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文章來源: 北向財經 於 2025-11-16 13:42:2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單看某團平台,2022到2024這兩年時間,女騎手數量就從51.7萬漲到了70.1萬,增速高達35.6%,是男性騎手增速的近兩倍。

按理來說,女性更傾向於從事一些比較輕鬆的工作,比如文員、零售員、服務員等等,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卻騎上了電動車,一腳油門,踩進了男性就業的主戰場。

你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個現象,這背後是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也預示了我們未來經濟的走向。

為什麽這麽說呢?

我們回看30年前的日本,它驗證了一個經濟鐵律,那就是經濟結構一變,女性的位置也會跟著變化。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曾高度繁榮,GDP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工資、股票、房價一路飆升,人均GDP比美國還要高。

企業到處招人,可以說遍地是機會,當時的日本大學畢業生,平均能收到2.86份offer,可能你還沒有畢業,就有好幾家公司搶著要你,每個大學生都是搶手的香餑餑。

因為就業市場極度繁榮,日本女性也被供到了神壇上,在婚戀市場上極受歡迎,男性隨隨便便打份工,就能輕鬆養活一家人,女性即使不上班,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女性如果願意上班,都能輕鬆找到體麵的工作,並且收益頗豐,完全能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但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開始斷崖式下滑,隨後就是失去的30年,日本就業市場陷入了冰河期。

企業大規模地倒閉,沒倒閉的也瘋狂裁員,工作崗位變得僧多粥少,而日本女性就成了最先被犧牲的那一批。



為什麽企業裁員會優先選擇女性呢?

一方麵,企業覺得女性要生孩子、休產假,這是額外的負擔。

另一方麵,女性大多從事客服、文員這樣的輔助性崗位,不是說這類崗位不重要,但在企業的眼中,經濟上行期,這些崗位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可經濟一旦進入下行通道,企業隻能優先保住核心勞動力,日本經濟以製造業為主,生產、研發、管理等核心崗位主要是男性,是企業的造血機器,所以大量的女性率先被裁員。

好在那時候的日本,已經成了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社保體係比較完善,家庭也普遍都有一定的積蓄,所以大多數日本女性放棄就業,選擇了回歸家庭,把工作崗位留給了男性繼續卷,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的十年,女性勞動參與率在逐年下滑。

但日本女性也就此跌下了神壇,經濟上無法獨立,精神上就不得不依附於男性,再加上經濟長期低迷,日本男性也卷不動了,開始躺平,不婚、不育、不消費的宅文化興起,女性在婚戀市場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所以你看,當宏觀經濟環境變冷時,女性其實是更容易被就業市場淘汰,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它就是現實。

那麽中國呢?會不會重複日本當年的老路?

我們這些年的經濟增速在放緩,就業壓力在加大,按理來說,我們也會像日本一樣,女性回家,男性躺平。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大量的中國女性騎上電動車,加入了外賣大軍,風裏來雨裏去,幹著跟男人一樣最苦最累的活兒,她們沒有依附於任何人,而是選擇了自食其力。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差異呢?

核心原因在於,中國沒有像日本當年一樣經濟斷崖式地下滑,雖然傳統的就業崗位確實在減少,人工智能替代了電話客服,掃碼點餐替代了餐館服務員,但新的平台經濟的興起,仍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外賣、快遞、網約車、網絡直播等新業態,成了新的就業蓄水池。



對於女性來說,快遞需要搬重物,對體力有要求,開網約車需要有駕照,還得投資買一輛車,網絡直播需要能說會道或者有表演天賦,隻有外賣的門檻最低,不要口才不要學曆,也不需要本錢,有輛電動車就能幹。

更重要的是,它的時間最靈活,每天照顧完老人、接送完孩子,趁著高峰期出去跑幾單,就能養活自己。

在中國女性有限的選擇之中,外賣或許不是最好的那個,但一定是最容易把握住的那個。

那麽這條路能走通嗎?

這就是中國跟日本當年最大的不同,日本女性選擇了回家,男性選擇了躺平,整個社會就陷入了低欲望的死循環,日本經濟淪為一潭死水,30多年都爬不出通縮陷阱。

但是中國女性沒有退回家庭,而是在新領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因為中國女性的這個選擇,才讓中國經濟爆發出了強大的韌性。

道理很簡單,一個社會隻要大家仍然在堅持工作,經濟就不可能持續滑坡。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快遞、外賣、網約車,這些都是過渡期的產物,是女性進入新經濟形態的第一個跳板,外賣不是終點,而是她們在艱難時期撐起生活的支點,她們頂著風雨,踩著油門,一單一單地跑,不但撐起了自己的家庭,同時也撐住了這個經濟體的底盤。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祭"旅遊警示",日本女議員呼籲反製!
2.7萬億資金,33萬名賭客,他的貪婪到頭了
“全職兒女”,是新型“啃老”?
中國飛日航班櫃台現人龍 遊客喊“政治與我無關”
少林寺原住持釋永信被正式批捕 罪名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反擊日本,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高市內閣罕見支持率持續高漲 中國恐錯估高市韌性
中國承諾跳票 采購美大豆不到3% 美農民撐不下去了
反差強烈 日動畫《鬼滅之刃》中國票房3天飆破3億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一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太子集團”天價比特幣,被美國“黑吃黑”?
決裂後川普窮追猛打 格林:體會到愛潑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懼
成“重點獵物”?FBI警告:在美國講中文者小心
曾經轟動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歲 各自開啟不同人生
中國駐美大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中國
中國對日本發出留學預警!指"治安形勢不佳"風險上升
曝17歲少女多次進出普京官邸 百萬英鎊豪宅當分手費
大家都在省!留學生“剩飯盲盒”硬撐生活 $40吃一周
特朗普私下重點討論的不是毒品 而是馬杜羅的命運和石油
成本15元卻賣4.7萬 美陸軍部長批軍火商坑自家人
官媒繼續開罵“撒泡尿照照自己幾斤幾兩!“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北向財經 2025-11-16 13:42:23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單看某團平台,2022到2024這兩年時間,女騎手數量就從51.7萬漲到了70.1萬,增速高達35.6%,是男性騎手增速的近兩倍。

按理來說,女性更傾向於從事一些比較輕鬆的工作,比如文員、零售員、服務員等等,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卻騎上了電動車,一腳油門,踩進了男性就業的主戰場。

你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個現象,這背後是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也預示了我們未來經濟的走向。

為什麽這麽說呢?

我們回看30年前的日本,它驗證了一個經濟鐵律,那就是經濟結構一變,女性的位置也會跟著變化。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曾高度繁榮,GDP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工資、股票、房價一路飆升,人均GDP比美國還要高。

企業到處招人,可以說遍地是機會,當時的日本大學畢業生,平均能收到2.86份offer,可能你還沒有畢業,就有好幾家公司搶著要你,每個大學生都是搶手的香餑餑。

因為就業市場極度繁榮,日本女性也被供到了神壇上,在婚戀市場上極受歡迎,男性隨隨便便打份工,就能輕鬆養活一家人,女性即使不上班,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女性如果願意上班,都能輕鬆找到體麵的工作,並且收益頗豐,完全能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但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開始斷崖式下滑,隨後就是失去的30年,日本就業市場陷入了冰河期。

企業大規模地倒閉,沒倒閉的也瘋狂裁員,工作崗位變得僧多粥少,而日本女性就成了最先被犧牲的那一批。



為什麽企業裁員會優先選擇女性呢?

一方麵,企業覺得女性要生孩子、休產假,這是額外的負擔。

另一方麵,女性大多從事客服、文員這樣的輔助性崗位,不是說這類崗位不重要,但在企業的眼中,經濟上行期,這些崗位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可經濟一旦進入下行通道,企業隻能優先保住核心勞動力,日本經濟以製造業為主,生產、研發、管理等核心崗位主要是男性,是企業的造血機器,所以大量的女性率先被裁員。

好在那時候的日本,已經成了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社保體係比較完善,家庭也普遍都有一定的積蓄,所以大多數日本女性放棄就業,選擇了回歸家庭,把工作崗位留給了男性繼續卷,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的十年,女性勞動參與率在逐年下滑。

但日本女性也就此跌下了神壇,經濟上無法獨立,精神上就不得不依附於男性,再加上經濟長期低迷,日本男性也卷不動了,開始躺平,不婚、不育、不消費的宅文化興起,女性在婚戀市場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所以你看,當宏觀經濟環境變冷時,女性其實是更容易被就業市場淘汰,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它就是現實。

那麽中國呢?會不會重複日本當年的老路?

我們這些年的經濟增速在放緩,就業壓力在加大,按理來說,我們也會像日本一樣,女性回家,男性躺平。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大量的中國女性騎上電動車,加入了外賣大軍,風裏來雨裏去,幹著跟男人一樣最苦最累的活兒,她們沒有依附於任何人,而是選擇了自食其力。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差異呢?

核心原因在於,中國沒有像日本當年一樣經濟斷崖式地下滑,雖然傳統的就業崗位確實在減少,人工智能替代了電話客服,掃碼點餐替代了餐館服務員,但新的平台經濟的興起,仍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外賣、快遞、網約車、網絡直播等新業態,成了新的就業蓄水池。



對於女性來說,快遞需要搬重物,對體力有要求,開網約車需要有駕照,還得投資買一輛車,網絡直播需要能說會道或者有表演天賦,隻有外賣的門檻最低,不要口才不要學曆,也不需要本錢,有輛電動車就能幹。

更重要的是,它的時間最靈活,每天照顧完老人、接送完孩子,趁著高峰期出去跑幾單,就能養活自己。

在中國女性有限的選擇之中,外賣或許不是最好的那個,但一定是最容易把握住的那個。

那麽這條路能走通嗎?

這就是中國跟日本當年最大的不同,日本女性選擇了回家,男性選擇了躺平,整個社會就陷入了低欲望的死循環,日本經濟淪為一潭死水,30多年都爬不出通縮陷阱。

但是中國女性沒有退回家庭,而是在新領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因為中國女性的這個選擇,才讓中國經濟爆發出了強大的韌性。

道理很簡單,一個社會隻要大家仍然在堅持工作,經濟就不可能持續滑坡。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快遞、外賣、網約車,這些都是過渡期的產物,是女性進入新經濟形態的第一個跳板,外賣不是終點,而是她們在艱難時期撐起生活的支點,她們頂著風雨,踩著油門,一單一單地跑,不但撐起了自己的家庭,同時也撐住了這個經濟體的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