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法引起北京強烈反彈。圖為她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0月底在韓國APEC會議見麵。(資料照/美聯社)
中日兩國關係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月初在國會,對於台灣有事的答辯而陷入緊張,迄今無緩和跡象。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日本部長韋恩斯坦周日(23日)接受日本時事通訊社專訪。對於中國采取強硬反擊,他認為其目的是想將日本“芬蘭化”,他強調高市無需讓步。
今年4月曾來台訪問的韋恩斯坦,為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前所長,現為該智庫日本部長。此次專訪主要問答如下:
Q:如何看待高市首相在國會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
A:這是陳述事實。如果中國對台灣發動武力統一,可能對日本的安全保障構成緊急情況。曆任日本首相當中,有人在此問題采取模糊態度,但高市首相並未如此。
Q:中國為何強烈反彈?
A:自民公明聯合政府結束,意味著中國通過相對友好的公明黨所維持的對日本國家安全及憲法相關決策的影響力喪失。中國試圖透過讓日本付出經濟成本,動搖自民維新聯合政府,同時傳達支持台灣將付出代價的信息,意圖使日本“芬蘭化”(意指采取中立政策,不違逆大國意向行事),不采取行動。
Q:日本是否應以撤回發言等方式讓步?
A:讓步並不合理。這是就日本安保戰略方向的更廣泛討論。日本雖處於艱難的局麵,但不能退縮。
Q:美國政府應如何應對?
A:美國政府可能希望日中能平息風波,但我不這麽認為。美國正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川普總統希望與中國舉行領袖會談。第一步應由眾議院和參議院議員發表支持日本的強烈聲明,之後政府聲明跟進。我們有義務支持日本。
Q:如何看待高市首相未排除檢討無核三原則的可能性?
A:這是非常有益且必要的討論。日本應認真考慮各種選項,並與美國協商後做出適當判斷。
另一方麵,日本富士電視台旗下節目《Sun! Shine》今天(24日)也討論相關話題。北京呼籲公民暫緩前往日本旅遊、停止進口日本水產物,甚至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向聯合國秘書長寄送信函,表達對“日本不反省,也不撤回錯誤發言”的不滿。
主播佐佐木恭子提問:“與其說是逐步加強壓力,不如說是一下子就走到這一步,中方有什麽考量呢?”
日學者:中國忌經濟施壓過度嚇跑日商
節目來賓、日本智庫“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峰村健司表示:“用一句話來說,我覺得是焦慮。”他說:“中國可能想『這麽多措施,怎麽樣?高市政權應該快道歉了吧』,結果日方完全沒動靜。現在他們處於『怎麽辦呢』的不知所措狀態。”峰村認為,原因與經濟因素有關。各國經濟在疫情後逐步複蘇中,“中國卻處於停滯,存在不動產的不景氣等問題。其中,日本企業對中國的投資成了支撐。若過度用經濟手段打擊日本,擔心日本企業會撤出。我認為現在中國正陷入這種矛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