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川普政府無權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為由征收關稅的話,美國政府是否會退還這部分關稅?退款過程又會怎樣?
在11月美國最高法院就該案進行的口頭辯論中,大多數大法官對上述關稅的合法性都表示懷疑。
但一些大法官提出了疑問,該關稅被裁定非法,將會發生什麽?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就表示,退還關稅可能會“非常混亂”。
據報道,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在9月曾警告,“如果最高法院等到明年夏天才作出必須退還關稅的裁決,那麽需要退還的金額可能在7500億~1萬億美元之間。”
英國杜倫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跨國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聯合主任杜明對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判決應該不會拖那麽久。
“11月的審理已屬於加速辦理狀態,若口頭辯論階段已過,判決不會拖到2026年夏天,估計最快今年12月,最遲明年1月能出結果。”他解釋道。
同時,在退回關稅方麵,他表示,如果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川普政府敗訴,那麽已經征收的1000億美元以上的關稅要退還,另外可能還有利息問題,商家也有可能要求美國政府賠償其他損失。

進口商認為退款不會造成混亂
針對大法官“退款是否麻煩”的疑問,美國進口商有不同看法。
家族企業DeerStags首席執行官穆斯卡特解釋道,“我不同意關於償還關稅會造成混亂的擔憂,在每一份報關單上,我們都會詳細列出具體的項目,標明我們繳納的關稅稅率。”
簡單而言,美國海關文件清楚列出了進口商為進口到美國的商品支付的關稅。同時,在報關單摘要中,進口商會注明具體的產品代碼、原產國以及所繳納的關稅類型。
穆斯卡特展示了一批貨物報關單摘要,上麵第一項費用就為根據產品的名稱、用途和材質,標明某件商品需繳納6%的關稅。他表示,這項關稅已經實施多年。
報關單摘要上第二項費用是20%的“芬太尼關稅”,這是川普政府使用IEEPA進行征收的。第三項顯示的是10%的所謂“對等關稅”,這也是川普政府援引IEEPA征收的。
穆斯卡特表示,自從川普政府在4月初宣布所謂“對等關稅”以來,他的企業已繳納超過100萬美元關稅。
“每次總統更改關稅,美國海關都能在進口申報單上添加這些額外的項目,”穆斯卡特解釋道,“因此,進口商應該可以輕鬆地根據這份關稅明細申請退稅”。
他還補充道,“美國國稅局在退還多繳稅款方麵沒有任何問題。這也不例外。”
位於洛杉磯的小型雞尾酒和利口酒裝瓶廠Greenbar
Distillery目前也已支付超過5萬美元的額外關稅,相當於公司利潤的10%。
該企業聯合創始人兼釀酒師霍斯羅維安(Melkon
Khosrovian)表示:“從物流、技術和理論上講,要追回這些關稅應該很容易,因為每筆費用都已明確列出。”
但是,霍斯羅維安說,“本屆政府在關稅問題上可謂是絞盡腦汁,總能找到各種方法來為所欲為。”
他補充道,“如果我們能拿到一筆一次性退款,那就太好了;或者未來進口的稅收抵免,我也很樂意接受。但我非常擔心我們一分錢都拿不到。”
他還表示,該公司將於2026年開始實現部分生產的自動化,從而降低成本,彌補川普政府額外關稅帶來的損失。
“自動化是我們應對關稅的唯一途徑,”他說,“我們的批發商和零售商不會接受價格上漲。我們也不能接受更低的利潤率。而自動化就是我們采取的行動。”
此外,美國企業還麵臨產品出口減少以及可能被相關國家征收報複性關稅的局麵。據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和美國商會估計,這些關稅“將影響價值223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並預計將導致14.1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兩大機構還表示,“川普政府隨意提高、降低、暫停或重新征收關稅,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杜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除了退回關稅外,實際上還存在著利息問題。此外,如果美國最高法院判決IEEPA類關稅敗訴,那麽進口商也可以由此產生的損失起訴。
報關行麵臨壓力
霍斯羅維安和穆斯卡特以及其他700多家美國小型企業簽署了一份提交給最高法院“法庭之友”的意見陳述書,反對川普政府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這些企業都是“我們支付關稅”聯盟的成員。該聯盟執行董事安東尼(Dan
Anthony)表示:“僅今年一年,關稅法就修改了40多次。”
“這種不確定性令人束手無策,成本上漲幅度驚人,給努力經營和發展業務的小企業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安東尼說。
從事物流和報關業務的企業Rogers & Brown Custom Brokers運營總監穆林斯(Lori
Mullins)表示,如果關稅被裁定為非法,退款流程應該和美國海關在2018年1月1日~4月21日期間自動向美國進口商退還普惠製關稅一樣簡單。
“普惠製下,進口申報方式固定,海關會將款項退還給進口商,流程也很簡單,”穆林斯說,由於IEEPA關稅需要逐項申報,退款流程應該類似,理論上會更快。
不過她表示,報關行本來就麵臨經驗豐富的員工短缺的問題,“如果退款,將如何應對預計增加的申報數量呢?”
“他們正在應對新的貿易救濟關稅,例如301和232條款,以及每90天都會新增的232條款衍生條款。”穆林斯警告說。
截至2025年9月30日,聯邦政府已從2025財年的關稅中征收了近1950億美元的收入。在最高法院權衡其裁決期間,關稅征收工作仍在繼續。
貿易律師警告說,如果最高法院裁定部分關稅合法,而其他關稅不合法,海關提交的文件數量將會增加。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美國企業追回關稅可能會更加耗時費力。
Vinson & Elkins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阿德圖圖(Joyce
Adetutu)表示:“雖然文件是逐項列出的,但有些貨物包含數千種混雜的產品,其中一些受IEEPA約束,而另一些則不受約束,關稅稅率也多次變更,要理清所有這些事情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會造成行政負擔。”
阿德圖圖補充道,“所以我認為,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至少會爭取相當長的時間,以便能夠向美國進口商退款。”
道嶽法律谘詢反傾銷財務專家嚴光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據他在一線的了解,在川普政府推出關稅的這段期間,由於關稅政策經常變化,美國海關方麵的確存在人手不足,應對乏力等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