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國、日本關係急遽升溫。(示意圖:shutterstock/達誌)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答辯中指出,若台灣海峽發生衝突,情勢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此番言論引起中方強烈反彈,區域情勢快速升高。對此,日本前大阪府知事批評:“日本一旦主動前往中國解釋,在那個瞬間就已經完全輸了。”
《產經新聞》報導,在爭議持續延燒之際,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17日前往北京,預計向中方說明日本立場,並重申首相答辯並未改變日本在1972年《日中共同聲明》中的既有態度,亦不會撤回相關發言。
然而,前大阪府知事、律師橋下徹對此表達強烈批判。他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日本一旦主動前往中國解釋,在那個瞬間就已經完全輸了”。橋下認為,日本國內雖有人主張應對中方展現堅定態度,但在國際社會中,日本的行為更可能被理解為“因被中國斥責而不得不赴中國說明”。他直言,這種形象對日本而言相當不利。
橋下並強調,日本與中國之間的實力差距是真實存在的。他表示:“忽視這種現實、隻會在國內喊話逞強的,是不負責任的國會議員、評論員與學者。在真正具備力量之前,不應妄自挑釁。”他進一步指出,真正所謂的“強硬應對”,應是在第三國進行談判,但以日本目前的國力與外交籌碼,尚難做到這一步。
隨著高市早苗的答辯引發的外交風波持續升溫,中日雙方後續動向將成為外界關注焦點,而金井正彰此行能否緩和局勢,尚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