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後,中國國家機器動起來了,除了外交部“奉示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之外,有中國日報官媒背景的“起底工作室”以及幾篇微信公眾號文章等傳聲筒,忽然口徑一致開始炒作所謂的“琉球(衝繩)地位未定論”,企圖反擊日本官方的“台灣有事”立場。

2023年仍在疫情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二)視察“琉球”的相關檔案,並提起曾有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的事跡。新華網
事實上,在2023年期間,當時中國的疫情狀況仍未完全解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親自帶隊前往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曾在福建省工作17年的習近平表示,“我在福州工作的時候,就知道福州有琉球館、琉球墓,和琉球的交往淵源很深,當時還有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自此在中國曆史學界掀起一波“琉球熱”,並將重心放在琉球與中國的淵源上。
在2年多後,中國顯然借著此次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企圖以“琉球”為杠杆,撬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穩定國際秩序。
中央社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指出,若台灣有事,可能會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引發日中之間強烈衝突。除了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發布“斬首”言論,引發極大議論外,近期中國借由官媒,以及其社群平台再度掀起“琉球地位未定論”。
台灣議題一直被中國視為敏感核心議題。借由反擊高市早苗的言論,有中國日報官媒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視頻,並翻出10月9日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孫磊在聯大會議上敦促日本“停止對衝繩人等原住民的偏見與歧視”,並稱這在當時“引發日本方麵強烈反應”。
這則影音聲稱訪問了一名衝繩人,這位受訪者稱,“自古以來,衝繩就是一個獨立國家,名為琉球,它被中國、朝鮮、東南亞、美國、法國、荷蘭,甚至日本都承認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1879年,日本違背琉球人民意願,入侵並吞琉球,強行將其改名為衝繩縣,這就是日本殖民琉球的開始”。

中國媒體炒作“琉球地位未定論”,稱當時的原住民被強迫“集團自決”。中國日報微信公眾號這名受訪者又說,“到了二戰期間,日本在琉球部署軍事力量,犧牲衝繩人以保護日本人,這導致衝繩戰役爆發,1945年三分之一的原住民被殺害,幾乎每個琉球家庭都在那一年失去了親人”。因此衝繩人擔心這件事情再次發生。
這則影音的最後是主持人詢問對於高市早苗最近關於台灣的言論,這名受訪者說,高市早苗並不是衝繩人的首選候選人,大多數衝繩人認為她的鷹派立場與前首相安倍晉三非常相似,至於她的台灣言論,“這幾乎等於對中國宣戰”,衝繩人對此也很擔心。因為一旦中日開戰,駐衝繩的日本軍力,肯定會成為首要打擊目標,這將給衝繩再次帶來災難。
中國社群平台的微信公眾號“華山穹劍”則在15日翻出孫磊的“停止對衝繩人等原住民的偏見與歧視”,聲稱這是中國首次界定衝繩原住民,“琉球棋局下得太妙”。
“華山穹劍”12日的一篇文章並表示,若日本執意挑戰中國核心利益,中國完全有權利依據國際法重新提出琉球地位問題。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23年在一次視察中,點出中國與琉球間深厚的曆史淵源,在中國曆史學家間又掀起一波“琉球熱”。習近平主政以來,中國對琉球的研究力度顯著增加,大連海事大學在去年甚至成立了全中國首個“琉球研究中心”。

高市早苗(左)上月底與習近平在韓國慶州會麵。路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