北與周邊。

隻需一小時車程,一張百元大鈔,似乎就能掙脫京城的“價格牢籠”,購買力悄然翻倍:它可以換成網紅餐廳裏一頓體麵的雙人餐——在北京,這樣的預算或許連號都排不上;也能換來三杯不輸三裏屯工體的雞尾酒;甚至能與朋友分攤,共享一晚高端酒店的安眠。

對無數被“窮忙”榨幹精力的北漂而言,這已不是一次簡單的出行,而是一場基於性價比的生活自救。隻是,當這股消費外溢的洪流愈發洶湧,五環內的商業圖景,也悄然染上了一抹秋冬。

#01

周末到河北

北漂6年,劉馨夫婦在9月一趟偶然的滄州一日遊中,才真正讀懂了那句“這麽近,那麽美,周末到河北”背後的含金量。

起因是丈夫想跟風喝一杯網紅的“郭子的茶”。周六早上,兩人睡到自然醒,不慌不忙地搭上高鐵,52分鍾即到滄州西,再打車25分鍾,那杯心心念念的奶茶就已暖在手中。

整個過程,比丈夫平時從家擠一個多小時地鐵、身體被遷移20多公裏去上班還要快。這份順暢,甚至比奶茶本身的滋味更讓他開心。

驚喜像多米諾骨牌還在從天而降。離奶茶店一條街的地方,他們竟撞見那家在北京永遠排不上隊的黑鴨煲。

在北京青年路,他們的家門口,新開的門店總見人龍蜿蜒,而在滄州,他們推門即入。一份119元的雙人餐,價格直接腰斬北京。

這天,劉馨夫婦還悠閑地逛了免費的大運河展示館與工業風文化區,傍晚又轉戰南川老街,用98元痛快地吃了一頓火鍋雞。

看景、探店、品美食,一天縱覽,心滿意足地回了北京,人均全開銷才400多元。

這讓他們想起幾年前。那時,丈夫癡迷於北京密室逃脫,有個熱門主題甚至要666元一人。近些年,劉馨夫婦已經很少踏足,據說那家店已快撐不下去。

河北,第一次在劉鑫夫婦眼裏,活成了拚多多裏的“百億補貼”專場。



圖 | 滄州的南川老街

和劉鑫夫婦不同,北漂十餘年的大飛,早就深諳河北的好。每逢夏天,他必去秦皇島看海。今年8月,大飛與幾個朋友包了車,周五下班後3小時直達南戴河,看表演、摸動物、海水浴、吃海鮮……玩了兩天兩夜,總開銷僅600多元。

“在北京,你隨便玩個什麽,吃兩頓飯,都不止這個錢。還是得北京賺錢外地花。”

大飛感慨,河北於他就像遊戲裏突然出現了“官方破解版”。不用充錢,同樣的體驗,消費直接打三折。

像劉鑫夫婦和大飛這樣的北京“華北大地旅遊團”還有許多。自2019年啟動 “這麽近,那麽美,周末到河北”的持續宣傳以來,地圖上緊緊抱著北京不放的河北,以其高鐵1~3小時可達的便利與高性價比的消費,精準擊中了“掰著銅板過日子”的部分北京窮忙族。

一周的忙碌結束後,周五晚上的北京火車站,總聚集著一堆拖著行李箱的年輕人。天確實晚了,但最多兩個小時,他們便會出現在另一個世界:夜市的生蠔1~2元/個吃到爽,酒吧特調46元無限續杯,兩人同行入住高檔酒店,人均也才100多塊。

四環、五環、六環。不僅是交通線,也是資本畫出的價值分界線。五環內代表一個精裝版的華夏,但五環外更接近真實的中國。

大飛在南戴河的酒吧點了一杯36元的雞尾酒,22度的酒精帶著微甜。他舉起杯子對朋友笑道:“這要是在北京工體喝,明早醒來,手機裏會出現人均200多的群收款。”

而如果他在河北醒來,會看到海濱、沙漠、湖泊、林地、草原……這裏是全國唯一兼有多重地貌的省份,也有著諸如白洋澱、西柏坡、避暑山莊之類的5A級景區。



圖 | 文藝聖地阿那亞也在河北省

當然,承接北京消費外溢的並非隻有河北,山東青島、遼寧大連、山西大同……都漸漸成為北京居民外溢的消費熱土。拚一下年假,人們還能大膽一點,飛得更遠。

十一後,北京本地人袁野帶遠道而來的同學去朝陽大悅城吃飯。路過烤魚店“烤匠”時,門口黑壓壓排號的人群讓同學目瞪口呆。

同學真誠地跟袁野說,“不如你來我們重慶玩吧,烤匠這種店根本沒人排隊,還能請你喝杯茶顏悅色。”

#02

消費染秋冬

北京的居民去了隔壁,自己卻似乎安靜了許多。五環內的煙火,染上一抹“秋冬色”。

“以前SKP店慶排隊人烏泱泱的特別多,結賬都得等半小時。現在,也就跟平時差不多。”說這句話的,是快消行業老板東成。

對於北京愛買買買的人來說,每年4月和11月曾經都是一場狂歡——因為北京SKP店慶了。

不僅有限時折扣、積分兌換等常規優惠,也會有VIP限定體驗等特色主題。以前,每逢此時,LV、愛馬仕等店門前就排成了人龍。2024年店慶期間,B1層的一家女裝店,一上午的銷售額就超過了20萬。

但到了今年,東成深切感受到,北京SKP熱度沒有往年這麽高了。

在北京SKP,年消費滿100萬元就可以成為黑卡會員。東成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著黑卡特權,直到今年,才因為消費不夠遭到了降級。

這背後,是他改變了自己的消費鏈路。

“我比較喜歡Loro Piana(諾悠翩雅)這個牌子,它有個小外套,在北京SKP標價接近6萬。但如果,你飛去歐美國家買,可能就5萬多塊,再加上退稅——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退,相當於又打個了85折——又節省了小1萬。這個差價,足夠我去坐趟歐洲的商務艙了。那我為什麽還要去SKP買?”

逛SKP的常客東成感受到,就算在平日,SKP客流量也在斷崖式下滑。“如果說以前有一百個人在逛商場,現在可能也就二三十個人。”



圖 |東成的居家穿著,一套小十萬

SKP以外,其它商業體、餐飲和住宿,也都插上了溫度計,把上了脈。

10月10日,開了31年的北京百盛複興門店宣布,將於今年12月31日正式關閉。老北京人都還記得1994年3月,這家來自馬來西亞的百盛集團,在北京開了品牌旗下首家中高端百貨商場。

內地市場的加持,讓百盛成了港股百貨龍頭,在2011年創下高點,年賺11億淨利潤。然而,這之後卻一路走下坡。縱使它地理位置卓越,位於富貴雲集的西二環金融街,但它仍然難抵時代洪流。

如果說百盛的關門是因為業態老化,與它一公裏之距的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GUCCI門店,先行也於今年9月就關門大吉,原因據傳是業績低迷。一條金融街,也養活不了一家就在辦公室樓下的GUCCI店。

酒旅住宿也同樣如此。大眾也許還有印象,在三年特殊時期甫一放開時,北京漢庭、速8、如家等性價比高的酒店,一晚住宿價能飆漲到400-700元不等,一些核心地段甚至上躥到800多元,價格遠超低線城市五星級酒店。

很多訪京遊客對部分京城酒旅留下了“房間小、設施破、價格貴”的印象。如今北京酒店顯示的是另外一種顏色。

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今年上半年,一共有 1613 家酒店年營業額超過200萬元,但平均下來,每個酒店每月的利潤隻有6179元,甚至不夠單個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

餐飲方麵,大家也吝嗇了錢包。如今在北京最火的餐飲館子,絕不是取消了10%服務費的全聚德,也不是全靠外地遊客撐起的四季民福,而是紫光園、南城香、和從濟南殺過來的“意大利複興餐廳”——超意興。十幾、二十幾塊就能吃頓美味的南城香油條和豆腐腦、紫光園的包子和麻餅,以及把子肉快餐,大家不再為麵子和社交發愁,而是為理智買單。

在這些性價比餐廳攻城略地的背後,有以前風靡市場的“社交商務型餐飲”紛紛敗下陣來的原因。比如就在前不久的9月,在京城開了近30年的日昌餐館(粵菜),以及被評為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富臨飯店(粵菜館,代表菜是阿一鮑魚)就接連宣布關門歇業。

而去年4月,北京兩家老牌米其林餐廳Opera BOMBANA和TIAGO也宣布停業,其中Opera BOMBANA曾連續三年蟬聯北京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廳,而TIAGO又被稱為“北京泰餐天花板”。

相關人士指出,這種偏社交的餐廳近來日子都不好過,反而是性價比的、實惠的,或者真的有特色的,活得相對不錯。

北京消費,正在經曆一波“騰籠換鳥”。

#03

換一個活法

其實細觀北京街頭巷尾,消費的節奏從未停滯,隻是悄然換了一種步調——秋冬離去,春夏便如約而至。葉子變了模樣,人們在流轉的時光裏,換了一種活法。

社交型的米其林或許悄然退場,但主打平民美食的米其林“比登推介”——方磚廠,卻在北京越開越多。其中那4元一個的糖油餅,早已悄然成為中外遊客之間新的社交貨幣。

昂貴的粵菜館或許漸行漸遠,但沙縣小吃、黃橋燒餅、杭州包子鋪卻愈發常見。從前它們或許不入流,但如今它們就是煙火的主流。

街景的變化背後,是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選擇的變化。

在北京某互聯網公司任職的董方,2021年3月於北五環外的天通苑購置了一套近百平的自住房,每平米四萬出頭,總價近400萬,月供一萬五。今年上半年,他果斷賣房轉租,雖略有虧損,卻換回三百多萬現金。“在這個時代,手握幾百萬現錢,及時‘下車’,睡什麽床、吃什麽飯,心裏都踏實。”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李雄,前幾年一直未舍得購置新能源車,直到今年,才以25萬元左右的價格入手一輛Model Y,因為它也降了價。他說:“幾乎所有車型都降了幾萬塊。有時候沒在最想要的時候買成,會懊惱,但等等也不是壞事——價格規律,終會把你帶到真正適合你的時機。”

消費觀念的轉變在年輕人中尤為鮮明。他們普遍對房子不再執念,對車子可有可無,卻格外看重“如何讓自己高興”這件事。

喊“沒錢”的是年輕人,喊“明天焦慮”的也是年輕人,可偏偏是他們,一手托起了一個火熱的“演唱會經濟”。

今年,林俊傑、五月天、孫燕姿、陳奕迅等眾多歌手與樂團齊聚北京開唱,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歌迷。僅前八個月,北京舉辦的營業性演出就超過四萬場,觀演人次突破千萬,票房收入超過37億元。僅鳥巢一處,萬人以上規模的演唱會就售出243.5萬張票,並拉動了周邊吃住行遊等約六倍的附加營收。



圖 | 林俊傑北京鳥巢演唱會

年輕人還把泡泡瑪特從300億港幣的市值穀底,送上了3000多億港幣市值的新高度。曾有許多投資人認為盲盒經濟已過時,卻沒料到幾年後的今天,年輕人依然可以不為愛情動心,卻願為一個搪膠娃娃傾注深情。

年輕人或許不再追逐米其林,卻願為19.9元一盒的黃油蛋糕“續命”,也甘願在寒風中為40元一根的奶皮子酸奶糖葫蘆排隊。

消費,終究是一個帶給人快樂的產業。

一部分人奔赴河北,開啟百元大鈔重拾購買力的性價比之旅;另一部分人則在北京“換擋吃喝”,不再執著於豪華餐廳的精致體驗,而是鑽進胡同巷口,在平價美味中深耕本地、再發現日常的驚喜。

北京消費究竟該如何看?

它絕不是“河北賺了,北京虧了”的對立,也絕不是北京城裏過去那種“貴即好”的單一敘事,而是在回歸理性與個性的交織中,重構屬於這座城市的消費哲學。

人們不再盲目追逐消費的符號,而是在能力與心緒之間尋找自洽。該省則省,該花則花,為心動買單,為體驗傾囊。這並非消費降級,而是一場更為清醒的價值升級。

北京的消費在變化,這是一件好事,就像一個生物體在自我進化那般。消費正褪去浮華,正顯露出它最本真的模樣——一種忠於自我、安於日常的從容選擇。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又吵起來!北京亮出“敵國條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當年也…
哪個國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網點名這國:無聊死了
綠帽連爆 這國驗出98%小孩非親生 官員籲別再驗了
李強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搶拍合照失敗 學者曝原因
曝2中國女入獄為中國籍VIP囚犯提供性服務 監控遭刪




24小時討論排行

高市早苗不甩中國報複 最新民調支持率高達72%
中日爭端無緩和跡象,高市早苗麵臨考驗
黃海演習3連發 中國發布14天禁航令 實彈封鎖由南打到北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非常多人渴望對日開戰,為什麽?
“若撤回 政權就終結”!高市堅持“台灣有事”說
英媒評選:全球“最令人向往國家”出爐 地表最酷
高市內閣支持率75%,6成日人認同"台灣有事"發言
敏感時刻 日本南端島鏈大幅擴軍 小泉親自督戰
力挺高市!日在野黨魁表態"無須撤回發言",怒批中國施壓
“美國正考慮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0高端芯片”
"台灣有事"高市早苗無須退讓!美學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不管你願不願意,中國在引領全球綠色轉型
跟進中國反製措施!香港政府"暫停"與日本總領事館交流
美30歲女教師“付錢買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不到一年,美國政府效率部已提前解散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北京打工族:我賺的錢隻敢在河北花

真故研究室 2025-11-24 01:40:46
北京打工族:我賺的錢隻敢在河北花

???????

年薪三、四十萬,卻愈發不敢在北京五環內“痛快花錢”,這成了不少北京居民的現實寫照。但生活,終究無法被壓縮成“零享受”的真空。於是,越來越多人將目光轉向河北與周邊。

隻需一小時車程,一張百元大鈔,似乎就能掙脫京城的“價格牢籠”,購買力悄然翻倍:它可以換成網紅餐廳裏一頓體麵的雙人餐——在北京,這樣的預算或許連號都排不上;也能換來三杯不輸三裏屯工體的雞尾酒;甚至能與朋友分攤,共享一晚高端酒店的安眠。

對無數被“窮忙”榨幹精力的北漂而言,這已不是一次簡單的出行,而是一場基於性價比的生活自救。隻是,當這股消費外溢的洪流愈發洶湧,五環內的商業圖景,也悄然染上了一抹秋冬。

#01

周末到河北

北漂6年,劉馨夫婦在9月一趟偶然的滄州一日遊中,才真正讀懂了那句“這麽近,那麽美,周末到河北”背後的含金量。

起因是丈夫想跟風喝一杯網紅的“郭子的茶”。周六早上,兩人睡到自然醒,不慌不忙地搭上高鐵,52分鍾即到滄州西,再打車25分鍾,那杯心心念念的奶茶就已暖在手中。

整個過程,比丈夫平時從家擠一個多小時地鐵、身體被遷移20多公裏去上班還要快。這份順暢,甚至比奶茶本身的滋味更讓他開心。

驚喜像多米諾骨牌還在從天而降。離奶茶店一條街的地方,他們竟撞見那家在北京永遠排不上隊的黑鴨煲。

在北京青年路,他們的家門口,新開的門店總見人龍蜿蜒,而在滄州,他們推門即入。一份119元的雙人餐,價格直接腰斬北京。

這天,劉馨夫婦還悠閑地逛了免費的大運河展示館與工業風文化區,傍晚又轉戰南川老街,用98元痛快地吃了一頓火鍋雞。

看景、探店、品美食,一天縱覽,心滿意足地回了北京,人均全開銷才400多元。

這讓他們想起幾年前。那時,丈夫癡迷於北京密室逃脫,有個熱門主題甚至要666元一人。近些年,劉馨夫婦已經很少踏足,據說那家店已快撐不下去。

河北,第一次在劉鑫夫婦眼裏,活成了拚多多裏的“百億補貼”專場。



圖 | 滄州的南川老街

和劉鑫夫婦不同,北漂十餘年的大飛,早就深諳河北的好。每逢夏天,他必去秦皇島看海。今年8月,大飛與幾個朋友包了車,周五下班後3小時直達南戴河,看表演、摸動物、海水浴、吃海鮮……玩了兩天兩夜,總開銷僅600多元。

“在北京,你隨便玩個什麽,吃兩頓飯,都不止這個錢。還是得北京賺錢外地花。”

大飛感慨,河北於他就像遊戲裏突然出現了“官方破解版”。不用充錢,同樣的體驗,消費直接打三折。

像劉鑫夫婦和大飛這樣的北京“華北大地旅遊團”還有許多。自2019年啟動 “這麽近,那麽美,周末到河北”的持續宣傳以來,地圖上緊緊抱著北京不放的河北,以其高鐵1~3小時可達的便利與高性價比的消費,精準擊中了“掰著銅板過日子”的部分北京窮忙族。

一周的忙碌結束後,周五晚上的北京火車站,總聚集著一堆拖著行李箱的年輕人。天確實晚了,但最多兩個小時,他們便會出現在另一個世界:夜市的生蠔1~2元/個吃到爽,酒吧特調46元無限續杯,兩人同行入住高檔酒店,人均也才100多塊。

四環、五環、六環。不僅是交通線,也是資本畫出的價值分界線。五環內代表一個精裝版的華夏,但五環外更接近真實的中國。

大飛在南戴河的酒吧點了一杯36元的雞尾酒,22度的酒精帶著微甜。他舉起杯子對朋友笑道:“這要是在北京工體喝,明早醒來,手機裏會出現人均200多的群收款。”

而如果他在河北醒來,會看到海濱、沙漠、湖泊、林地、草原……這裏是全國唯一兼有多重地貌的省份,也有著諸如白洋澱、西柏坡、避暑山莊之類的5A級景區。



圖 | 文藝聖地阿那亞也在河北省

當然,承接北京消費外溢的並非隻有河北,山東青島、遼寧大連、山西大同……都漸漸成為北京居民外溢的消費熱土。拚一下年假,人們還能大膽一點,飛得更遠。

十一後,北京本地人袁野帶遠道而來的同學去朝陽大悅城吃飯。路過烤魚店“烤匠”時,門口黑壓壓排號的人群讓同學目瞪口呆。

同學真誠地跟袁野說,“不如你來我們重慶玩吧,烤匠這種店根本沒人排隊,還能請你喝杯茶顏悅色。”

#02

消費染秋冬

北京的居民去了隔壁,自己卻似乎安靜了許多。五環內的煙火,染上一抹“秋冬色”。

“以前SKP店慶排隊人烏泱泱的特別多,結賬都得等半小時。現在,也就跟平時差不多。”說這句話的,是快消行業老板東成。

對於北京愛買買買的人來說,每年4月和11月曾經都是一場狂歡——因為北京SKP店慶了。

不僅有限時折扣、積分兌換等常規優惠,也會有VIP限定體驗等特色主題。以前,每逢此時,LV、愛馬仕等店門前就排成了人龍。2024年店慶期間,B1層的一家女裝店,一上午的銷售額就超過了20萬。

但到了今年,東成深切感受到,北京SKP熱度沒有往年這麽高了。

在北京SKP,年消費滿100萬元就可以成為黑卡會員。東成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著黑卡特權,直到今年,才因為消費不夠遭到了降級。

這背後,是他改變了自己的消費鏈路。

“我比較喜歡Loro Piana(諾悠翩雅)這個牌子,它有個小外套,在北京SKP標價接近6萬。但如果,你飛去歐美國家買,可能就5萬多塊,再加上退稅——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退,相當於又打個了85折——又節省了小1萬。這個差價,足夠我去坐趟歐洲的商務艙了。那我為什麽還要去SKP買?”

逛SKP的常客東成感受到,就算在平日,SKP客流量也在斷崖式下滑。“如果說以前有一百個人在逛商場,現在可能也就二三十個人。”



圖 |東成的居家穿著,一套小十萬

SKP以外,其它商業體、餐飲和住宿,也都插上了溫度計,把上了脈。

10月10日,開了31年的北京百盛複興門店宣布,將於今年12月31日正式關閉。老北京人都還記得1994年3月,這家來自馬來西亞的百盛集團,在北京開了品牌旗下首家中高端百貨商場。

內地市場的加持,讓百盛成了港股百貨龍頭,在2011年創下高點,年賺11億淨利潤。然而,這之後卻一路走下坡。縱使它地理位置卓越,位於富貴雲集的西二環金融街,但它仍然難抵時代洪流。

如果說百盛的關門是因為業態老化,與它一公裏之距的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GUCCI門店,先行也於今年9月就關門大吉,原因據傳是業績低迷。一條金融街,也養活不了一家就在辦公室樓下的GUCCI店。

酒旅住宿也同樣如此。大眾也許還有印象,在三年特殊時期甫一放開時,北京漢庭、速8、如家等性價比高的酒店,一晚住宿價能飆漲到400-700元不等,一些核心地段甚至上躥到800多元,價格遠超低線城市五星級酒店。

很多訪京遊客對部分京城酒旅留下了“房間小、設施破、價格貴”的印象。如今北京酒店顯示的是另外一種顏色。

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今年上半年,一共有 1613 家酒店年營業額超過200萬元,但平均下來,每個酒店每月的利潤隻有6179元,甚至不夠單個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

餐飲方麵,大家也吝嗇了錢包。如今在北京最火的餐飲館子,絕不是取消了10%服務費的全聚德,也不是全靠外地遊客撐起的四季民福,而是紫光園、南城香、和從濟南殺過來的“意大利複興餐廳”——超意興。十幾、二十幾塊就能吃頓美味的南城香油條和豆腐腦、紫光園的包子和麻餅,以及把子肉快餐,大家不再為麵子和社交發愁,而是為理智買單。

在這些性價比餐廳攻城略地的背後,有以前風靡市場的“社交商務型餐飲”紛紛敗下陣來的原因。比如就在前不久的9月,在京城開了近30年的日昌餐館(粵菜),以及被評為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富臨飯店(粵菜館,代表菜是阿一鮑魚)就接連宣布關門歇業。

而去年4月,北京兩家老牌米其林餐廳Opera BOMBANA和TIAGO也宣布停業,其中Opera BOMBANA曾連續三年蟬聯北京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廳,而TIAGO又被稱為“北京泰餐天花板”。

相關人士指出,這種偏社交的餐廳近來日子都不好過,反而是性價比的、實惠的,或者真的有特色的,活得相對不錯。

北京消費,正在經曆一波“騰籠換鳥”。

#03

換一個活法

其實細觀北京街頭巷尾,消費的節奏從未停滯,隻是悄然換了一種步調——秋冬離去,春夏便如約而至。葉子變了模樣,人們在流轉的時光裏,換了一種活法。

社交型的米其林或許悄然退場,但主打平民美食的米其林“比登推介”——方磚廠,卻在北京越開越多。其中那4元一個的糖油餅,早已悄然成為中外遊客之間新的社交貨幣。

昂貴的粵菜館或許漸行漸遠,但沙縣小吃、黃橋燒餅、杭州包子鋪卻愈發常見。從前它們或許不入流,但如今它們就是煙火的主流。

街景的變化背後,是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選擇的變化。

在北京某互聯網公司任職的董方,2021年3月於北五環外的天通苑購置了一套近百平的自住房,每平米四萬出頭,總價近400萬,月供一萬五。今年上半年,他果斷賣房轉租,雖略有虧損,卻換回三百多萬現金。“在這個時代,手握幾百萬現錢,及時‘下車’,睡什麽床、吃什麽飯,心裏都踏實。”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李雄,前幾年一直未舍得購置新能源車,直到今年,才以25萬元左右的價格入手一輛Model Y,因為它也降了價。他說:“幾乎所有車型都降了幾萬塊。有時候沒在最想要的時候買成,會懊惱,但等等也不是壞事——價格規律,終會把你帶到真正適合你的時機。”

消費觀念的轉變在年輕人中尤為鮮明。他們普遍對房子不再執念,對車子可有可無,卻格外看重“如何讓自己高興”這件事。

喊“沒錢”的是年輕人,喊“明天焦慮”的也是年輕人,可偏偏是他們,一手托起了一個火熱的“演唱會經濟”。

今年,林俊傑、五月天、孫燕姿、陳奕迅等眾多歌手與樂團齊聚北京開唱,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歌迷。僅前八個月,北京舉辦的營業性演出就超過四萬場,觀演人次突破千萬,票房收入超過37億元。僅鳥巢一處,萬人以上規模的演唱會就售出243.5萬張票,並拉動了周邊吃住行遊等約六倍的附加營收。



圖 | 林俊傑北京鳥巢演唱會

年輕人還把泡泡瑪特從300億港幣的市值穀底,送上了3000多億港幣市值的新高度。曾有許多投資人認為盲盒經濟已過時,卻沒料到幾年後的今天,年輕人依然可以不為愛情動心,卻願為一個搪膠娃娃傾注深情。

年輕人或許不再追逐米其林,卻願為19.9元一盒的黃油蛋糕“續命”,也甘願在寒風中為40元一根的奶皮子酸奶糖葫蘆排隊。

消費,終究是一個帶給人快樂的產業。

一部分人奔赴河北,開啟百元大鈔重拾購買力的性價比之旅;另一部分人則在北京“換擋吃喝”,不再執著於豪華餐廳的精致體驗,而是鑽進胡同巷口,在平價美味中深耕本地、再發現日常的驚喜。

北京消費究竟該如何看?

它絕不是“河北賺了,北京虧了”的對立,也絕不是北京城裏過去那種“貴即好”的單一敘事,而是在回歸理性與個性的交織中,重構屬於這座城市的消費哲學。

人們不再盲目追逐消費的符號,而是在能力與心緒之間尋找自洽。該省則省,該花則花,為心動買單,為體驗傾囊。這並非消費降級,而是一場更為清醒的價值升級。

北京的消費在變化,這是一件好事,就像一個生物體在自我進化那般。消費正褪去浮華,正顯露出它最本真的模樣——一種忠於自我、安於日常的從容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