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被江蘇科技大學公告解聘後,郭偉的人生經曆正在被外界集體“解構”。
一個隻有高中學曆的騙子,在名利場內一路狂奔,直至成為了一所高校的“首席科學家”,這場鬧劇才戛然而止。這一酷似電影情節的現實事件,留給外界的疑問一環接一環。
成為高校博導的兩年間,郭偉身邊的人並非沒有質疑過他的真實水平。但郭偉的“盛名”又讓這些質疑在人們心頭盤旋,卻遲遲未發。
在郭偉為自己虛構的履曆中,他是一個集“高考狀元”“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得主”“德國洪堡青年學者”“美國金屬材料學會傑出科學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榮譽於一身的天之驕子,自2003年起就一直在海外各大知名院校進行科研和教學工作,直至2016年才回國涉足商業布局。
2025年之前,郭偉其人甚為低調,市麵上有關他的報道寥寥。在得到江蘇科技大學的相關身份後,郭偉的行事風格開始變得高調。直至2025年年初,一係列關於郭偉本人宣傳類文章開始在一批媒體間湧現。
劉昊(化名)第一次見到郭偉大約是在2024年。他所在的高校創業圈子裏,一個新項目找到“大牛”做背書是一件稀鬆平常之事。但這一次,劉昊看走了眼。“我和江蘇科技大學都是郭偉事件的受害者,但如果不是江蘇科技大學的背書,我們這些人又怎麽會輕信於他。”
回顧郭偉近15年的經曆,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積累起讓外界難起質疑的“名頭”?進入江蘇科技大學之前,他曾為自己披上哪些“馬甲”,哪些人又成了他不斷為自己貼金的墊腳石?
11月下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走訪,試圖還原一個截至目前不為外界所知的“商人郭偉”。
商業起點:構建初級的“知識產權”護城河和“大學特聘教授”身份
據目前能考據的公開資料,郭偉踏入商業領域的第一站,名為上海韜鴻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韜鴻)。
2011年2月,上海韜鴻成立,最初的四名自然人股東分別為郭偉、黃毅、王菲芬和趙世新。郭偉和趙世新分別持股35%,是公司的受益所有人。11月24日下午,每經記者曾先後致電黃毅和趙世新,但電話均未接通。
在這家公司身上,郭偉布局商業版圖的特征已經初露苗頭——“瘋狂”申請知識產權或專利。
公開信息顯示,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上海韜鴻密集申請了40餘項專利。盡管注冊名為一家化工公司,但在成立之初,上海韜鴻申請的知識產權卻集中在保健品行列,養生壺、中藥枕、負離子、足浴等是這些專利中的高頻字眼。直至2012年下半年,上海韜鴻才開始申請包括阻燃劑等在內的化工方向的知識產權。
從性質上看,上述琳琅滿目的知識產權與郭偉後續打造的納米科學家人設關聯並不密切。比起這些更重要的是,以這家公司為原點,郭偉向外延展出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絡。
2020年7月,上海韜鴻曾對外投資了一家名為上海德流滬大師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流滬大師)的企業,又在一個月後選擇將股權轉讓。
從上海韜鴻手中接手股權的公司共有兩家,其一是持股49%的上海屹銳實業有限公司,其二是持股51%的上海德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禮實業),後者的實控人名為王晨,曾是上海理工大學的客座教授。
據上海理工大學科技園官方公眾號信息,畢業於複旦、上海交大的王晨除了是德禮實業董事長外,還是大咖圈CLUB創始人、楊浦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上海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導師、中科創大創新創業研究院研究員和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眾創空間創業導師。
在2025年11月21日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發布的推文中,王晨也曾作為創業導師在活動上發言。
2025年11月24日下午,王晨在電話中向每經記者表示,其本人與郭偉沒有任何接觸,跟他沒有任何關係。“我本人沒有跟郭偉見過麵,郭偉這個所謂的(上海)韜鴻我都不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時,郭偉開始使用上海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的身份進行社會活動。據紅旗電纜電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官網,2021年9月17日,集團總裁王春存先生熱情會見了上海理工大學特聘教授、納米塗層材料領域專家郭偉等一行人。
圖片來源:紅旗電纜電器儀表集團官網
然而,這場見麵並非該公司主動邀請。文章中還有這樣一段話:郭偉教授此次作為“2021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溫州行”的特邀專家,專程慕名蒞臨紅旗電纜集團考察。文章還提到,“郭偉教授所研究的‘納米塗層在光伏、電纜行業的應用’技術對於電纜製造行業具有全新的指導和實用價值”。
每經記者未在上海理工大學官網查詢到與郭偉上述任職相關的信息。不過,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官網,記者找到了有關郭偉的一篇報道,表明其確有參會。據報道,在活動現場,一批專家和企業簽訂《高層次人才產業交流合作協議》。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本次活動已成功促成光伏專家郭偉博士與正泰新能源開展技術合作交流。
資本共謀:與涉非法集資組織聯手吹大“納米”泡沫
對於郭偉來說,2013年是轉折之年。
籠統來看,自這一年起,郭偉的商業版圖開始向新材料領域布局——2013年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簡稱上海叁健);2014年8月,上海尚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職納米)成立;2015年,注冊資本1億元的中山精工納米應用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精工)成立;2016年浙江寶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科納米)成立;2018年麗水市漢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麗水漢寶)成立⋯⋯
從先後時間來看,其層層環繞的虛假身份,就是構建於此階段。有關上海叁健,我們曾在上一篇報道詳細講過,此處略過。(此前報道鏈接:《郭偉的“科學家”人設崩塌背後:曾注冊“郭博士”商標,因欠薪十餘萬元被限消,其商業版圖早已停擺》)
郭偉費盡心思為自己編造的身份,顯然並不是僅僅為了過嘴癮。在創新項目層出不窮的2014年至2016年間,他曾以一家假公司拿到過資本市場的入場券。
2014年8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尚職納米成立。據尚職納米披露的2014年企業年報,該公司的初始股東包括郭偉、湯立群以及上海富洪基金。
1000萬元的注冊資本中,郭偉憑借一個申請於2012年12月的專利——“一種應用於汽車零部件金屬表麵QPQ鹽浴複合強化改性高新技術”認繳770萬元的注冊資本,成為尚職納米的實控人。也是自此,郭偉的人設中開始正式出現納米材料等內容。
據上海市商海律師事務所的官方微信號,2016年3月4日,由上海市商海律師事務所與部分網絡媒體等單位合作創辦的旨在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企業創新發展助力工程”專項服務第三期路演會舉行。
這場路演會上,郭偉作為路演嘉賓,以尚職納米總經理身份參會分享公司業務。據其介紹,尚職納米總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是一家與國際接軌並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公司。尚職納米有且僅有的上述QPQ技術專利被描述為開啟高端裝備3.0時代的加工技術,郭偉稱其為納米能QPQ。
郭偉稱,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船舶、軌道交通、電力、汽車等機械製造行業。業務範圍包括關鍵金屬零部件的精密加工、高端納米精加工裝備、三代QPQ技術加工裝備、輕量化高強度新材料生產及銷售、3D打印技術對接以及技術外包服務等。
但有關尚職納米的故事在2016年下半年戛然而止。2016年下半年,為尚職納米提供股權融資的機構上海東忠富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忠富泉)因非法集資被提起公訴。次年,東忠富泉相關負責人被判處罰款及拘留等措施。
從後續披露的裁判文書來看,郭偉納米材料科學家人設背後,東忠富泉或是推動者之一。
司法機構查明,在2014年4月,廖精誠等人成立東忠富泉,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以口口相傳及舉辦推介會等形式,承諾10%~12%的年化收益,向14名投資人銷售“富洪基金產品”,非法吸收存款共計1690萬元(其中未兌付金額為985萬元),案發後已歸還475萬元。
從投資者簽署的《上海富洪政府BT(建設—移交)生態發展投資基金認購文件》可知,該基金最初或是聚焦政府項目。但可查的事實是,富洪基金產品成立至今,僅對外投資過一家企業——尚職納米。
更早的消息顯示,早在2015年年底,廖精誠等人就曾被警方傳喚。這或許是2016年年初郭偉外出尋找新機會的原因之一。
2020年9月,郭偉再次以尚職納米總經理的身份出現在報道當中。在由上海重型設備裝備製造行業協會舉辦的一場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議上,郭偉和上海重型機器廠有限公司設備能源部部長李偉分別介紹了在節能減排(JJ)小組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展示了節能減排工作給企業帶來的實實在在效益。
攀附光環:滲透高校圈層為身份“鍍金”
在編織身份的過程中,騙子們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擴大朋友圈。當這個朋友圈的人足夠多,咖位足夠大,關係網中流動的社會資本就會成為人與人之間取信彼此的資源。
在為自己造勢的過程中,郭偉從不把寶壓在同一個圈子裏。郭偉的人設中,“複旦”二字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劉昊向每經記者回憶,2024年以來,在他與郭偉的兩次見麵中,郭偉自稱曾在複旦工作過。“自己吹牛的,他的話是不可信的。”劉昊補充說。
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至今,郭偉的確與一些有著複旦背景的人士產生過交集。
尚職納米成立一個月後的2014年9月,郭偉商業布局中的幾位核心人士宋雯、吳振興、李靖紅等人搭上了一位“大人物”——顧廣新,四人合資成立南京巴達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顧廣新持股最多,也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並在2024年作為清算組負責人對該公司進行了清算注銷。
公開信息顯示,顧廣新是複旦大學材料學院的副教授,目前在廣東複創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這家公司成立於2019年,唯一股東是珠海複旦創新研究院,該研究院由複旦大學和珠海市政府合辦,顧廣新任副院長。
對於上述交集,11月24日下午,顧廣新對每經記者予以否認,並稱其對郭偉、宋雯以及南京巴達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沒有印象也並不了解。
公開信息顯示,郭偉曾在2021年與杭州複旦大學校友會共同參與過校友探訪活動。
2021年6月,杭州複旦大學校友會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郭偉:5月下旬,杭州複旦大學校友會會長曹明富教授帶隊,副會長徐文、常務副秘書長王雙愛、副秘書長酈葉以及杭州寶爾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寶爾實業)郭偉董事長等一行走訪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的複旦校友陳忠校長、呂圭源教授、劉翠清院長、孫桂芹主任、榮超副院長等做了接待。
除了長三角之外,郭偉在粵港澳大灣區也有產業布局。2015年7月,郭偉在廣東成立中山精工納米應用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高達1億元。
這家公司的股東列表中有兩個關鍵角色:股東餘曼平和總經理趙輝。2015年,餘曼平曾通過中山協同創新資源開發控股有限公司對外投資7家注冊資本1億元的公司,認繳比例都為21%,沒有進行實繳。目前,包括中山精工在內的6家公司已經注銷。公開信息顯示,趙輝曾在上市公司大唐電信下屬子公司擔任過法定代表人。
11月23日、24日,每經記者通過種種方式試圖聯係餘曼平,因其關聯公司的通信方式大多為集中登記號碼、處於空號或無法接通狀態,最終未能成功。
時間進入2016年,隨著東忠富泉相關人士涉案,郭偉帶著身邊的幾位核心人士宋國新、吳振興等人又在浙江湖州成立了浙江寶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很久的事了,沒什麽好說的。他有能力但不務實。”聽聞昔日合作夥伴郭偉被抓,11月23日晚間,吳振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短回應道。當記者問及“郭偉究竟何時開始穿上郭博士的假衣”時,吳振興不再回複。
“有能力但不務實”,吳振興沒有為這7個字做出更多解釋。2016年以後,吳振興也沒有出現在郭偉後續布局的三家公司(麗水漢寶、寶爾實業、蘇州寶科)之中。
利益收割:申“郭博士”商標,騙地方補助
等到郭偉再次出現在公共視野中時,他的身份已經變成了麗水漢寶的董事長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在一條由“麗水發布”抖音號發出的宣傳視頻中,身著白大褂的郭偉說自己大學學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03年博士畢業後一直從事納米材料的科研和教學工作。2016年從國外歸來後,他把所學用於國內納米材料研究。他講述納米的奇妙世界,也感謝當地政府助力自己的公司入駐浙江人才大廈。目前該視頻已被刪除。
每當有人質疑為何此前都無法檢索到他的消息時,郭偉都以在海外工作為由搪塞過去。
一篇發表於2019年10月題為《未來科技城“人才飛地”打造“創新共同體”》的報道中,麗水漢寶被描述為一家專注於金屬材料梯度納米結構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的公司。
在上述報道中,郭偉表示,公司注冊地在麗水蓮都,區位不占優勢,若想招到納米材料方麵的人才,在麗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招人方便很多。”郭偉說,這裏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我們還招到了很多國際人才,歐美國家的、韓國的,都有”。研發在杭州,生產在麗水,這樣的一種發展模式,讓郭偉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可能。
此後,郭偉還曾作為人才飛地的代表參加當地活動並發言。2021年,郭偉通過名下上海叁健成功注冊了幾個以“郭博士”字樣以及郭偉卡通形象為核心的注冊商標。郭偉為自己包裝的“郭博士”身份至此接近完全體。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
2022年9月,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一則公告顯示,郭偉入選《2022年度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在杭創新創業項目擬資助名單》。其經營的寶爾實業,以“應用於石油開采強度在1600MPa以上高強韌富β型新型鈦合金油井管研發”項目,獲得50萬元資助額度,其中杭州市級批款25萬元,錢塘區批款25萬元。
圖片來源: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文件截圖
據杭州市服務業聯合會在2023年10月28日轉發的一篇浙江省人才發展集團文章,在2023年中國(浙江)人才資源博覽會“人才發展與服務創新”論壇上,麗水漢寶創始人郭偉曾以浙江人才大廈“飛地企業”代表身份上台致辭。
11月24日下午,每經記者撥打浙江省人才發展集團電話。表明來意後,接線人士表示其是前台,手中沒有相關辦公室的座機電話,針對相關事項辦公室可能現在不太方便回答,建議記者先谘詢其他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