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報道,本月,當習近平主持中國最新航母“福建艦”隆重入列儀式時,三位原本被認為在海軍指揮鏈中至關重要的高級軍官卻罕見缺席。
央視播出的畫麵中,沒有出現海軍司令員胡中明,以及負責海南所在南部戰區的司令員吳亞男。戰區的政委王文全也未現身。
這幾人缺席背後,是習近平正在對解放軍展開新一輪清洗,這場整肅已波及大量關鍵指揮崗位,也引發外界對中國軍隊訓練和戰備狀態的猜測。
一名了解情況的美國官員表示:“他們試圖維持表麵平靜,但這肯定已經對解放軍的前線運作造成影響。”
他還說,那些認為軍方運作未受影響的專家,“很可能是情報掌握不足”。
胡中明去年曾訪問新加坡,但在福建艦的入列報道中未被官方媒體提及。
這三位上將缺席海南活動前幾周,北京剛剛宣布包括原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在內的10名高級軍官被解職,何衛東已於4月被秘密清除。
包括胡中明與吳亞男,上月缺席中共中央委員會重要會議的有27名解放軍高級軍官,這些缺席者占有軍方背景委員的64%。多數人被認為正在接受調查,或已被證實遭到撤職或開除黨籍。
目前,解放軍五大戰區中,除一個戰區外,其餘的戰區主官均處於下落不明、被調查或已被撤職的狀態。
繼火箭軍之後,海軍和陸軍的主官也已被整肅。中央軍委下屬多個部門的負責人也已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大量政委也已被免職,或正接受黨內調查。
自從軍中第三號人物何衛東被清除以來,分析人士觀察到解放軍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出現明顯變化。這是最有可能發生軍事行動的地區,也是中國訓練力度最大的方向之一。

自5月以來,解放軍戰機穿越台灣海峽中線的次數大幅減少,相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自7月以來,靠近台灣空域的解放軍軍機整體出動次數,也較2024年有所回落。
不過,分析人士提醒,不應輕易斷定整肅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背後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一些與台灣軍方有聯係的專家認為,何衛東的下台導致了解放軍戰略的調整。
台北“中國國防事務研究計劃”副研究員湯廣正表示,何衛東是對台“灰色地帶戰爭”戰略的主要推動者。
“他原本出身於解放軍偵察部隊,這類部隊的重點是威懾和恫嚇台灣,同時試探對方能力和交戰規則,”湯廣正說,“他可能主張以這種方式作為對台行動的優先選項。”
湯廣正補充稱,中央軍委排名第二、僅次於習近平的副主席張又俠更重視紮實訓練,以實現習近平提出的打造一支能夠匹敵美國的強大軍隊的長期目標。
“張又俠與何衛東在軍委內部觀點不同,他不支持搞各種花哨的動作,”唐铖表示,“何衛東離職後,可能意味著訓練方式回歸更傳統的路線。”
知情人士指出,另一個因素是解放軍如今在台灣、日本和菲律賓附近的行動能力已顯著提升。
“一直到去年底,解放軍得出結論,已掌握控製第一島鏈所需的作戰技能,因此開始將訓練重點轉向對抗太平洋方向的美軍,”一名外國情報官員表示。
2024年末,解放軍在台灣、日本及更遠的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演習,台灣稱之為動用創紀錄數量的艦艇和軍機。
今年夏天,中國兩艘航母首次同時在第一島鏈外開展行動,北京還首次將一艘航母開到北馬裏亞納群島和關島以東的中太平洋海域。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北京調整在台灣周邊的行動,是出於更大的政治考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助理教授詹姆斯·查爾長期追蹤習近平對解放軍的整肅,他表示:“前線指揮官被撤可能確實有關係。”
“但這也可能與地區局勢,或台灣內部政治有關,”他說。查爾認為,北京可能為避免激起爭議性軍方行動,以免影響國民黨選出新任黨主席、並發表親中言論所帶來的政治機會。北京也可能出於想與特朗普達成協議的意圖,暫時降低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強度。
習近平設定的目標是到2035年全麵實現解放軍現代化,並在2049年前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不過,觀察人士警告稱,隨著習近平對解放軍整肅範圍不斷擴大,這場運動可能對軍隊的未來構成深遠影響,也可能成為他在考慮台灣海峽戰爭選項時的顧慮因素。
“我們現在看到的,隻是表麵現象,”查爾說。他指出,目前公開的高級軍官清洗隻是冰山一角,“軍委下屬部門內部,可能還有數百人受到影響。”
習近平此前主要聚焦於武器研發和采購腐敗,整肅波及軍委裝備發展部的多名高層、整個火箭軍領導班子和連續兩任國防部長。
如今整肅範圍已擴展至軍隊的人事管理體係。
自從去年底負責政治工作的中央軍委委員苗華被免職後,習近平對政委係統展開全麵整頓。政委既負責確保部隊忠於中共,也掌管人事升遷。
《解放軍報》7月公布的一項新規,要求政工幹部回應基層訴求,對普通官兵負責。分析人士認為,這為下級對政委的檢舉提供了空間。
這可能引發新一輪清洗,帶來人事迅速更替,並讓大批缺乏裙帶關係的年輕軍官獲得提拔。
