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各地爆出多起熊隻出沒與傷人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隨著熊害頻傳,埼玉縣秩父市一家鄉土料理餐廳因提供熊肉料理而掀起話題,店內不僅展示熊標本,還推出以黑熊、山豬、鹿肉為主的石器燒烤料理,吸引大批民眾慕名前來。店家希望透過“食用熊肉”方式協助調節熊隻數量。
根據《日本新聞網》,位於埼玉縣秩父市深山中的鄉土料理餐廳“きのこの裏 鈴加園”環境清幽,楓紅的壯麗景觀讓整體氛圍更別具山林風味。餐廳使用山川食材製作鄉土料理,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入口處迎賓的熊剝製標本,店內座無虛席、一位難求。
【駆除したクマ肉出す店 連日満員】https://t.co/FWyQVv9rAG
— Yahoo!ニュース (@YahooNewsTopics) November 17, 2025
許多饕客坦言,正因為近期熊相關新聞頻繁,才更想親自品嚐熊肉。有來自神奈川縣的20多歲遊客表示,“平常根本沒機會吃到熊肉,看到新聞後反而更想嚐試看看。”
除了日本客人,也有中國籍女性第3度造訪,甚至有當天迎來90歲生日的高齡饕客特地前來享用熊肉。來自東京的30多歲男性更專程花3小時來到餐廳,“完全沒有腥味,非常好入口,肉味濃鬱,很新鮮。既然不得不奪走熊的性命,讓它成為盤中飧,也讓我們更心懷感謝。”
ご覧くださいこの真っ赤なツキノワグマのウデ肉850g
— むへどるり (@muhedoruri) November 10, 2025
これをこれから舞茸となめこでプロテアーゼ処理して味噌鍋にします。
槍で仕留めたので血抜きは完璧、弘前リンゴクマ(仮稱)なので臭みなし! pic.twitter.com/EKBm99AHRN
埼玉縣秩父市今年共接獲57件熊隻出沒通報,較去年度的37件大幅增加。鈴加園專務鈴木先生身兼獵人,平時也負責在店內解體熊肉。他展示兩天前在附近捕獲到的一頭成年公熊前腳肉,“夏天脂肪較少時肉色偏粉紅,油脂增厚後則會呈現更鮮紅的好肉質”。
店內招牌料理“石器燒”一次端上熊肉、山豬、鹿等多種肉類,搭配川魚鹽燒與新鮮蔬菜,份量十足,每人5500日圓(約新台幣1108元)。鈴木表示,日本山區缺乏人力維護,加上獵人逐年遞減,才會導致野生動物數量快速增加,“有人整理山林、有人獵捕,生態才會平衡。熊與山豬都需要適度消費,否則難以讓數量回到合理範圍。”
石破氏、クマ肉に舌鼓 「ジビエで被害減」:
— ぴろん (@pirooooon3) November 15, 2025
熊を食べて熊被害は減りますか?
①減らないし食べたくない
②減る
③その他
石破茂は相変わらずの食べ方だな https://t.co/rhQJVHX8tw pic.twitter.com/hgi8rwxYyN
日本政界也開始正視“以食調節”的討論。14日在一場自民黨會議上,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特別試吃熊肉叉燒,呼籲透過食用方式協助控製熊隻數量。然而,現實是熊肉處理門檻高,不少獵捕後的熊因無法妥善加工,最後隻能整隻被迫丟棄,造成資源浪費。
鈴木感歎,“真的很可惜。我們店幾乎沒有浪費,骨頭能熬湯,獠牙和爪子可以加工成飾品,隻要血水處理得好,就完全不會有腥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